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員工學習心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3 03:23:00
導語:青年員工學習心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日新月異的社會,瞬息萬變的時代,常常使企業青年員工在學習上表現出復雜多變的心理,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種類型。
(一)主動求知型
本身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視學習為享受;或者具有強烈的事業心,把工作作為生活的目標和實現自我的突破口。具有這種心理的青年員工,一般富有時代的緊迫感和責任心,富有進取心和開拓精神,意志堅定,不易為外界左右,自身仿佛裝有一臺有內驅動力的發動機,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這種心理如能得到良性發展,是最容易獲取成功的。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管理人才就屬于這種類型。
(二)被動求學型
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迫于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以及工作單位),對學習的內容甚至學習本身并無多大興趣,但為了完成任務,不至于今后被單位炒魷魚或單位效益不好另謀高就,才勉強應付。由于沒有第一種心理類型的人的那種內驅動力,學習效果一般,甚至邊學邊忘,只求當時過關即可。不過,這種人也還是有希望的,關鍵在于怎樣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抱這種心理的人,就現階段來看還為數不少。
(三)追求文憑型
具有這種心理的人,一種為基礎較好,學習效果不錯,但動機不純,往往學非所用;一種為家庭背景較好、或父母在職掌權、或父母是老板等家庭經濟狀況寬裕的青年,不用尋找工作以及考慮經濟收入,只求一個文憑。不少人出于轉干、跳槽、晉升、評定職稱等目的,還有的則只是出于一種自卑心理,與人攀比,求個文憑,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種情況在生產一線青年員工和大中專畢業生中見多。
(四)消極怠學型
對學習完全沒有興趣,不僅如此,還有意回避甚至嘲弄那些“傻學”之人。這種心理源自其消極的世界觀。看似“看破紅塵”,失去自我,實質上這種人從來就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自我,只在價值的真空中迷茫彷徨,無所依托。于是整天感到無聊、沒勁。沉迷于慵懶的生活,沉醉于吃喝玩樂,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種心理雖不占主流,但仍不可忽視。一旦輕視就會漫延開來,甚至泛濫成災。
二、學習態度消極的原因分析
從上述四種心理來看,第一種類型的心理是最佳的,只需要保護即可;第二種和第三種類型需要引導和幫助,而第四種類型則需要綜合治理。不過,四種類型并非是孤立的靜止的,相反是可以相互轉化和化解的。
青年員工時代是學習的黃金時代,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為什么不少青年員工對學習反而如此消極和冷漠呢?分析起來,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
首先是本身沒有動力。一種情況是尚未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習本來就沒有興趣;還有一種是基礎較差,信心不足,也擠不出更多的時間,無力營造適宜的學習環境,在年齡偏大已經成家的青年員工中尤為明顯。
其次是有動力但不足。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擔心學了用不上,對學習是一種等待和觀望的態度。不為人先,但至少不會落在人后。如果沒有外來力量的推動,這僅有的一點興趣是很容易冷卻和沉寂的。
(二)客觀原因
1.工作沒有壓力
在大鍋飯的平均主義思想依然左右著社會分配的現實條件下,過分的安全感從某種程度上講縱容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漢思想,同時也挫傷了一些本來有志青年的積極性。主要的失誤來自管理的不善,一些青年員工(包括一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下到生產一線,一干就是幾年,說是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可一無所求,二無考核,三無評定,四無管理。由于沒有危機感,又缺乏競爭性,基本上是任其自學自滅,稍微耐磨的,尚能生存發展。然而,縱然再有沖勁若無目的,也只能是無的放矢。久而久之,便會心灰意冷,失去信心。
2.價值導向的錯誤
改革開放以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越來越成為社會的風氣,但另一方面,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價值仍未拉開檔次,反而呈現出一種腦體倒掛現象,這種知識再度貶值的現實,是對按勞分配的一種否定,對青年員工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扼殺。故而,在一些青年中流行這樣的觀念?!安慌骂^腦空空,只怕口袋空空”,導致一些青年整天想的不是如何學習知識、技術和本領,而是挖空心思想些歪門邪道,違法亂紀如何賺錢。
3.職工教育的失誤
由于企業缺乏一貫的教育思想和培訓計劃,沒有政策的保證和措施的約束,加之教育本身的落后(如教材的陳舊,教法的單一,形式的呆板等),這些都是阻礙青年員工學習的因素。職工教育的地位一直上不去,那么再看學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于是乎,當年輕人逞強好勝,樂于競爭的特有心理沒有得到正常的發揮與引導時,便只能在麻將和金錢中找“競爭”,在煙酒墮落中尋刺激,這種不良的習慣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制止,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嚴重的還會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
這里,也許我說的聳人聽聞了一些,但無意用灰色的筆調來渲染青年員工心理的悲劇圖景,只想以直面現實的勇氣坦然告之,以引起警醒和深思,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尋找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
1.大禹的啟示
如何開啟青年的心靈之門?如何喚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如何激發他們的進取心?這里,我們可以從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得到啟示。
大禹的父親鯀用“堵”的方法治水,雖然費盡心機,卻無濟于事,收效甚微。大禹治水,不同于他的父親,大膽采用”疏“的辦法,開河理水。疏導疏道,結果洪水反而給治服了。
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也許比治水更難,但有一點跟治水是相似的,那就是切忌一味去“堵”去硬塞,而要多疏導,多理順。因為青年往往有一種逆反心理,你越是制止他,他越要干,你不理他,他反而覺得沒有意思了,而且嚴格來講,沒有一個青年是真正不求上進甘于落后的,關鍵在于我們去引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
2.科學的方法
如何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我們有很多好的傳統和經驗,這里不必重復,僅提供一種科學的方法,即行為科學的方法。
作為一門運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其相關學科成果來研究人的行為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新興科學即行為科學,在國外已不新鮮,但在我國剛剛起步,一經使用,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概括地說,行為科學的作用是解釋、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以利于達到組織預測的目標,同時使個人獲得成長與發展。其目的是提高人的認識,端正態度,從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很多事實證明,行為科學對思想工作有借鑒的作用對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有說服力的科學依據和某些行之有效、生動活潑的方式和方法。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行為是受其心理支配的,有什么樣的心理動機就可能有什么樣的行動。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會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人到底為何而工作?是為生活而工作嗎?為工作而工作嗎?還是為理想而工作呢?我們一時還難以回答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但它確實存在著,日日夜夜糾纏著我們,既不能回避,又不能擺脫,唯一的辦法就是正視它,然后再去設法滿足它。當安全需求與生理需求這些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后,人自然就會向更高層次的社會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發展,特別是自我實現,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一個人的聰明才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政治思想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喚起青年的自尊心、積極性和使命感,克服其消極面,排除各種障礙,從而使他們得到成長與發展,同時達到服務他人、改造社會的目的。
3.采取有效措施
“只能用愛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交換信任”。針對青年員工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可以采用:疏導、理解、尊重、使用。
1)政策保證
為了加強成人教育的管理,激發青年員工學習熱情,國家可以制定成人教育工作條例,企業可以制定《成人教育工作獎懲實施細則》,鼓勵青年員工在不同的行業成才,為社會作貢獻。
2)措施激勵
根據青年員工的成長、工作責任、工作成績、職務職稱、工資待遇、贊嘗授譽等激勵措施,在青年員工中,樹立學習標兵。開展“青年十佳”評選活動,樹立榜樣。大膽啟用年輕人,提升為領導干部。
3)改進培訓
(1)從教學上,大膽改革,按需施教,盡量根據年青人的特點,考慮青年員工的興趣、愛好,采取方法靈活,形式多樣,原則是實用和愿學。
(2)從管理上,健全機制,明確職責,加強對培訓實體的管理,逐步將培訓與工資、培訓與獎金、培訓與使用、培訓與進職、培訓與提升結合起來。
青年人的生活是色彩斑斕的,青年人的心理更是五彩繽紛。若教育工作者和企業家們能從中發現一些青年員工的心靈的軌跡,得到啟發,從而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他將不斷推動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明春.學習社會與終身學習[J].教育研究,1997,(7).
[2]中國成人教育.2007,(20).
[3]陳志婷.構筑自主創新鏈三一重工打造強勢品牌[EB/OL].2007-03-20.
【摘要】二十一世紀,青年員工是企業的堅強后盾,是企業的資源和財富。正如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提出:“人是企業中唯一創造可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源,誰擁有高素質人才,誰就能在國際和國內競爭中獲勝。”作為教育工作者和企業家應該掌握青年員工的學習心態,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工作進取心。
【關鍵詞】青年員工學習心度學習興趣有效措施
- 上一篇: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教育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自殺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