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9 09:22:00
導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世界,人類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各國政府普遍加大了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力度。鄧小平同志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培養的人才必須要適應信息化的社會。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信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基礎教育特別是學生的啟蒙教育更應承擔起培養這種素質的職責。從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等發達國家極有遠見地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從培養目標到課程內容的信息課程要求。我國也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國家決定:從**年秋學期開始,逐步把信息技術課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關鍵詞:信息素養思品教育學習內容程序教學創新能力
我校自1996年起在鹽城市區小學中率先開設了信息技術課,并正常舉辦計算機興趣小組。剛開始時,我們把信息技術課稱為微機課、電腦課,在認識上有盲區,認為只要教會學生打字就行了,反正不是必修課,更不是考試科目,完全把它當成培養學生的一種特長而已。但是形勢發展很快,1997年原國家教委下發了《關于印發<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的通知》時,當時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課程計劃。時隔三年,2000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及《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后,終于有了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教科書《信息技術》,課程也正式定名為信息技術課。
自從參與了省教育學會“十五”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過程的設計研究》后,通過近幾年來的學習和教學實踐,我越來越覺得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及信息素養。下面我就具體談一談自己參與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
一、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痹趯嵤┧刭|教育,全面推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挖掘他們的潛力、培養能力的同時,我們決不能放松思想品德教育。
在計算機網絡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更應重視對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道德教育以及網絡法制教育,因為網絡時空的虛擬特征使得學生面對一個與傳統社會截然不同的環境,極其容易喪失自我,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必要引導和教育;網絡空間的良莠不齊使得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信息評價能力的培養,以形成學生對不良信息的免疫防范力。要通過教育使所有學生明確一個觀念,即在現代科技面前,所有社會成員均應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為在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如果掌握運用他的人在思想意識上出現問題,勢必引發高科技犯罪,導致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發生紊亂,正常的社會秩序被打亂。小學計算機課是學生接觸現代科技的啟蒙課,思想教育不容忽視。我們可從學生感興趣的“電腦黑客”“電腦病毒”開始,通過舉例子、擺事實,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網絡安全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條生命線,認識到那些自詡為計算機天才的人(如臭名昭著的CIH病毒的制作者),利用計算機網絡非法竊取他人資料、編制和散步病毒程序,惡意攻擊互聯網網絡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更是在犯罪,他們為逞個人之能而以整個社會的犧牲為代價的行為理應受到唾棄。一個沒有社會責任心的人絕不應成為崇拜的偶像,我們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科學研究工作中,為祖國的科技現代化盡一份力,發一份光,才能盡顯天才之光。
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天性好動貪玩,有意注意時間短,在信息技術課上對他們進行思德教育,要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比如進入機房前要洗手,戴好腳套,有秩序地、安靜地進入機房;要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機房里的設備,正確使用鍵盤、鼠標;注意節約用電、注意人身安全;養成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計算機,不隨便修改、刪除自己不熟悉的文件或程序,注意節省硬盤空間,不建垃圾文件等;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讓他們處理好學習與娛樂的關系,特別是在知識學習和電腦游戲之間劃下明確的界限,明白迷戀電腦游戲只會玩物喪志,失去遠大的理想,最終成為電腦的奴隸,而學習計算機的初衷是為了掌握應用技術,從而利用這樣一個工具服務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要使學生明白,他們從小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培養、鍛煉科技能力是為長大后更好地為祖國四化建設服務的。
二、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
現代社會,信息瞬息萬變,知識頻繁更新,一項調查資料顯示:人類所擁有的知識以每年20%的比例被淘汰。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恰如其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昨天,我們還生活在漆黑一片的DOS時代,人們還為陌生的命令單詞困擾。不知網絡為何物,連“因特網”這個名詞都沒聽說過。眨眼之間,我們又來到了“所見即所得”的WINDOWS時代了,現在連一個幾歲的兒童都知道Windows,word,excel,Internet。我想計算機教育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內容,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學以致用。網絡是一個新名詞,但卻是最讓學生著迷的,那絢麗多姿、精彩紛呈的網頁真是太神奇了,一個普通小學生也能做出來嗎?很多人被那精美的圖片,惟妙惟肖的動畫給“震”住了,覺得網頁制作深不可測??雌饋磉@些都已超過了教學要求,然而上個學期我們應小學生的要求組織了一個網頁制作小組,系統的講授了網頁制作方面的知識。同學們利用Photoshop制作圖片,還將Photoshop和Flash結合起來做出動感十足而且非常精美的動畫作品放到自己的網頁上。由孫文璐、陳煜華、夏青等同學制作的網頁《科學世界》在參加2002年鹽城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及隨后的2002年江蘇省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中均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從而為鹽城賽區在歷史上第一次獲得省一等獎。事后制作小組的同學十分感慨地說,原以為網頁制作是大學生們才能干的事情,原來我們也能行。通過實踐,使同學們初步學會了一些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鍛煉了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習自信心。真正讓我們的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
三、加強程序設計教學
許多人以為:現在讓學生學編程完全沒有必要,我覺得這種觀點很片面。無論哪種計算機語言,都以極其豐富的內涵給學生提供了廣博的思維空間。有時一個程序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往往要費不少周折,包括設想、畫框圖、寫程、調試、修改、成功,常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會使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他們的創造性也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思維能力往往會得到跳躍式的提高。思維是能力的內核,能力是思維的外化和延伸,二者相輔相成。能力有了提高,不正是我們素質教育所期望的嗎?
我校一直堅持參加每年的''''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江蘇賽區),同學們在老師的辛勤輔導下,能夠克服各種困難,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當然,小學生參加程序設計的學習,有相當的難度。首先是學生已有的知識不夠,而且課程枯燥,時間一長,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所以老師在組織培訓時,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把課上風趣、有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出這樣一道題:一張紙0.5厘米,將它對折多少次后,能夠達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米)。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希望解決問題的興趣油然而生,學習的動力來了,自然而然地會沉下心來認真學習。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進行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點”、“要鼓勵創新和重視實踐”。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學生視聽、思考、操作的嘗試和創造過程。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教師要善于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的需要是教師關注的中心,教師擔負的是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負責。愛護、保護每個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探索精神,扎扎實實抓好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教學和訓練的中心,講求實際,講求實效。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計算機應用于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或者說主要功能。教學中著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集合思維能力,創造性想象力。加強校園網絡建設,讓學生在信息上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對云集網上的各種觀點、看法進行篩選,以得到最佳方案。從中既可拓寬學生的視野,又可逐漸養成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解決問題的習慣,進行發散思維和集合思維的訓練。作為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主要內容之一的就是利用畫圖工具來畫畫,在繪畫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獨特的創造性想象力。創造性想象是創造思維的重要因素,人們借助想象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設,這是創造性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在2000年江蘇省青少年計算機應用素質競賽活動中,我校宋宇同學以地球不堪重負而發出低沉的呻吟為主題創作的“救救我”,作品極具創造個性,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以第六名的好成績獲得省一等獎。學校歷年來參加這項賽事,有近百人次獲得省、市一、二、三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力于我們在平時教學時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再如教學Word2000,當學生已基本掌握編輯方法后,對一些修飾性操作可讓學生去自學、去體會、去討論,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傳送會讓學生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進一步增強自信,并逐漸養成求知探索的習慣,更加自覺地在實踐應用中有所創新,有所收獲。所以,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鍛煉他們的創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那么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就能夠得到充分的落實。公務員之家
五、學習內容不拘小節
我的最后一個體會就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可以不拘小節,也就是說不要過于追求細節,對一些應用軟件的介紹不必過細,不要把某些專業人員深入運用這些軟件時才會碰到的問題,作為教學內容去“挖掘”探討。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避免走其他學科題海戰術的彎路,才能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課的真諦。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后,應當允許他們自主地學習一些自己愛好的內容。
誠然,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我還是一個新手,但我想只要我們能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及《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等綱領性、指導性文件為指針,以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契機,解放思想、深入改革、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相信小學計算機教學定能在素質教育的花園中茁壯成長,真正成為小學生學習的知心朋友,成為他們樂于使用的一種新的學習途徑,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礎。
- 上一篇:大學生培訓學習黨課心得體會
- 下一篇:科協工作效能建設作風建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