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學習成績對比研究
時間:2022-08-21 09:39:45
導語:學前教育學習成績對比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數據來源及處理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學前教育專業招生的普高生源和中職生源都來自本省,都是通過各自類別高考錄取到本專業學習,兩類生源在年齡、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三年學習中,除個別學生因退(休)學、缺考、緩考等原因導致部分學習成績數據缺失外,學生的成績數據完整。2010~2013學年雖然根據生源類別的差異實行分類教學,但由于教學目標統一,各課程考試試卷及評價標準一致,因而具有可比性。根據本研究設計,對學前教育2013屆學生三年所學的22門課程的學習成績進行匯總。為便于統計分析,將跨學期課程(如音樂、口語、舞蹈、美術等)的學習成績進行了合并。選擇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平均分x、標準差s,對兩組均值作配對資料t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采用雙側檢驗,對他們的總平均成績和各門課程的成績按生源類別分別進行統計分析。
二、數據處理結果
(一)不同生源類別總平均成績比較
22門課程總平均成績的比較,從中可以看出中職生源學生總體平均成績略高于普高生源學生總體平均成績,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不同生源學生分課程成績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在被測的22門課程中,兩類生源除3門課程的考試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余19門課程的學習考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普高生源的12門課程考試成績高于中職生源的考試成績,中職生源的10門課程的考試成績高于普高生源的考試成績。其中學前教育心理學、幼兒文學、活動設計2、幼兒游戲指導、研究性學習、學前教育史、鋼琴、口語、演唱課程學習成績,普高生源學生高于中職生源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課程、活動設計1、環境與教具制作、家庭與社區教育、幼兒行為觀察與指導、舞蹈、美術的課程學習成績,中職生源學生高于普高生源學生,存在顯著性差異。
三、生源視角的結果分析
從學業情況看,22門課程的總平均成績,中職生源的學生學習成績略高于普高生源的學生學習成績,但兩者沒有顯著性差異。單從學業成績維度來看,兩類不同生源人才培養質量沒有顯著差異,在招生計劃安排上可以兼招。從各科目成績來看,22門被測課程中,普高生源學生有12門成績高于中職生源的學生成績,其中有9門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中職生源學生有10門成績高于普高生源的學生成績,且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反觀對兩類生源學生學習成績的一般理解是,普高生源的學生在理論課程的學習上有優勢,中職生源的學生在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上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是,從單科成績的比較來看,其結果與原來的期望有較大出入,其中不排除樣本的偶然性,也或許與我省學前教育專業的生源結構有很大關系。1.我省學前教育專業招生的生源市場中,最具競爭壓力的是中職生源的單考單招,每年不到40%的錄取比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證??梢哉f,能夠通過單考單招進入高校全日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的學生,其高考成績應該是該類考生群體中的領先者,他們深知繼續深造的不易,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理論課程學習上不遜色普高生源的學生也是可能的。2.普高生源學生有較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報考了該專業后,知道自己學習的短板所在(很多普高考生的音樂、鋼琴、舞蹈、美術基礎很薄弱),但是由于專業的特點,促使他們在技能學習上更加努力,三年的培養能使他們取得較好的成效也是正常的。3.學前教育專業單考單招的體制,使得更多的生源學校思考如何實施應試教育,其最典型的事實是取消了單考單招的專業最低分數線后,考生專業考試成績的差距普遍低于文化課考試成績的差距,生源學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課與專業課高考的平衡上來,他們深知總分是能否升學的關鍵,所以有些生源學校在考生專業考試的內容選擇和輔導上,存在“投機性”。如在專業考試的項目設置上,音樂(唱歌、鋼琴)和舞蹈都是自選的,有些考生就很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導致這些考生忽視基礎訓練,進入高校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反映到本次課程學習成績的統計中,中職生源學生的演唱、鋼琴平均成績低于普高生源學生,且有顯著性差異。4.隨著我省中職學校新一輪專業布局的完成,中職學前教育辦學教學機構更趨規范,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較高素質生源儲備;同時,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社會對幼兒園老師這一職業的認同度將會越來越高,必將吸引更多高素質的普高生報考學前教育專業。只要努力,不管哪類類別的生源都能取得好成績是可能的。當然,上述分析結果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所招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和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等,都會對分析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提高不同類別生源學生學習效果的路徑
隨著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職院校生源結構的多元化將成為必然。不同類型生源的知識結構、學識水平和綜合能力是有差異的,生源差異對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2]所以,正視這一差異,把這種差異當作教育資源,幫助學生做好自我認知,在教學設計、活動安排等教育教學情景中注重挖掘不同楊志芳:學前教育專業兩類生源學習成績對比研究生源學生的潛能,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1.基于學情,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要通過學情分析,明確全體教學對象的現狀,在教學方案制定過程中既要做好整體的教學規劃,不降低教學目標要求,又要分類對待,分階段實施,最終實現培養目標一致[3]。2.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滿足不同類型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需求。為更好地實施分類教學,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已有的基礎,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制定符合不同類型學生學情的課程體系,探索適合不同類型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實踐教學模式。3.建立多元化的學業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根據師生的反饋意見以及具體教學情況,不斷調整教學評估方法,采用診斷性、形成性和終結性等評估方法相結合的多元評估模式,從而調動不同類別生源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習的積極性。
作者:楊志芳 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乾一.中職生升本,學業能否跟上[N].中國教育報,2017-01-10(9).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9.
[3]周宇.影視動畫專業差異化生源背景下的分層教學模式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28):92-93.
- 上一篇:逆向思維在學前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獨立學院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