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4 09:31:57
導語: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現狀,提出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及體驗式學習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的運用及意義。體驗式學習有利于學生主體思維的發揮;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有利于團隊協作和溝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體驗式學習是教學改革重要的一種方式,這對于培養綜合能力較強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才尤為重要。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心理健康;角色扮演;團體游戲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概述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011年,中共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了具體的要求,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將心理健康教育設為主干課程,課時更改為32-36個學時,2個學分,并強調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在2018年,中共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知識的宣傳、預防、心理咨詢等服務。(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根據學生的特點,我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致分為七個專題內容:心理健康概述、適應、自我意識、情緒管理、人格、人際交往、戀愛和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在首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課的課前調查當中,90%左右學生表示:“對心理學不了解,對心理健康不理解,表示沒有接觸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針對心理問題等人群開設的課程,我們正常人為什么要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說明大學生在以往的學習當中,心理健康并沒有受到重視,而學生也沒有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意識。盡管學校一直在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共24學時,共一個學期,整體來說課程時間較短,每一專題的內容只是在淺層進行講解,不能讓學生更深入的探討并體驗其意義。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室均為固定桌椅,學生不能更好的參與討論,缺少較深刻的情緒體驗。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使用多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尤為重要。
二、體驗式學習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
體驗式學習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的課堂的一種學習模式。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常見的有幾種:角色扮演、團體心理游戲。(一)角色扮演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角色扮演是教師尋找典型的一些心理健康的案例,選定一些情景讓學生進行扮演的過程。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中,使用角色扮演的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當中,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當中的情緒情感、行為等。例如:針對人際關系的問題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可以體會到人際交往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效果會更好。所以,角色扮演既是教學的一種方式,也能更好地體現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所收集的一些案例,讓學生分別扮演案例當中的角色,角色扮演之后各自分享在角色扮演當中的感受。然后再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扮演,再一次分享感受。最后,讓同學們結合實際進行案例分析,找到一個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合適的解決方案。(二)團體心理游戲在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中的運用?!靶睦斫】怠痹絹碓绞艿缴鐣闹匾暎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除了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進行人際交往、學會團結、學會克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從而更好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掌握自我解決及需求他人幫助解決其心理問題的各種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可以循序漸進使用團體心理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并學會解決問題。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當中,常使用的團體心理游戲有:1.大風吹,吹什么。找一塊較為空曠的場地,適合30-50人,有音樂播放器。游戲要求是學生面向右邊圍城一個大圓圈,跟著音樂以圓的方式跑動。指導老師喊口令:“大風吹?!睂W生回到:“吹什么?”指導老師回答:“吹戴眼鏡的女孩子?!币源祟愅?,這個游戲可以玩3-5次。這個游戲可以快速的讓原本不熟悉的同學放下顧慮,是比較常用的破冰游戲。2.人椅。找一塊較為空曠的場地,將學生分為2-4組,播放輕快的音樂。所有組員將腳的腳尖對準前面同學的后腳跟圍成一個圓,準備好之后慢慢坐在后方同學的大腿上。小組比賽的模式進行,堅持時間最長的小組給予獎勵,時間最短的小組給予懲罰。游戲過程中,指導老師要引導學生以喊口號、喊加油等形式給隊友鼓勵。游戲結束分享感受。在這個游戲當中,可以考驗同學們的團隊精神,以及堅強、堅毅的品質。3.情系千千結。找一個較為空曠的場地,將學生分為3-5組,播放輕快的音樂。所有小組成員手牽手圍成一個圓。請同學用心記住自己左手邊拉的是哪位同學的右手,右手邊拉的是哪位同學的左手。音樂起,請所有小組成員隨著音樂在小組內隨意走動,盡可能的越亂越好。音樂停,所有組員暫停移動,在目前的位置拉回原來同學的手,就形成了不同的“結”。最后,請各小組自己討論如何解開這樣的“結”。游戲結束之后,進行分享感受。這個游戲除了可以考驗同學們的團隊能力之外,還可以體會在人際交往中大家的關系和信任,并且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責任和作用。4.信任背摔。游戲前提是學校有信任背摔的平臺。首先,以故事導入。其次,以學生自愿原則,背對著同學們站在背摔臺上,雙手扣緊(必要將手綁住以免上到其他同學);再次,也是以學生自愿原則,搭成一個接背摔的同學的床。最后,臺上同學詢問臺下同學:“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沒有?”臺下同學需要異口同聲告訴臺上同學:“我們準備好了,請相信我們”。可以多選幾個人玩游戲。游戲結束后,分享感受。這個游戲可以讓同學們深刻體會信任和被信任的感覺,并且相信團隊的力量。
三、體驗式學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一)體驗式學習有利于主體性的發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宗旨主要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體會到溫馨、接納的一種課堂氛圍。而體驗式學習主要是以角色扮演、團隊游戲的形式開展。角色扮演的方式完全將課堂交給學生,提高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更以視覺的沖擊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熱情。團隊游戲是讓學生自我挖掘、自我體會游戲過程,這是一個全員參與的學習方式,更能讓學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從而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二)體驗式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當體驗式學習以角色扮演、團隊游戲的方式進行時,學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盡可能的將角色扮演和團隊游戲更好的呈現,在得到同學們及教師的肯定之后,學生的自信心自然而然有所提升。(三)體驗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團隊協作和溝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體驗式學習在角色扮演中需要很多的溝通,并且可以互換角色來讓對方感受不同的角色,不僅能讓學生學會在溝通中成長,還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更好的調節自我的情緒,增強自身心理健康。在團隊游戲當中,很多時候讀會體現出團隊協作和信任,在游戲當中體驗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以及信任與被信任的美好,從而更好的融入到班級及學校活動當中,不斷增強自身綜合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廖春苗.體驗式教學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12):109-110.
[2]王玉嬌,宋天,張林.團體游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24-125.
[3]石羽.“角色扮演”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76-79.
[4]田國秀主編.團體心理游戲實用解析[D].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作者:周婷婷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 上一篇:生物信息資源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 下一篇:廣播電視系統光纖通信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