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0-18 10:20:09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小學德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然后通過學校、家長、教師的共同努力,開展各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健康;德育教學;校園文化
現階段的教學提倡學校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良好的一個發展,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傳統教學所要求的基礎文化知識。目前的中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沒有兄弟姐妹導致了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強烈,而不注重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當前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心智還沒有完全開化,自身的可塑性是相當的高的,老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一、加強小學階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老師是否清楚的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之間的具體關系,是當前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也是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一個基本要點。學校應當激勵老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積極探索并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然后再今后的課堂當中靈活的運用自身的經驗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發揮作用。(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為了教育改革,更是這個時展所產生的必然要求。當前的世界已經深入全球化時代,深刻地影響了目前社會的點點滴滴,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來,就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奮發進取的革命精神以及求知欲望和創新能力。只有學生們學會了信任他人、接納自己、擁抱社會才能夠很好的在這個社會生存下來,老師在教學中除了教授社會所需的基本知識之外,更加應當注重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聯系的方式和提升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
(一)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老師作為傳統教學主體,單一式的進行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更加無意義。老師應當作為引導者,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能夠很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老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盡管讓學生作為第一主體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但如果作為引導者的老師沒有強硬的知識能力,是很難把握好課堂節奏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的。因此老師在德育工作中,應當通過不同的渠道來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教學素養,如此才能夠教授學生們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老師的素質達到一定的水準,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活動,加大對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學校不能夠只是注重學生的知識內容的學習,還要加大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建設學校的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心智不是很完全,老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促進學生掌握并了解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知識和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教學活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們感到新奇,讓學生們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整體的學習氛圍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好的環境能夠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學習,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任何課程都無法替代的。因此,加大對學校文化環境的建設也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融合這一項工作的一個重點。(三)各個學科通過結合自身的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課堂教學活動,同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最好的選擇途徑便是課堂教學活動。所以說,如果要想讓學生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那么根據各學科自身的特點與其結合起來就能夠很好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當中。老師應當盡量根據教學當中各個學科的特點,找出課堂教學中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在今后的教學活動當中總結好經驗并引導學生們探究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當中就能夠對心理健康教育有清楚的認識。各個學科都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學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應當盡量讓學生理解到健康心理的作用和意義。(四)加強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意識,擴大學生的教育空間。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是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孩子教育的最為重要的角色,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會對一個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或好或壞的影響。如果家庭教育不得當,會導致孩子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導致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并形成心理障礙。老師應當多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轉變家長不好的教育意識,加強其對孩子心理教育的認知并和家長多多探討學生健康心理的建設。盡管如今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但局限于傳統的知識內容的教育,而忽略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正確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對孩子將來的人生起到十分正面的影響,孩子在將來的被教育空間也會被持續擴大。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獨孤立的教育,它融入到了各個領域和生活當中,老師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間的關系決定了教學中能夠引導好學生健康的心理建設。學校和老師以及家長各方面教育相互結合并以多種形式建設好學生的健康心理,結合德育培養能夠適應時展和要求的人才,一起努力構建新的德育體系以及建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路線。
作者:賴惠珊 單位:廣東省惠東縣白盆珠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劉肖容.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8.
[2]郭文華.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現狀與創新
- 下一篇:技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