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錯別字的成因及對策
時間:2022-07-20 10:01:05
導語:小學生錯別字的成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除卻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外部各類因素也會對學生寫錯別字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其一,漢字本身多具備結構復雜且同音、形似字多的特點,學生難以清晰辨別;其二,社會環境的影響,最明顯的便是廣告標語的影響;其三,教師“重識輕用”,并且將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作為重要方向來予以關注和培養。
二、錯別字矯正對策探討
1.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識字教學觀
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引導者,應當明確教學方式對學生后續學習能力提升和發展的重要性。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師需摒棄傳統的“識用分離,為識字而識字”的教學方式,樹立“識用結合”的正確識字價值觀,如此方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探索豐富的識字教學法
針對上述小學生錯別字內因分析內容,筆者認為可由下述幾項措施著手,降低小學生寫錯別字的發生率:(1)口訣記憶法。對于字形相似的字,教師可根據字形特點編寫口訣,以方便學生記憶。如:戌橫戍點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2)字義辨析法。如:區分“燥”及“躁”,向學生講明“躁”指代一種不滿情緒,人們在不滿時通常會捶胸頓足,因此是“足”字旁?!霸铩币庵敢环N缺乏水分的狀態,因為受到火或陽光的炙烤才會干燥,故而用“火”字旁;(3)比較鞏固法。如:教授“推”時,可讓學生將已經學過看到過的形似字列舉出來,引導學生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處和區別,避免因記憶不清而導致書寫錯誤的情況。
綜上所述,小學生寫錯別字主要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形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充分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創新識字教學法方可逐步改觀小學生的錯別字現象。
作者:朱地均 單位:重慶市萬州區五橋小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分析
- 下一篇: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