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時間:2022-06-13 11:26:37

導語:小學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小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的小學教育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中,到目前為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認,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小學教育的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入。

1.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是當年國家提倡的教育觀念,它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本質,不僅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鍛煉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2.創新教育的要求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創新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在小學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小學教育改革的措施

小學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提供更多有利的條件并相互配合,才能夠不斷推進小學教育改革的深入。

1.以學生為本

小學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是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不能為了完成教學采取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要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地位,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2.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價值觀教育的啟蒙,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強化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質。除了要在課程中加入思想與道德的課程之外,還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社會的配合,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小開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

3.健全學習評估體系

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而言,為了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學校必須建立健全學生的學習評估體系,注重學生知識、技能、價值觀等方面教育,擴展學生思維,實現學生多元、全面的發展,而學生發展情況如何需要一個完整、科學的評價體系,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既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同時要將評價結果及時向家長反饋,以便于家長、教師、學校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育。

作者:王玉紅 單位: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