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8 08:42:30
導語: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種特性決定了信息技術教學的難度,需要教學跟隨技術一起更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同樣需要教師關注新技術,及時獲取新知識,更新已有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更好地緊跟時代,獲取知識。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是一門動手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目前,信息技術沒有列入必考課程,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師只有堅持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學好這門學科。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軟硬件設施嚴重跟不上需求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各地相繼配備了一些相應的硬件設施,建立起學校微機室,適應當時的形勢。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隨著新技術的產生、發展,原先所建立的配套設施顯然跟不上時代的需求,硬件落后,軟件跟不上,導致許多新的課題不能實施。
2.忽略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家庭環境不同,之前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部分家庭比較富裕,接觸電腦時間長,所以每個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不同,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3.信息技術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
在高中教學中,以“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很難擺脫應試教育的那一套,難實施面向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教學,導致課程標準在學校課程體系中落實不力,更缺乏應有的指導,從而無法為信息技術教學做準確的定位。由于信息技術在高考中屬不考科目,使得該學科不受學校重視,隨意占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時間的現象常有發生,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教學。
4.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混雜,多數教師專業知識欠缺
現有的多數信息技術教師是從其他專業轉崗而來的,因而導致教師隊伍混雜。信息技術教師對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性質及地位的認識各不相同,由于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因而對課程把握程度不準,使得對課程的實施欠缺,達不到信息技術真正的教育目的。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策略
1.結合實際構建科學的教材體系
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的特點,要求高中學校一線的教師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學校計算機硬件設備、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等)來進行初步的策劃,同時關注已有的技術及可能會發展的技術,并根據這些情況修訂教材,最終構建起科學的教材體系。
2.提升和改進教學設備
人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睕]有相匹配的教學設備,信息技術就無法實現教學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中學校的教學設備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還必須加大對教學設備的投入,使得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適應高中教育教學發展需要。
3.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授課水平,拓展教學內容
學校方面,應及時為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招聘專業的教師,為師資隊伍補充新鮮血液。教師自身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征來做出相應的調整,做到明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做到因材施教,積極制定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為基本點,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4.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可將部分優秀的教學課件等資源公開在校園網上,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外,教師和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條件的話,學校可以開放一些機房,使學生有機會進行操作練習。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校要加強信息技術教學與現實的聯系,重視教材改進和教師水平的提高。教師要仔細分析自己學校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改,加大教學的改革力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作者:符淑娟工作單位:陜西興平市南郊高級中學
- 上一篇:民政局依法治理工作計劃2篇
- 下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