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30 05:06:15
導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缺乏應有的注重程度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應用的重視是當下許多高中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存在的首要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在學生教育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德育的教育地位,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學生個體人格的完善和發展。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效地豐富了傳統德育的手段,增強了德育工作效果。但是,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傳統的關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的理解,給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目前,很多高中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完全用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在強大的升學壓力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導致高中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甚至出現惡性突發事件。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對處于全面發展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關系認識不深,定位不準確。這是國家雖然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實際工作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想要化解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從社會層面提升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政府應當加大相關宣傳力度,讓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為深入的在各個高中得以落實。其次,每一所高中都應當意識到心理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針對高中生定期開設相關的輔導課程,不要讓心理健康教育淪為形式,要將教育的功效真正落到實處。只有首先提升全民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且借助合理的模式讓教育過程更好的展開,這樣才能夠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發揮效用,讓青少年能夠健康積極的成長,幫助他們形成更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明確
想要讓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這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正確的理解與定位。實際工作中,很多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為“救火”,而不是“防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個別問題學生,而不是面向全體學生,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現很多短視行為,缺乏前瞻性。作為升學壓力特別重的普通高中學校,這一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師們都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本應重在預防,重在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但由于人員不足、精力投入不足等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者往往只能把精力放在少數問題學生身上,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忙于“救火”。想要化解這個問題,這很有必要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更為準確的定位。各個高中應當深刻意識到心理問題的預防意義大于治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等問題已經產生甚至惡化后再來集中治療,到了那個程度后所謂的治療往往效用并不大。針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功效在于對于學生的引導,要通過課程的講授讓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觀念以及看待問題的視角,要讓大家具備較好的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當問題發生后一味的鉆牛角尖或者不知所措。只有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與展開模式有更為清晰的定位,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展開針對高中生的教育課程,進而給予他們更多積極的引導與開導,讓這個時期的學生們能夠以更為積極與健康的心態面對繁重的學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困難。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應當發揮的作用。
三、對于學生的引導方式有待完善
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時對于學生的引導方式非常重要,這是保障教育過程能夠很好的發揮成效的基礎,然而,這一點在許多高中的落實情況并不好。有些老師在和學生交流時往往抱著居高臨下的態度,當學生遇到一些心理問題后通常不敢和教師平等交流。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會預設學生有錯,心理健康教育過程就是讓學生認錯。這種教育方法是極不可取的,不僅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對于學生也絲毫起不到任何開導作用。高中階段的學生們是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群體。首先,面對繁重的課業負擔和高考壓力,學生們本身就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心理上本來就較為脆弱。另一方面,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慢慢開始萌發性意識,對于異性會開始越來越關注,早戀現象在這個時期的學生中也會較為常見。教師在和學生們展開心理輔導時一定不能給學生壓力,也不是要讓學生認錯。合適的方法是站在朋友的立場與角度和學生間展開平等交流,要聆聽學生內心的想法,要讓學生們有傾訴的機會。只有清楚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后教師才能夠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引導方法,才能夠讓學生們慢慢打開心扉,意識到什么是這個時期該做的事情,什么是不該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方式非常關鍵,好的引導方法才能夠幫學生們化解內心的障礙,進而讓學生更為健康的成長。
四、結語
當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想要讓這些問題得以改善,首先應當加強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且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這是更好的展開這部分工作的基礎。此外,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方式,在展開具體教育工作時要做到和學生間平等交流溝通,這樣才能夠讓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徐瑤單位:江蘇省濱??h明達中學
- 上一篇:以生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下一篇:當代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