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徑選擇

時間:2022-05-20 10:16:51

導語: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及路徑選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也隨之成為時代的大背景,而學前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更多人士的關注。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了我國免費學前教育實施的可行性與路徑選擇

關鍵詞:學前教育;免費教育;可行性;路徑

社會在不斷發展,和諧社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前提和背景。幾年前,倡導學前教育的政策出爐,部分學者也順勢提出了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舉措,并且建議“在經濟條件、教育條件成熟的地方,可將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范圍相對較廣的城市或地區作為進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試點,然后循序漸進地推廣?!?/p>

1.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導性之作用;同時學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點,良好習慣的養成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從長久看,學前教育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前教育的經濟回饋相對較高,社會效益是無法估計的,在整體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現有免費學前教育政策解析

2.1個人繳費和政府投入

免費教育關系到兩個問題,一是個人繳費,二是教育機構經費。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家庭繳費要減免,就要得到教育經費的支持,其中心問題是經費問題。所以,這就涉及到很多問題。免費學前教育所減免的對象是誰,減免的費用有哪些,減免的費用是多少,這些經費有誰來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費學前教育的實施,需要政策對以上問題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清晰明確的設計。

2.2免費學前教育群體的選擇

制定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礎是,首先要確定享有免費學前教育的對象和依據原則。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所涉及到的問題包括資助對象的范圍、經費投入的范圍,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會價值取向。在免費群體選擇上,現行的政策有兩種:一是將所有的幼兒園幼兒納入其中,其條件是入讀的、經過注冊的、合法的幼兒園幼兒都有權利接受免費教育。這一政策可以理解為,不管戶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不管入讀的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不管家庭經濟條件怎樣,只要年齡在3~6歲的適齡兒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免費學前教育制度,不分戶籍、不分兒童所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分家庭經濟水平,一律均等,沒有差別。它體現的是免費學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則,充分體現了其公共性與公益屬性。可是,這種制度涉及的范圍廣,投入的費用較多。二是特定群體優先。即使限制了戶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適齡兒童的年齡,但對其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設限,例如山西省長治縣。還有限制了戶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兒園的體制,并限制了幼兒的年齡,如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對于學前免費教育的制度。不難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對免費的學前教育進行了差別對待設置的原則。從戶籍、城鄉、幼兒園的性質、學前教育兒童的年齡上進行了規定,規定中的條件有的是一個,有的是多個,適齡兒童可以根據其標準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制度,減小了免費規模的同時,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費用減少。如果免費資源是有限的,那么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和社會公平的關鍵,便是哪些群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在資源分配上,如果弱勢群體得不到免費學前教育補償,那么兒童的地位差別可能會因此而加劇。

3.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財政與教育支出比例

這些年,對于教育,我國的經濟投入比例不斷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我國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億元,2009年,我國投入了16502.71億元,不難算出,兩年內我國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10年,教育經費為19561.85億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了18.54%。2006年,我國平均每人在教育上投入了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羅斯人均投入教育費用267美元,相當于我國的6.4倍;美國每人投入的教育費用為2684美元,比我國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內,以人均GDP作比較,我國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羅斯是1.87%,巴西為2.29%,由此得出,我國的教育投入與別的國家有差異。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我國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占國內總值的比重有著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經費在所占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間,這個比例說明我國在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遠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據統計,2011年我國各類教育經費在總財政教育經費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高校比例為20.21%,其他類教育費用為15.95%,學前教育費用為1.67%。從這幾個數字中不難看出,學前教育經費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與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還不到其1/10。2005年,美國在學前教育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為5.8%,瑞典在學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為8.5%,荷蘭的投入為7.3%,匈牙利的投入為15.3%,西班牙的投入為13.1%。從這組數字中很容易得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學前教育投入遠沒有這些國家高。通過以上對比,很明顯地看出,我國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這說明我國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學前教育經費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間,這也為我國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路徑

4.1按年齡、群體、項目逐步實施

免費學前教育制度的實施,在設計路徑上要合理,還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項目逐步實現。免費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財力;其二,要要眾多的人力;其三,還要有強大的物力。沒有這些條件的支持,免費學前教育恐怕難以實施。如果要全面實施學前免費教育,只有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實現。有些國家已經實施了免費學前教育,縱觀這些國家,其在對政策和實踐發展歷程就能夠發現,多數是先將學前教育免費一年,然后再逐漸增加年齡范圍;先讓處于弱勢中的群體享有免費教育,再逐步推廣擴大,最后免去全部幼兒教材費用。實際上,免費的學前教育得以實施,其過程要有條不紊,不斷增加免費類別,享受免費學前教育的人群也要由少到多,先小范圍,再擴大;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點點加大,使其發展進程由點到面,有局部到整體。根據我國實際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狀況,將其與我國兒童人口基數相結合,在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時,不適合采取全面推進、一下子到位,應該因地制宜、循規蹈矩,按年齡、按群體、按項目逐漸擴展。哪個地區有條件,就以此為起點,先讓農村適齡兒童享有此待遇,在擴展到城市,學前教育先實施一年免費,然后逐步擴展,免去所有兒童學前教育的所有費用,這是比較可行的路徑。

4.2科學合理的經費投入

免費學前教育以國家的經濟投入為基礎,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為保障。現有免費學前教育中,多數為縣級財政投入,由于經費投入不足,從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動兒童不被接納。這些困難的發生均源于國家在教育費用上的投入不夠。兒童發展和學前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經費保障機制設置上,要遵循其規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基礎,根據幼兒園的班級規模、環境設置、設備材料配備、教師配備等標準進行投入,從而達到滿足幼兒園正常教學的基本需求。同時,要科學地研制學前教育辦學標準,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并為政府提供投入標準的科學依據。

5.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機制保障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從有條件的地區開始,按照年齡、群體、項目的順序進行逐漸擴大和推廣,先實施一年的特殊群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再擴展到所有適齡兒童都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先從實施一年的免費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學前教育全部免費,即由“點”到“面”地將免費的學前教育逐漸地進行推廣擴大。

作者:李夢媛 單位:綏化學院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潘月娟,楊毅,劉敏.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與路徑選擇[J].教育學報,2014,10(3):89~93.

[2]海鷹,蔡迎旗.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時代金融,2013,(4):211~217.

[3]潘月娟,楊毅,劉敏.我國農村地區實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15,(7):57~63.

[4]但柳松.農村學前教育挑戰、機遇與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10,(3):51~53.

[5]張鴻,王艷霞.從“寧陜模式”看免費基礎教育的可行性[J].教學與管理,2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