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時間:2022-12-21 03:48:50

導語:高中語文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摘要: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只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樣自身的全面發展也是極其重要的,在學生的發展中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也越來越受到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高中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來對心理健康進行滲透教育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和途徑。因為高中語文教學的特殊性使得它無論是在教學的具體內容上還是在教學的具體目標上,都與學校進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契合。因此,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實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的語文成績提高的同時,使得學生受到的正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中語文教學;滲透;相互提高

1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于高中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高中階段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時期,學校能否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學生能否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也是非常關鍵的。在現實中,由于高中生的年齡特點使得他們面對成長的壓力很難正確調整,從而易導致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例如變得焦慮、暴躁、抑郁及自閉等諸多問題。因此,在對高中生的教育中,老師不能只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一味的追求分數、名次,更應該注意教學方式、注意他們的心理特點,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學習,使他們變得健康積極。要想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就要很好的利用語文教學,由于語文教學富有人文內涵,使得學生容易接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滲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所以這就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該積極尋找高中語文教學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結合點,切實將兩者有機的進行結合,相互滲透,保證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的發展。

1.2高中生的學習競爭壓力:在高中的學習生涯中,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水平都是非常活躍的,但是由于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沒有真正完全形成,這就導致了他們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有限,再加上升入高中后,學生的學業負擔不斷加重,面對高考升學的壓力,來自于家長的過分關注學習和老師對分數的過分要求,使得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學習,不但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的心理可能會發生變化,產生諸多的不良心理問題。在學生面對失敗挫折后,不會自我調適,最終產生嚴重的厭學逆反心理。

1.3人際交往的困惑:隨著學生的成長,高中生對與外界的接觸交流有著非常強的欲望,但是現在的獨生子女比較多,這樣就導致學生表現的比較自我,不能為他人著想,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困難,還有就是高中生處在青春期,他們對異性有著憧憬和期待,這種好奇心使得他們更希望和異性交往,但是老師只是機械的警告他們不能交往,這樣使得在處理感情方面變得困惑,不能很好的處理男女生的關系,在校園中由于早戀釀苦果的現象時有發生。

2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2.1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努力養成學生健康心理: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有時候很多工作是一個人很難完成的,必須有團隊的合作,這就要求學生有團隊合作意識,能正確處理人際交往問題。所以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相互合作,互相幫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互相學習,學會講述自己的觀點,更要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例如在講課時遇到有需要討論的關鍵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也要使得學生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學習中,教師還應該增強學生的自信,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給予肯定,給他們關心和信任,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做好,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最后變得更加努力的進行學習。在語文教學中,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培養,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感動,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到作品中人物的優良品質,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對于什么是愛、什么是高尚進行體會。

2.2對語文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將語文教材的內容充分進行挖掘:學生的意志對于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意志的培養,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出現的典型的人物作為人物例子,來對相應人物進行品質的分析,讓學生對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并且通過充分的認識,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向這些人物進行學習,使得學生能擁有這些人物所表現出來的珍貴品質,無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都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迷失自我,必須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把握,是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

2.3注重學生學習狀態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學習的效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格外的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狀態,只有學習狀態正常,他們的心理才會是健康的,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學習,不會產生厭學、消極等一系列的不良的心理健康問題。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該門課程的優點,利用高中語文教材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不僅要對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更應該在課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去,讓學生理解和學習課文中出現的優良品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的全面發展。在語文教學中不僅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應該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積極的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符合社會的需求。

作者:殷永強 單位:會寧縣第五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傳旭.培養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教育研究,2013.

[2]張敏.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站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