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
時間:2022-12-26 08:24:25
導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校本課程是讓教育以學生為本的一種重要體現,其對全國基礎課程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我國教育事業為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開展了適合小學生心理狀態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心理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2001年六月的《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我國應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進一步為學生的全面創建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尊重學生自我心理發展特點,嚴格按照科學的教育規律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即針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教育;心理健康;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其實就是讓師生、家長、校長、專家以及社會人士共同參與制定、實施、評價和改進的學校課程計劃,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發展,增加教師的創新能力,根據科學的教育規律,為學生的心理成長提供引導。
一、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必要原因
心理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建立的基礎,也是核心素養的最終體現方式是之一,世界頂尖教育家將心理健康教育稱為心靈學習,也被稱為社會適應能力的標準,這個意思并不是指“以生存作為基礎”或“存活力”,它實際上是站在學生們適應社會普遍心理狀態的角度上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提出的一點要求。也就是說,一個意志堅強的人應該能夠理解他人,理解社會,明白人生的價值。心理健康的學生應該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明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強烈的上進心,豐富的想象力,活躍的思維和較強的表達能力,對生活充滿熱情。小學生往往心智不夠成熟,并且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建立的重要時期,學校及家長應該在這個階段多加予以引導,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具體研究方法及實踐過程
在參考了我國臺灣學者張嘉育博士與華東師大吳剛平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操作流程之后,本文將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過程分為四個部分。(一)開設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小隊。這不僅是校本課程研究的一個必要方式,也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宣傳方法。這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劃分為兩個部門,在按照人員能力進行具體工作的具體劃分,按照計劃要求設立不同的工作目標,這樣可以使小隊成員在完成目標后體會到滿足感與成就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小隊應該由學校教師、心理專家和學生組成,確保學生作為研究主體。(二)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現有資源。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最大特點是立足于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托學?,F有的資源。作為一門以學校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如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現有資源,創造學校的特色,是現階段的難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學校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傳統的課程設置,開發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因此,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認真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需要和現有資源[1]。(三)制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校本課程目標的制定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本性和科學性是制定課程目標應遵循的原則??茖W性原則是指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開發校本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目標應根據國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標準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校本課程開設的根本是心理健康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學校應把握各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具體心理健康狀況和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具體的教育目標。(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編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編寫是課程資源向課程轉化的過程,也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采用的主要策略是創造性地將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知識、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當然,這種創造式的整合不是空想的,而是在充分考慮學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學?,F有的資源和條件,結合學前教育需求評估結果和課程目標而發展起來的,必須要符合各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研究關乎到我國未來發展前景,這注定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探索的過程,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心理成長提供科學化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魏海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2).
[2]孫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12).
作者:應斯斯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新城花園小學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在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評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