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討
時間:2022-07-29 08:56:35
導語: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有了健康心理,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排除不良干擾,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而且還能夠極大地推動學校工作的貫徹落實,促進班風、校風的建設。
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充滿了各種矛盾,盡管人的心理現象是非物質的,我們也不能否認其矛盾的存在。我們認為,初中學生的這種內部矛盾的對立和斗爭,促進了他們身心的發展。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內部矛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而其表現形式也是多樣的,如新的學習任務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活動能量與認識水平之間的矛盾,意識與道德法制的矛盾,物質需要與經濟尚不獨立的矛盾,閉鎖性與要求理解的矛盾,等等。下面筆者主要談談物質需要與經濟尚不獨立、閉鎖性與要求理解這兩種矛盾及化解的方法。
一、物質需要與經濟尚不獨立的矛盾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人均消費水平明顯提高,這種提高也波及初中學生。例如,日益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給初中學生一定的刺激,一種畸形消費觀正困擾著初中學生。節假日,同學們互贈賀卡,同學們過生日,大家帶著禮物去祝賀并大吃一頓。在穿著上講究名牌,他們點著名要買名牌服裝,女同學去一次發廊要花幾十元甚至上百元,這種超能力的消費與他們的經濟尚未獨立形成尖銳矛盾。造成這種高消費的原因,有的是家長嬌寵,有的是“從眾心理”在作怪,有的是虛榮心,相互攀比,有的怕拿不起會在同學面前丟臉而掉價。上述種種不正常的心態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注意,家長不應該遷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艱苦樸素、消費有度應該是良好班風的內容之一。那種“高消費”如得不到及時的控制,部分孩子將必然走向反面,這種結果是我們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二、閉鎖性與要求理解的矛盾
初中學生強烈地想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夠做什么,有怎樣的價值,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能對自己作出分析,進行自我評價。他們常常把師長們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己所達到的實際結果進行比較,他們還能把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意見與自己的實際表現進行對照,從而認識自己。此時的青少年已經意識到人際關系。從初中低年級開始,他們的興趣、愛好有了明顯的變化?!耙鈿庀嗤丁钡某煞衷龆嗔?,朋友們的聚會是最能使他們興奮的事了,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顯示自己的能力,傾吐自己內心的奧秘,來自伙伴的安慰與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初中學生與長輩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心理距離,有時人們稱之為“代溝”,盡管這種提法欠妥,卻說明了初中生的心理是閉鎖著的。青少年的閉鎖心理與其獨立意識形成有一定的關系,他們沉默寡言,想干就干,不受約束,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有時甚至以“探索”自然的奧秘或自己闖天下為由離家出走,有時他們把自己的內心感受隱蔽起來,以致產生孤獨感,這一類學生有時往往通過日記形式來抒發自己的內心苦悶。
三、克服心理障礙,保持心理健康
各種心理障礙都是影響初中生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認識上的偏異將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感偏異將會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導致疾病的發生。任何意志消沉、獨斷、草率、沖動、任性和隨心所欲都將會影響意志行動的決定和執行。自私、自卑、怯懦、脆弱、虛偽等性格異常將影響學生性格的和諧。隨著國家改革開放,也會有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識重新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這給廣大初中學生的心理環境投下陰影,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應該有良好的校風、班風,家庭環境應該積極融洽,師生、父母與子女之間關系應該平等,這是保持學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發展有其自己的規律和特點,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者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全面關懷學生的成長,老師不能單抓學生的學習,體育老師不能只抓體育鍛煉,應該從改善學生非智力素質入手,全面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是培養新世紀人才而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
四、老師、家長的關懷和教育
青少年身處花季,人們用早晨、太陽、五彩的時光來贊美他們,然而這些少男少女們絕不僅僅是天真、單純、快樂、浪漫的,他們處在多夢的時節、多思的時節、煩惱的時節,他們需要人們理解,需要人們關心。對于他們有時表現出的荒唐,我們要作具體分析,少一些責備,多一些理解。教師和家長們要放下長輩的架子,和他們交知心朋友,探尋他們的孤獨和朦朧,然后滿腔熱情地、有的放矢地對其進行幫助和疏導,對于他們心理的傾訴或悄悄話,切不可當成把柄,在眾人面前進行奚落或挖苦,這種心理上的傷害是很難縫合的,所造成的心理對立也是難以消除的。我們老師或家長也曾有過花季,應該用自己的經歷,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啟迪他們,感染他們,讓那些剛掙脫父母懷抱的少男少女們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但不等于到處都是鮮花和歌聲,生活中到處都是矛盾,矛盾或困難并不是壞事,而是新的起點,矛盾解決了意味著前進,這就是生活的邏輯,我們要讓每個初中學生記住這一點。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對初中學生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就能夠提高他們行為的自覺性、自制性、堅持性。反之,則會出現行為的盲目、懈怠與放縱。培養初中學生的行為養成還可以通過對其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來解決。學生有了健康心理,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利于排除不良干擾,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而且還能夠極大地推動學校工作的貫徹落實,促進班風、校風的建設。
作者:馬賢松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八中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
- 下一篇: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