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演示教學法
時間:2022-03-15 09:47:00
導語:信息技術課演示教學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演示教學法是信息技術課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教學方法。演示教學法就是教師操作,學生從教師的示范性操作中學習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方法綜合運用了實物直觀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把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形式演示給學生,學生在觀看了操作流程后,然后再獨立上機操作,這樣就能很好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對于模仿能力比較強的中小學生而言,教師直觀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投影儀或者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廣播”功能,給學生演示實際操作的過程、結果,使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再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并且有所創新。這種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但是演示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什么時間演示,演示操作的過程還是演示操作的結果,演示的內容、形式以及演示的動作。筆者根據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的經驗,談談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正確應用演示教學法。
一、演示的時機應靈活掌握
合理的演示時機是演示成功的前提。根據課堂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進行演示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記憶也更加深刻。
例如讓學生在“寫字板”中錄入文字,并按照要求編輯、保存。這個任務對于基礎好水平高的學生并不難,而對于計算機水平不高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困難的,需要觀察并模仿教師的演示才能完成。然而演示的時間不應該固定在學生沒有開始操作之前。在實際教學中,我先是讓學生按照教材要求去錄入編輯,在巡視的過程中,去發現有多少學生遇到困難,多數遇到那些困難,然后根據情況再進行演示。如果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甚至可以取消演示,改為個別輔導。如果遇到困難的學生達到一定數量,個別答疑輔導時間不允許,就要及時進行演示。這樣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觀看演示的過程中分析問題,最后自行解決問題。如果在學生沒有發現問題之前,教師先進行正確操作步驟演示,那么學生在隨后的操作中一旦遇到問題還是不知所措。當然,在學生沒有自主操作之前,將完成好的成果演示出來也是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的。
例如在學習Excel2000的函數時,筆者首先調出課前準備好的一個求班級學生總成績的Excel表(當然總分一欄是空的)進行演示,接著快速地利用求和函數算出第一個學生的總分,然后利用Excel表格的功能快速用鼠標“拖拉”出其他人的總分成績。學生很是佩服,我便及時提示“其實你們也可以做到哦!”最后提出配合教材上三個習題,讓學習通過聯系掌握三個函數的學習任務。
再如成果展示,師生共同評價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時,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了相關知識的學生都樂于去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這時要讓學生走上講臺,在教師機上演示學習的成果。演示完畢后,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指出成功和不足甚至是錯誤的地方。若有錯誤,可請其他同學幫忙糾正,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給以積極的評價。最后,教師對于重點問題要進行操作演示,輔以講解說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并小結本課內容,提出鞏固練習的目標和要求。
、演示的內容應詳略得當
演示重在內容。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演示的目的來確定演示內容。演示的目的可以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是示范正確的操作,也可以是針對多數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給予集中的解疑釋惑。
如果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演示,那么可以把操作的成果作為演示的內容。例如在講授PowerPoint之前,先給學生演示一篇多媒體演示文稿,讓學生感受PowerPoint的神奇魅力,產生發自內心的贊嘆從而激發自己動手操作的想法,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濃厚興趣。
再舉上面錄入并編輯、修飾文字的例子,對于初一的學生,漢字錄入應該不是難點,困難的是如何編輯、修飾文章。所以在進行演示前,教師最好先在“寫字板”中錄入文字,演示中應詳細講解“居中”操作,添加下劃線等內容。如果演示輸入漢字,就會浪費課堂時間。
再如在講解文件的建立及保存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演示并講解文本文件、位圖文件和聲音文件的建立和保存的整個流程,總結出任何文件的建立及保存都需要三個步驟:(1)打開建立該文件所需的軟件;(2)在該軟件中輸入文件的內容;(3)保存該文件(需設置保存文件的路徑、文件名和文件類型),然后讓學生獨立建立三個文件。由于教師已直觀的以任務的形式把建立文件的流程演示了三次,并總結出了建立文件的一般方法,學生們完成相關的操作就能輕松自如。
總之,教師應根據教學經驗以及課堂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演示的內容,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對于演示中的重點和難點,一定要放慢操作的速度,并且多和學生溝通交流。
三、演示的形式要合理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演示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投影儀或大屏幕電視演示;一種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廣播”功能,將教師機的屏幕內容演示在學生機的屏幕上。采用第一種形式學生相對比較自由,可以邊看屏幕邊在自己的電腦上模仿操作。采用第二種形式學生可以集中精神近距離的觀察教師的操作。
采用什么形式演示,首先要根據學校教學條件,如果沒有大屏幕和投影儀,那就只能采用通過教學軟件的“廣播”功能來演示。如果兩種形式都能夠實現,那就要合理選擇。對于學生計算機水平普遍較高,且學習態度端正的班級,可以采用投影儀和大屏幕背投電視的形式演示,這樣可以讓那些基礎好水平高的學生,在已經掌握了演示內容的情況下,去練習自己更感興趣的內容,并且不用但心學生會自己去操作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游戲、聊天等。對于多數學生計算機水平一般的班級,最好采用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廣播”演示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全神貫注的觀察教師的演示。
四、演示的動作要規范
演示的目的就是給學生一個正確操作的范例,這就要求教師在演示中姿勢正確,動作規范合理,同時還要給學生講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讓學生從小就掌握的操作計算機的正確方法步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教師在保存文件時,一定要保存在事先建好的專門存放文件的文件夾里,告訴學生不要直接保存在程序的文件夾里。這樣學生以后也會這樣做,養成有條理的好習慣。
中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模仿能力強,辨別對錯的能力差,而演示教學的目的就是給學生展示正確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去模仿,如果教師的演示中不注意動作的規范性,很可能讓學生學到不好的甚至錯誤的操作方法,久而久之養成壞習慣就很難改正。因此,在演示的過程中要做到姿勢正確,動作規范。
由于信息技術課實踐性強,中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演示法已經成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演示,應首先明確演示的目的,在確定演示內容時應做到詳略得當,突出重點,采用的演示形式要考慮教學條件和教育對象的情況,再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演示,演示的過程中要注意姿勢正確,動作規范。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上運用演示教學法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演示,加強學生知識學習和上機操作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材素質教育
- 下一篇:小學素質教育教學論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