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差生心理障礙探討論文

時間:2022-02-08 07:09:00

導語:高校學差生心理障礙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差生心理障礙探討論文

1初入高校,生活上的不適應、思想松懈造成的心理障礙

黎云羲(1998)研究發現許多學生都是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高校的,因為他們是高考中的成功者,有很高的成就感和學習積極性。然而當代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倍受家人寵愛,所以養成以自己為中心,很少為別人做事情,生活能力、勞動意識都很差,缺乏獨立生活的思想準備和自理能力,使之在生活和精神上對他人產生依賴習慣。這樣便容易使學生產生壓抑、孤僻、自卑和膽怯的心理,與剛進高校時的興奮心情想矛盾,失去繼續學習的勇氣。如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也不敢和老師學生請教,致使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形成惡性循環。

相當一部分剛跨進高校的學生對生活、工作、學習的關系認識模糊,認為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可以放松、自由了,完全沉浸在高興和成就感之中,所以他們進入高校后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新的主意和目標,需要動機不夠強烈,心理內驅力不足,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玩?;蚱渌虑榉矫嫒?,常常表現出對學校漠不關心,集體活動不愿參加,缺乏進取心和拼搏精神,遇到困難就退縮,最后導致學習成績落后。

面對有這樣心理障礙的學差生,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水平。加強班主任對學生進校時的正確引導,讓學生要正確地認識自我,盡快找到自己新的目標。作為班主任,要多觀察學差生的狀態,真正的負起責任,關心理解這些因此而落后的學生。

2由于失去學習興趣造成的心理障礙

熊英等(2004)發現高校許多教師授課時常采用“填鴨式”、“灌輸式”,講解不清,內容死板單一,沒有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影響學生的學習,不能激發學習興趣,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心理障礙,妨礙了學生對缺點的認識和改正。教法單調陳舊,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學而無心,學無所獲。許多學差生一提到學習就頭疼,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痛苦的沒有效率的學習。培養學差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做很多工作,如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差生的感官進行直觀教學,讓學生寓學寓樂,從而培養學習興趣進而開創學差生主動學習的良好局面。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穎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教法上課。在教材內容和教法上,改革過去傳統的教法,實施快樂型、健康型、自由型的教法,讓其充分地體現素質教育的優勢,給高校學差生一個寬松、優美的學習環境,鍛煉和發展他們的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能力,使他們幸福健康地成長。

3由于壓力造成的心理障礙

社會轉型期的各種壓力出現在措不及防的高校生面前,常常導致心理失衡。考研、出國、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很多學生從大一就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都會深感就業的壓力,出現新的難以擺脫的心理矛盾。前途莫測,內心深處充滿了憂慮和苦悶,產生沉重的壓抑感,使得自身生活的頻率難以和社會進步頻率同步。家長期望值過高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當代高校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是比較溺愛的,同時也寄予了厚望。重智力輕德育,重書本知識輕能力培養,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

因此,高校學差生的轉化和防治工作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我們應該為高校學差生提供自我教育的大環境。學校要盡可能地為每一個學差生提供更多的活動實踐機會,讓他們擁有一個能不斷嘗試不斷學習并且能充分展現自我的大舞臺,學差生可以通過參與校內外的實踐活動,緩解自身壓力,不斷的認識、嘗試、體驗、反省、鍛煉、適應并且得到提高。良好的環境豐富的活動會激發高校生自我完善的愿望,提供學習鍛煉的場所,并且給與學生檢驗和評價自我的機會。實施成功教育,培養其自信心。要善于發現、捕捉學差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給予肯定,讓他們從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自信是邁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關注學差生的發展,縮短優差生的差距,有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這對于高校有針對性地培養高校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高校應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時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使他們能真正全面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車文博.心理咨詢大百科全書.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9.

[2]黎云羲.素質教育的心理基礎—大學生不平衡心理探析.蘭州商學院學報,1998,(10).

[3]洪云濤.大學生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貴州教育,2004,(3):16-18.

[4]晏忠紅.“后進生”的心理特點及其心理健康教育.井岡山醫專學報,2004,(2):27-28.

[5]熊英,陸平.高校后進生形成原因及轉化對策探析.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2):154-157.

[6]李其順,王靜.大學公體課體育差生心理障礙的調適研究.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2):90-91.

[7]楊學杰.中學后進生心理障礙及對策探析.中國科技信息,2005,(1):164.

[8]張大均等.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摘要】高校教育是成才教育,是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而關注高校學差生更為重要,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與就業。通過了解學差生心理,可以更好的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縮短與學優生之間的差距,從而提高班級整體水平,樹立科學精神,解決高校學差生心理問題,奠定素質教育的心理基礎。

【關鍵詞】高校學差生心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