高校舞蹈教學改革途徑
時間:2022-04-24 02:28:48
導語:高校舞蹈教學改革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主動式的學習中領悟舞蹈之美
目前,高校舞蹈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思路保守,忽視審美教育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舞蹈教師把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采取主動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探尋舞蹈藝術的審美內涵。比如,在古典舞的劇目課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主動查閱有關《扇舞丹青》的資料,在課上則組織學生觀摩《扇舞丹青》這部優秀的舞蹈作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情境提出問題,比如提、沉、沖、靠、移、仰、擰等基本動律元素是怎樣銜接組合成為“繞”、“甩”、“撩”、“旋”、“攪”、“拋”等等一系列技法的?這些舞蹈語匯又是如何與呼吸相配合,來展現“閃轉騰挪”的動勢,進而表現出內在神韻的?劍舞和袖舞這兩種身韻基本功又是如何巧妙地交融在一起的?“擰傾圓曲”所表現出的文舞之美,是怎樣與武舞的剛勁之美水乳交融的?這部作品是如何在“形神勁律”的融合統一當中營造意境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要問:這部作品表現了怎樣的美,又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出這些美的?提出這些問題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展開分組討論。而問題的結論則不必拘泥于固定的答案,學生的意見只要言之成理,則不應輕易否定。在各抒己見的討論之后,教師匯總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對于舞蹈劇目審美問題的認識狀況。在此基礎上,教師對該劇目的各項審美問題做出精煉的講解和點評。而后,仍以分組的形式,要求學生依據自己對于舞蹈審美的理解,將道具“扇”變為傘,運用所學的各種動律及組合,模仿《扇舞丹青》來創編一段舞蹈,表現一個主題、一種意境。這樣一來,就有效地擺脫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示范學生練”的單一被動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活躍,而且使學生在主動學習和藝術實踐中培養起“審美”、“創美”的能力。在提高學生舞蹈審美素養的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二、引入現代科技裝備來輔助舞蹈教學
現代舞蹈教學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多媒體技術支持。這里所指的現代科技裝備主要是指舞蹈教學中的多媒體設備。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一方面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各種優秀的舞蹈作品,作為案例來供學生觀摩;或者播放舞蹈教學視頻,通過功能鍵來反復呈現特定的舞蹈動作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能夠減輕教師的體力、精力負擔,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還在于,高校舞蹈教學借助多媒體設備,以圖片、視頻的形式來還原舞蹈動律所根植的生活原型或者文化場景,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去認識舞蹈藝術、理解舞蹈藝術、審視舞蹈藝術、品鑒舞蹈藝術。作為舞蹈教師要深刻的意識到,有些舞蹈動律的文化場景距離教學課堂遙遠,甚至很多舞蹈形式早已消失,我們必須要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加以還原,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舞蹈的風格韻律,加強學生對藝術內涵的深刻把握,從而更好的體現舞蹈藝術。除此之外,還需在舞蹈教學中普及運用實時攝像技術,讓學生從普通觀眾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表演,通過反思找出不足之處,從而有效提升自身舞蹈動作的藝術表現力。
三、強化舞蹈教學與兄弟學科及姊妹
藝術的聯系,有效提升學生綜合性的文化、藝術素養筆者認為,高校舞蹈教學效果要上新臺階,就必須有效地提升學生多學科的文化藝術素養。由于舞蹈是一門內涵豐富的學科,涵蓋了很多的知識要素,這也就要求舞蹈學生在具備扎實的舞蹈技能以外,還要具備豐富的綜合能力。還以《扇舞丹青》為例,如果學生對于中國的扇文化、書法藝術(尤其是草書)、繪畫藝術無所了解的話,在學生的舞蹈表演中,就很難能夠彰顯出這種舞蹈的風格,學生也很難跳出神韻來。舞蹈與其他姊妹藝術間密切的關聯,使其藝術特性不是孤立的,而是多元的。再加上現代舞蹈豐富的藝術元素,更要求學生在綜合文化方面有較強的實力。因此,在高校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有必要開設一門“多學科藝術綜合課”來輔助風格課的教學,可以聘請外系相關專業教師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來授課,幫助學生精要地涉獵并把握音樂、戲曲、繪畫、雕塑、書法、文學等各個相關文藝門類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審美規律,為學生的表演及編創、編導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以便有效地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結語
總的來說,目前的高校舞蹈教學較之傳統教學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高校舞蹈教學領域內存在的一系列現實問題,作為舞蹈教育工作者,我們也不能忽視。筆者認為,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引入科技裝備,革新教學方法,強化舞蹈教學與兄弟學科及姊妹藝術的聯系,讓學生通過主動式的學習去領悟舞蹈之美,就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改善并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推進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
作者:陳旋工作單位: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 上一篇:體育舞蹈教學影響因素
- 下一篇:體育舞蹈健康教學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