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原因及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5 03:34:00
導語:教師心理健康原因及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探討了教師心理亞健康產生的原因,從教師自身的角度,從學校的角度及社會的角度提出了解決教師心理亞健康的對策。
一直以來,人們大多只關注教師的關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蠟燭”之類的美麗光環,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據《教師之友》調查發現:近年來,有近30%的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趨勢,例如某校在職180名教職工中,有50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導致教師亞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健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輕則影響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影響教師個人工作業績,重則影響一代人、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梢姡處煹男睦斫】祮栴}已不容忽視。
一、教師心理亞健康產生的原因
1.工作壓力過大,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據國外調查表明,教師的工作壓力大于其他行業,香港也將教師的工作壓力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警察。中國大陸社會治安良好,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教師的工作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狀態不僅存在于上班的8小時,可能是9小時、10小時、11小時、1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處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勢必導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狀態不佳。久而久之會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學專家認為:適度的工作壓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虛和郁悶,令人振奮,給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相反,過度的工作壓力會給人帶來苦惱、煩悶,使人感到焦慮、心悸和沮喪,使人產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調反應,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可見,教師過大的工作壓力是導致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師角色期望過多過高,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的工作對象決定了教師的工作牽連著千家萬戶乃至整個社會,成千上萬雙眼睛都在盯著教師的一舉一動,作為教師,上對國家、社會、學校和所有學生的家庭負責,下對幾十名或百余名學生負責。總是要把各種不同的角色期望掛在心中。
不同的主體對教師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對教師的工作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國家和社會期望教師充當知識和傳播者、集體的領導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長和學生期望教師是師德高尚、知識廣博、業務精優的學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學??偸瞧谕處熓浅錾募o律維護者、業績突出的教育者、遵紀守法、成果顯著的好員工。眾多的角色期望綜合在一起,無疑是要求教師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師畢竟是一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現實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時達到眾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會換來眾多的批評、指責。如果教師的責任心過重,就會整日憂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誤,換來責罵。過重的心理負擔會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3.自我期望過于完美難以如愿,使教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作為知識和道德的化身,常潛意識地把完美作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工作中,教師總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樣樣都不比別人差,并且渴望他人能看到自己的成績,肯定自己的成績,然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第二件限制。現實中,個人的個性、能力、特長和機遇各不相同,而這些自身條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工作成績。特別是教師職業,業績并不一定能從教師自身的學歷、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反應映出來,而是從學生方面間接地反映,所以成績和付出的勞動并不總是成正比。這樣就會出現教師為了工作成績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結果不一定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所以,教師如果不能科學地分析失誤,而把原因都歸結到自己身上來,就會內疚、自責,甚至感到悲觀厭世。從而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反應,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4.教師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國教師評價主要采用終結式的評價方式,主要以升學率高低評價教師的總體素質,并且把評價結果與獎懲相結合。即:不注重過程,而只看重最終結果。從而,只評價教師在學習成績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教師在學生學習成績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這就使教師對評價方式的科學性產生懷疑。另一方面,這種評價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進一步改善。教師的業績只從學生的考試中反映出來,忽視了班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學習成績差異。即使是原來基礎相同的兩個學生,也會由于他們的遺傳因素、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程度的不同,導致他們的成績出現較大差異。無視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而單獨把學生的一次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依據,顯然對教師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師如不能接受這種評價方面,評價的結果就會對教師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
5,教師的勞動報酬很難反映教師的勞動價值,使教師心理出現不平衡現象
以前教師出于自身的職業特點,對于金錢的問題都羞于啟齒,但現在市場經濟觀念已經深人人心,人們很注重追求自身的勞動所換來的經濟報酬,甚至斤斤計較,包括教師也不回避報酬問題。不可否認,近年來教師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師的工作待遇,在不斷地提高教師的工資等等,這都極大地改善了教師的生活狀況,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但是,教師的工作待遇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一方面,當前教師的報酬水平還是難以反映教師的勞動價值。教師的勞動價值很難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無法計算出一個準確合理的數目來。一些地方雖然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把教師的工資待遇比照國家公務員,這個舉措很好,但實際操作時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部分教師在心理上不平衡,認為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務員輕松,但工資待遇卻相差較大,更何況一些公務員在工資以外還有較多的灰色收入。所以,一些教師辭職下海或者轉崗到其他行業。另一方面,當前一些貧困地區由于地方財政不足,教師的工資仍難以準時足額到位。
這些因素都對教師工作心態的穩定,對教師的心理情緒影響很大,使教師出現一些抱怨情緒。
此外,教師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婚姻是否美滿;個別學生的過分不當行為;自己的升遷機會以及工作心態的穩定,對教師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解決教師心理亞健康的對策
1.從教師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首先影響的是教師自己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師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有必要想辦法避免出現心理健康疾病。調節治愈已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1)以平和樂觀的心態對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態
良好的心態能使人心情愉悅,是出色完成工作,積極向上進取的關鍵。作為教師,首先是認識到任何人在為人處事、工作學習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其次是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對策,盡量避免出現過激行為,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2)準確客觀的進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調節
心緒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鶩遠,對自己的定位不夠合理引起的。對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難以實現,給自己帶來的失望也越大,從而導致心緒不佳??梢姕蚀_客觀的自我定位對人的心態是很重要的。要看到龐大的教師隊伍中,能成為優秀教師、名教師的畢竟是少數。絕人多數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一生,直到退休也還是一名不為人知的普通教師。作為教師努力工作是應該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達不到自己的理想日標也屬正常。自己也是成千上萬名默默無聞的普通教師。
(3)工作之余多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自身的健康體魄
體育鍛煉能使人忘卻煩惱,愉悅身心。教師的工作屬于強度較大的腦力勞動,長時間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憊,產生焦躁、煩悶的情緒。所以,教師必須勞逸結合,適量參加體育鍛煉以緩解工作的壓力,釋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另外,參加體育鍛煉也能強身健體、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身體上的疾病。公務員之家
此外,與同事融洽相處、多參加社會交際活動以及把心中不快的事情多向朋友傾訴了也能緩解壓力,達到身心愉悅的效果。
2.從學校的角度,解決教師的心理問題
(1)學校要多關心體貼教師,讓教師感覺溫暖。
學校領導作為教師的直接領導者,要多關心下屬。充分地信任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心教師的疾苦。學校領導的理解與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讓教師感覺到溫暖和被重視,去除心中的種種苦悶,調節自己的心態,并發奮工作以報答領導的知遇之恩。合理地處理好學校和教師之間關系能克服教師出現心理疾病。
(2)健全教師考核制度,讓教師感覺公正
學校作為教師考核的直接操作者,有責任完善教師的考核制度。學校要研究制定既對教師沒有太大壓力,而又能達到準確考核教師的工作、激發教師工作熱情的教師考核制度。教師考核制度的優劣,不僅僅是看能不能區別教師的工作成績的好壞,還要看能不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是不是有利于教師團體的團結和健康和諧,所以撰寫教師評價制度時,要充分考慮每一個教師的成績認定每一個教師在工作中所付出努力的認可,包括非學習方面的工作成績。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為激勵+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師的工作成績,又要能為每一個教師加油鼓勵。
(3)學校要為教師的健康加大投人,讓教師感覺輕松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栽O置教師健身房;開辦心理健康咨詢所,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心理咨詢;舉辦教師聯誼活動等,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以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減少或杜絕教師心理健康疾病的產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相信學?;ㄔ诮處熒砩系耐度?,會換來加倍的回報效果。
3.從社會的角度,解決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教師的工作和社會密切相關,教師的工作直接制約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過來社會又對教師隊伍的健康和諧發展起制約作用。教師的工作職責和教師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和對教師的作用需求。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期望值,要考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內容,否則會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導致教師心理壓抑甚至出現心理疾病,結果適得其反。要考慮到教師首先是平凡人,和其他人一樣,有人的所有本性和需求。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才為人師。所以社會在對教師提出的角色需求的同時,還要切實關心教師的疾苦,理解身為教師的難處。社會的理解和關心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劑良藥,能保障教師隊伍的身心健康發展。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直接關系到教師自身的健康和工作業績,直接作用于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人類的健康和諧發展離不開高素質、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全社會都不能忽視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必須盡力維護教師的健康心理狀態。
- 上一篇:生產力與商品價值量分析論文
- 下一篇:勞動價值理論挑戰和對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