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時間:2022-10-10 09:53:47
導語: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基于網絡環境的特點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挑戰,包括對大學生自身的挑戰和教育者的挑戰,剖析了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所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網絡環境的復雜性、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統籌管理和缺乏對網絡心理健康的針對性研究等,與此同時探討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途徑,如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豐富網絡教育的內容和開展心理咨詢等。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目前,網絡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從幾歲的孩子到幾十歲的老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計算機網絡,而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在目前計算機網絡大環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其成果直接影響大學生培養的質量,這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旦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那么擁有高新技術的大學生就成了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剖析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于大學生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包括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也迅速發展,我國的大學生基本都會接觸到網絡環境,也會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我們知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大學生運用得好,就能從其中獲取知識,開闊眼界,而一旦運用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極影響。因此,這就要求大學生通過網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通過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適應的活動來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加強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網絡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和價值。
三、網絡環境下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
網絡的發展十分迅速,而由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對大學生和教育者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一)對大學生傳統世界觀的挑戰
從小到大大學生接受到的傳統教育幫他們建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但他們是世界觀有可能因為網絡環境而受到摧殘,這主要是因為網絡環境缺乏必要的監管,就算監管了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網絡上存在的色情、賭博和暴力等因素有可能顛覆他們的世界觀。與此同時,大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一切都十分的好奇,而網絡是一個多元化的精彩世界,正好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處理現實的問題。
(二)對教育者的挑戰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多了,大學生也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教師為主體,通過課堂的填鴨式教育給學生上課,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無法發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教師不能與時共進,缺乏對網絡技術的了解,對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是缺乏了解,因此無法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必要的教育。
(三)網絡環境復雜性
網絡環境對與大學生來說是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說它熟悉是因為它也可以算是一個濃縮的社會,反映著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對大學生產生影響。而說它是陌生的是因為它除了反映社會事實以外還會衍生出更多社會中不曾發現的問題,大學生面對這些全新的問題,有其積極性和消極性。就是因為這些多元化的因素,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四、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現的問題
在網絡大環境下大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便利,但與此同時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通過分析調查,發現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統籌安排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巨大的工程,它不僅僅需要高校的努力,還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形成合力,達到融合社會各種資源的目的。當然,要想建立有效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需要耗費的時間、資金和精力都十分巨大,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實際的效果。并且,由于各大高校對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把握不夠準確,沒有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和網絡環境的特點建立相關的管理體系,缺乏對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統籌安排。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沒有建立相對應的門戶網站,就算有一些高校設置了關于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但其技術質量參差不齊,實施的效果也不明顯,各大高校之間也缺乏溝通合作,盲目自閉。因此,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的機制,高校間要打破桎梏,真誠合作,統籌安排整合資源。
(二)缺乏對網絡心理環境健康教育進行針對性研究
就我國而言,對于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只能簡短地概括為幾段話,也就是關于網絡的特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和措施等,而且這些概括缺乏一定的實驗考證,沒有信服力,只考慮表面情況,對于大學生本身的深入了解比較缺乏。目前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只是簡單地進行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問題測試等內容,缺乏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缺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研究,關于網絡大環境下,大學生如何產生心理問題的情況了解甚少。
(三)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
把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化就是指簡單地把網絡看成工具,把其理解為在網上或者說虛擬空間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這樣的行為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該有的掌握,不了解大學生缺的是什么東西,簡單地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只會加深網絡對大學生的危害。把在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簡單歸結為網絡成癮問題,限制學生的上網時間,其實這種方法往往適得其反,更會使得真正需要的學生感到麻煩,長久下來,只會加深大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無法準確把住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命脈,開出正確且有效的藥方,只會逐漸延伸出更多的問題。
(四)網絡環境本身的缺點
在互聯網上,網民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這就使得你在地球的這邊可以輕而易舉地了解到地球另一邊的信息,而且網絡不同于現實世界,網絡由一串串的代碼拼接而成,而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實的。在網絡交流過程中,你的真實姓名、性別和年齡等方面的內容都是可以被隱藏的,雖然這樣的交流有一定的好處,當長期來說的話會使人趨向于孤僻,使人對真實漠不關心,人的價值取向有可能隨之改變。網絡世界由于缺乏監管,可能在某個角落里存在著灰色地帶,這些灰色的地帶存在著暴力、色情、賭博和等等多方面的危害,一旦大學生接觸到灰色地帶,自制力弱的人有可能就會沉迷于其中,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會帶來巨大的沖擊。網絡世界這種高度虛擬化和不受現實約束的特點往往會使大學生釋放真正的本性,因為他們會想:在網絡上做任何事的成本都非常低,可以說遠遠低于現實的成本。因此,網絡大環境這些固有的特點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
(五)當代大學生的自身問題
由于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實施,我國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的時候可能受到家人的寵愛,到了大學以后,在生活中稍微遇到一些困難他們就有可能進入虛擬網絡空間去避難、去發泄。有一些大學生可能從邊遠的地方出來,其本身基礎不好,然后又不認真學習,一遇到挫折就會想著到網絡世界里逃避現實。還有一些大學生,很多由于缺少對自己人生的規劃,缺乏遠大的理想與目標,缺乏前進的動力,對現實提不起興趣,無法在現實中獲得自己的成就感,于是就會通過上網玩游戲來獲得成就感。以上這幾種情況在大學生活里比比皆是,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們知道,大學生在生理和精神的需求上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而他們的生活學習壓力也十分大,如果他們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合理的方法去釋放自己的情緒,他們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躲進網絡世界里,用他們自己的方法釋放壓力,傾瀉情感,但一旦他們缺乏自制力,缺乏必要的約束,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五、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探討
(一)大學生的自我教育
剛才在上文討論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除了受網絡環境的影響外還受自身因素的影響,要進行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督促和引導。要想實施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是高校轉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考評或評價的方式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并激發自身的潛力;其次是學校組織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在大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減少上網的時間;然后是各高校大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對自身的未來進行規劃,設立目標并自我監督;最后,大學生要每日三省己身,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
(二)豐富網絡教育內容
關于豐富網絡教育內容應當包括網絡法律的教育,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督促大學生自覺遵守行為規范,豐富網絡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各高校需要根據相關的要求制定符合高校的網絡規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考評制度;其次可以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其他的學科教學中,讓學生在其他學科教育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就是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也就是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傳統優秀文化,加強道德觀、世界觀的學習。通過以上三個方面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
(三)開展網絡心理咨詢
要想開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對大學生開放網絡心理咨詢。網絡心理咨詢對于傳統心理咨詢來說有著很多優勢,其中就網絡心理咨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的心理咨詢更加靈活便捷,減少咨詢者的心理負擔,降低心理咨詢所需的成本。網絡心理咨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高校網頁中設置心理學習板塊,通過網絡的特點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其次是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大學生中運用電子郵件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網絡的實時性也給電子郵件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最后是通過新媒體的方法,現在新媒體發展十分迅速,微信、微博和QQ等新媒體被廣泛運用與各大高校內,通過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四)建設健康網絡
健康的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建設健康的網絡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其一是對高校網絡信息進行檢查監督,制定網絡行為規范,定期更新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對不良的信息進行攔截加強管理;其二是高校與高校之間要加強溝通聯系,高校和地方要加強溝通聯系,地方與國家要加強溝通聯系,聯合有限的資源建設健康的網絡環境。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社會背景下,網絡的發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新的要求。網絡環境下出現的問題制約著大學生的發展,社會、高校和學生自身要聯合起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奎剛.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1):100-101,104.
[2]唐靜.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現代交際,2017(8):128-129.
[3]王飛.近年來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8):70-71.
[4]冷雪蕊.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企業導報,2016(14):193,12.
[5]陳秀清.探討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3):124.
作者:趙洋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 上一篇:易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
- 下一篇: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思想品德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