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人才素質概述
時間:2022-01-11 11:10:17
導語:學前教育人才素質概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1.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作的重要性民辦學前教育一般是指由國家機關以外的個人或者私人團體自行籌措經費開展、開辦、組織、管理、經營的學前教育機構。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一般包括私立幼兒園、中外合資或合辦幼兒園、外商獨資幼兒園等。筆者通過研究發現,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發展極不均衡,人員數量各不相同,學歷水平有的偏低,專業水平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方面都制約著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發展。因此,需要構建一套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模型,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2.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實證研究缺乏有限的一些研究多集中在民辦學前教育師資現狀的調研、相關問題的理論探討等方面,但對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的相關研究較少,缺少相關的理論基礎和實證研究。筆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進行文獻梳理,初步構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的模型,再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學前教育的相關人員,對模型進行調整,具有廣泛代表性和適用性。
二、理論研究依據
1.理論依據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教育的起始階段,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學前教育事業,2012年,教育部就了《教育部關于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通知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更為詳細地指出了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要性。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就是指能夠勝任民辦學前教育領域內的工作所應該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品格等。然而,如何在民辦學前教育階段開展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尚未有相關研究。2.研究目的開發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能夠更好地幫助民辦學前教育機構選聘相應的人才,同時,也便于各級組織了解民辦學前教育人才的相關隊伍建設狀況,促進幼兒智力發育與身心健康成長。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兩個研究目的:①構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②驗證評價工具的適用性、科學性等。3.研究意義實踐證明,進行民辦學前教育人才的基本素質評價能夠更好地引導民眾科學、客觀地看待民辦學前教育行為。從理論層面講,開發、構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可以填補國內相關研究的空白,推動不同研究者開展相關的研究,促進人們關注民辦學前教育的人才建設。而從實踐層面上來講,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的開發與構建可以幫助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更好地選聘人才,也可以幫助相關大學更好地針對民辦學前教育人才需求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培養。此外,還可以促進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工作,促進民辦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研究過程及研究探索
1.做好前期培訓工作為了保證本研究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我們邀請學前教育領域內的不同專家開展相應的理論與技術指導,從而更好地了解民辦學前教育的前沿理論、最新進展、相關實踐案例等。筆者通過學習在開展研究中所需要的一些方法,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應用的效果,提出在采用不同方法時應當注意的事項。2.構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1)收集資料,對指標進行編碼定義。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筆者提取與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的相關關鍵詞,然后,對相關關鍵詞進行合并、概括,初步提取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的相關要素。(2)收集問卷數據,實施有效性驗證。根據訪談和文獻資料確定的關鍵指標,筆者編制了關于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關鍵指標有效性驗證的問卷調查,并將問卷發放給不同績效等級的幼兒園教師,以搜集相關數據。綜上所述,筆者經調查統計分析發現,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模型的構建符合民辦學前教育領域內人才的典型行為特征,對相關關鍵指標的界定能夠很好地區分不同績效的人群;開發的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經過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檢驗等,證實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可以推廣使用。
四、研究結果及結論
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的檢索、關鍵詞提取,初步確定了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的主要方面,在最開始的關鍵詞提取中,涉及的詞條有一百多個,后來,通過對語義相同或相近的詞條進行合并,對存在包含關系的詞條也進行合并,逐漸濃縮到了7個:職業道德、專業水平、文化素養、教學技能、溝通能力、科研能力、學習能力,并統一命名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7要素。隨后,筆者對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人員進行行為事件訪談、焦點小組訪談,并對訪談結果進行編碼分析,提煉出關鍵指標。結果發現,訪談提取的關鍵指標與文獻資料分析提取的關鍵詞大部分重合,這相互印證了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的7要素是科學、客觀、合理的。后來,筆者又再次讓專家對這7個要素進行相關的獨立評價,衡量這7個主要因素是否能夠反映或代表民辦學前教育領域人才的基本素質全貌,專家的認可度如何。結果發現,專家的認可度高度一致,專家的一致性信度達0.94。在確定了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的相關維度后,筆者嘗試以這7個維度去衡量、區分區域內的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并驗證了這7個因素可以把優秀的人才、良好的人才和勝任的人才等區分開來。在專家的指導下,筆者分別對這些關鍵指標進行了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和行為水平界定,形成人才素質測評的部分數據。最后,依據這7個維度,在專家指導下,筆者編制了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問卷,時隔一年左右,又進行了兩次獨立的調研,以期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來驗證相關模型,分析工具的信效度狀況,最終形成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手冊。經過專家評定、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開發的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具有較高的專家一致性信度,工具的結構效度和內部一致性信效度也比較高。本研究認為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主要體現在七大方面,包括文化素質、藝術素質、專業素養、語言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組織管理能力等。編制的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包含了這七大方面,達到了心理測量學的標準,具有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開發的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工具所采用的人才素質測評維度和體系的構建分析是針對具體的人群來解決問題,通過在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中定位不同行為表現人群的典型行為特征來確定測評的維度與標準,具有一定的外部生態效度,可以推廣到相關群體中進行測評。
五、研究問題及研究展望
人才素質的評價還需要與工作崗位結合到一起,受制于時間成本和其他各方面的限制,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未能面面俱到地考察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各方面的素養情況,人才素質的測評要根據單位的情況來具體實施。此外,本次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討,比如,民辦學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質評價中的量化與定性研究,保證測評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學前教育人才的發展同樣需要政策的支持與保障,早在2012年2月,教育部就印發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學前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高學前教育人才的整體素質。民辦學前教育人才的發展與人才隊伍的建設,最根本的還需要從體制和制度上,加大對民辦學前教育領域內的人、財、物等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健全各種管理制度,積極扶持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不斷提升民辦學前教育的整體辦學層次,才能增強民辦學前教育對人才的吸引力度,提升民辦學前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晨.民辦幼兒園師資管理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
[2]陳瑩.人才素質測評的維度探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3]孫琳.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3,(4):123-128.
[4]鄭子瑩.民辦幼兒園政府規制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5]李天順.在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J].學前教育研究,2011,(1):5-8.
作者:張瑞鳳 單位:北京市朝陽區職業教育教產合作促進中心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人性化探討
- 下一篇:學前教育音樂基礎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