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0 02:05:00
導語:多媒體教學模式應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當前,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它集圖像、聲音、文本、圖片、動畫、影視等多種媒體為一體,用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使整個教學活動呈現出全新的面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它使教學手段多樣化、教法靈活多變,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為學生積極探索新知提供了多個“觸角”,為實施探究式、互動式、開放式教學方法提供了契機。
一、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單一教學模式即采用傳統教育媒體開展的教學模式,常常被狹義地認定為課本、講義、黑板、粉筆.隨著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教育媒體的種類也不斷地擴大.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媒體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多媒體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一)多媒體教學模式應對素質教育的適應性。
多媒體教學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引入對應的實踐環節.加強實踐環節學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目標中占有同樣的比重.每門學科最終是為了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所以理論必須與社會的實際問題相結合,才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對此,采用以學生為主導的實踐型教育模式是一種最為有效的途徑.然而目前的情況是,實踐型教學階段往往和其它教學階段在時間上相割裂,而且,由于教育經費的緊缺和教學機構的設置限制,使其難以保證應有的教學效果.(2)建設多媒體課件網絡化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里的網絡化主要是指各網絡多媒體教學課件不能僅僅局限于獨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單一的任務,而是要連成一個整體,形成四通八達的網絡,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利于學生拓展知識面.這樣,首先,各教學科目之間要進行鏈接,使學生能夠在多學科之間自由轉換,提高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要在每一學科內各知識點與資料庫之間建立鏈接,使學生在學到某一知識點時能夠找到與之相關的各類資料,有利于從多個角度理解所學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在目前的教學條件下實際上有較大的困難.
(二)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式改革關系的探討。
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優點正好彌補了目前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沖突和不足.作為一種媒體技術,它所承載傳輸的信息形式是多種類的,覆蓋了教學系統的各種要素,具有全面性和形象性;它提供了各個部門、各類人員、各項工作、各個環節和各種要素信息之間聯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充分、形象地模擬教學環境,組織學生采用多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最經濟、最直接的方式達成學習目標.
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它不僅把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課堂上來,也把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課堂,使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過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參與意識。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吸引著學生去思考,去從事活動,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充滿新鮮感、生動感和時代感的空間,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能使單調的書本知識形象化,抽象教學知識變得直觀化,而且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促進學生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有關研究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有關知識保持的實驗研究資料表明,人們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的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而自己既看得到又聽得到內容的50%,如果把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再用討論的方式表達出來則可以記住信息的70%。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則可以同時獲得視覺和聽覺的信息,同時又可以通過計算機的交互作用與同學或老師進行交流,達到對知識信息的鞏固和保持。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對教學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與管理。
教學信息的組織結構有線性結構、分支結構和網狀結構等形式。傳統的文字教材、錄像教材和錄音教材的組織結構是線性的、有序的。然而,人的記憶是網狀結構的,這種線性的結構在客觀上也就限制了人類聯想思維的自由發揮。由于多媒體一般都采用超文本的方式來管理教學信息。所謂超文本它是一種新型的信息管理技術,是收集、存儲和瀏覽離散信息,以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間關系的技術。他以節點為單位,在節點與節點之間通過表示他們之間關系的鏈來加以連接,形成網狀的信息結構,正適合于人類聯想思維的特征,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建構理想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人的學習即不是外部事物的簡單呈現,也不是人的原有認知結構的展開,而是人與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對外部事物進行的意義建構。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構成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即強調學生在一定的意義情境中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針對某一主題的不同任務進行分工協作,通過會話討論各自完成任務的經過和所遇到的問題,使每個學習者的研究成果在學習集體中共享,以明確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來。只要能夠擺正學生教師多媒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優點,揚長避短、合理利用,才能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課堂,從而開創教育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楊喜權,呂英華,韓毅.多媒體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2]李振亭.多媒體設計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 上一篇: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模式探究論文
- 下一篇:衷教學法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