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課程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29 04:32:16
導語:本科課程學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師院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面臨的新挑戰
1.1幼兒園教師專業要求出臺新標準
本科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需要根據新的專業標準文件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作出相應修訂,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師專業要求。
1.2生源多樣化增加了師范院校辦學壓力
隨著近幾年學前教育師資需求的猛增,各層次的師范院校和職業院校紛紛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并呈現出生源種類、學段層次的多樣化特點,還出現了中外合作辦學等新的培養模式。生源的增加勢必加大師范院校的辦學壓力,將會面臨師資短缺、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因此,根據自身的辦學情況重新調整課程體系,是每個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院校所面臨的問題。
2構建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依據
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既需要從教育方針政策層面把握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還應關注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更應立足于院校自身的辦學特色。
2.1依據學前教育相關文件精神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首先關注政府頒布的學前教育相關政策文件,如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及《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從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新政策的角度把握新時期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要求。除此之外,還包括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12年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從學前教育課程、學前兒童學習與發展以及教師專業標準方面設計各類專業課程的開設。
2.2依據學生專業發展需求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與兒童相關的各種產業也相繼興起。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來說,畢業之后面臨的就業選擇也相應增多,如早教機構咨詢、兒童產品開發,兒童傳媒與圖書策劃等行業都是本專業學生就業的新熱點,不同的職業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專業綜合素質,因此,在本科課程的種類和結構上應體現學生新增長的專業發展需求。
2.3依據本地、本校特色進行專門設計
本科學前課程體系的構建還應結合院校自身情況,發揮院校辦學優勢,并合理利用當地的學前教育資源,構建更具開放性和特色性的課程體系。
3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設計思路
結合上述課程體系構建的依據,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課程應包括通識教育類課程,專業教育類課程、教師教育類課程以及實踐課程四種類型,不同類型課程因其特點和職能不同,在結構和編排上又各有側重。
3.1通識教育課程體現知識結構的整體性
在專業知識層面,《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提出幼兒園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應具備通識性知識,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等?;诖?,通識教育類課程應使學生了解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形成學科知識的整體觀念,促進不同學科知識及其思維方式的互動與遷移;使學生兼具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
3.2專業教育課程夯實專業基礎知識
專業教育課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課程。其目的是為學生未來從事教師職業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形成科學的專業理念,培養學生具有寬闊的學術視野。通過開設專業教育必修課程,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科概念,形成學前教育學科的知識框架和概念體系,了解學前教育專業所涉及的基本研究問題、學科特征以及學科研究范式,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專業理念。專業教育選修類課程,是在掌握學科基本知識和理念的基礎上,針對幼兒教師素質的新要求,結合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所開設的能夠拓寬學生專業視野,幫助學生了解學前教育事業的最新發展趨勢、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學理念,啟發學生新的專業學習方向的課程。例如,學前教育政策解讀、中外學前教育熱點透視等。
3.3教師教育課程提升學生保教能力
教師教育類課程遵照《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依據現代教師教育發展趨勢和教師專業發展要求開設一系列課程,以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保教實踐能力和從事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能力。教師教育類課程可包含師德修養模塊、教學活動組織能力提升模塊以及幼兒專業教師技能模塊三大模塊,高度迎合了專業標準中“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其中,師德修養模塊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和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準則和規范。教學活動組織能力提升模塊通過理論講授與學生自主實踐緊密結合,使學生在了解各領域教育的基本學科理念和功能特征的基礎上,掌握教學活動組織實施的策略和實操性技巧,有能力以專業的意識與行為開展較高水平的保教工作。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模塊則強調“學以致用”,不僅著重于幫助學生習得較強的專業技能,更強調如何將專業技能科學地、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的保教工作中。
3.4實踐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實踐環節安排應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科特征和院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并積極拓展校外實踐資源,以“全程化實踐實效性提升”為實踐環節組織原則,利用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見實習及實訓質量。1整合各方資源,拓寬實踐平臺。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具體保教情境的觀摩與訓練。通過加大教育見實習基地建設力度,與更多優質示范性園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見實習平臺。其次,廣泛開展與少兒圖書館、電視臺、早教機構、少年宮等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幫助學生在多種多樣化的活動中開闊眼界,檢視并提升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形成服務社會的意識,并在此過程中提高對本專業的認識。2加大“校園”互動,實施“雙導師制”。通過加大入園見習的力度,利用優質園所特有的的園所文化和保教理念給予學生專業學習和價值觀念的啟示。實行“雙導師制”,聘任優秀的幼兒教師擔任實驗班學生校外導師,對學生的教學實踐、教學法等進行全程指導。利用幼兒園優秀教師豐富的保教經驗和名師風范引領學生的專業學習,發揮優秀教師的榜樣作用。通過學生在學校和幼兒園不同情境中的學習,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見證或檢驗于實踐情境中;結合教師的理論引領和幼兒園教師的實踐引領,從學習情境到工作情境中深化學生的專業認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3課內實踐結合入園見習,加強實踐針對性。為鞏固學生理論課的學習效果,在掌握理論的同時將教育教學原理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相對理論課程的學時比例相應加強課內實踐環節,通過課堂展示、錄像觀摩等手段讓學生在課內提高對相應教學內容的認識。同時,根據每學期開設的相應理論課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入園見習,如開設的學前兒童心理學和學前衛生學可組織學生入園觀察幼兒身心的特點和教師的保教行為。每學期的見習目的各有側重,力圖幫助學生獲取能夠在理論與實踐間融會貫通的能力。4技能課程對接專項實訓,提升專業技能實用性。專業技能的獲得,最終指向保教行為的專業性。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根據保教工作的具體要求分為多種類型。在學生獲取基本的音樂、美術和語言類專業素養的同時,結合當前幼兒教師保教能力的最新要求,對本科學生開展當前就業市場上稀缺的學前教育人才所應具備的專項技能實訓,如奧爾夫音樂、蒙氏教學法、兒童戲劇、感統訓練等。通過有效地利用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室資源,發展學生必備的專項技能。5創新素質拓展提升就業競爭力。為符合幼兒教師具有“多能一?!钡木C合素質的標準,在實踐環節還應加強學生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如目前對幼兒教師推薦考取的育嬰師、營養師等證書培訓。其次,創設多種職業情境,幫助學生拓展就業平臺。如主持與演講、玩教具開發、兒童產品設計與開發,幼兒圖書、雜志編輯等。
作者:段媛媛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 上一篇:鐵路數字化無線通信論文
- 下一篇:人才培養小學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