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中機器人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06-20 11:19:34
導語:小學教育中機器人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初衷在于培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基礎認知,為以后深入的教育打下基礎,并提前培養興趣,不同于傳統的語、數、英教育,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因而在課堂中就必須于一種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能夠符合這一特點。而機器人教學就十分符合這一要求,由于機器人教學在內容上創新性較強,能夠有效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眼界,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學生立足未來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機器人教育在小學信息教育課堂中具有重要意義。
機器人技術發展至今融合了多種科學技術成果,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衡量標志之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代表了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發展水平,同樣也象征著一個國家技術改革的深度。而作為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對于學生后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作為信息技術的啟蒙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以其獨有優勢迅速發展,而機器人教育中融合了多種信息技術,因而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都可以設計機器人教育,并利用這一綜合性的技術教育平臺為學生打開信息技術的大門。在未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利用機器人教育這一載體并將成為信息技術課堂的新發展方向,并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信息素養,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1機器人教學符合信息化發展要求
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涉及了諸多學科領域,不但包括了計算機技術,還融合了材料技術、控制技術以及機械技術和通訊技術,并且在機器人中還應用電、磁力、光、聲等物理學知識,因而在小學信息化教學中,利用機器人教育這一平臺不但能夠令學生充分掌握課本中所要求的知識點,在動手操作中,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得到充分拓展。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也是信息化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也開始更多的關注信息技術教育。作為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但要提高工作中的主動意識,開始應當進一步對信息技術教育進行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通過機器人教育就可以全面實現這一目的,通過機器人的發展以及現代新型技術的展示,在實踐中令學生充分了解傳感器作用,對控制編程初步了解,從而在學習中在令學生意識里形成機器人概念框架以及信息技術思維方式,而這是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無法比擬的。而在課堂中教師也應當以培養學生對于問題分析解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主要任務,從而為機器人技術學習打下基礎。機器人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能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小學教學面臨了更大的挑戰,而作為信息時代的啟蒙教學,社會對于小學信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教育不能止步于簡單的電腦操作教學?;谶@一點,機器人教學開始走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由于機器人教育融合了多種信息技術,并且實踐性較強,通過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引入機器人教育,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充分開拓思維,在不斷的嘗試、交流中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學習信心,從而全面推進學生的發展。
2.1動手能力得以提升
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基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求,機器人教學出了緊密融合了信息技術課程外具有更強的實踐性、技術性以及綜合性,通過將多種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現信息技術教學重點,并且教學中需要以課題研究的方式令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索,通過不斷的創造、想象、實踐和總結中獲得知識。通過構成單元,學生利用不同的部件和結構,學生以所研究的課題作為目標設計出相應的機器人,并編寫相應程序,以此完成課題所要求的任務,通過這種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親力親為中獲得知識,并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2創新精神得以提升
通過機器人教學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新研究課題,并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令學生組成不同的單元,共同對“項目”進行討論、交流,通過這種組合型的獨立思考,對主題項目進行方案的設計,并逐步予以分解,以不同的思路、方案去解決共同的目標,完成對機器人機構的搭建、程序的編寫、機器人的控制,最終完成主題任務。例如:在教學“機器人機械手”一課時,教師可利用機器人獨有的馬達、梁、軸,齒輪等材料,讓學生搭建并完成搬運動作學生拿到了一些看上去“稀奇”的材料后,馬上被吸引住了,探究意識濃厚,小組合作,動手設計,不同的思維碰撞,往往會產生花樣繁多的靈感與創想,會創造出不同的作品。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所以,機器人教學走進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不僅能夠放飛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還可以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索,樂于操作,親身實踐,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具體,讓難以解決的課題變得觸手可及,輕輕松松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2.3信息素養得以提升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利用機器人教學這一有效的教學工具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令學生在教學中深入思考教學問題,通過探索思考以及動手實踐獲得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對于教學內容而言,通過機器人教學可以直觀的表現教學內容并進一步擴展、加深知識點,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以此推動學生的探索欲望。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自主的學習,從而將學生感官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通過機器人教育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掌握更多處理信息、加工信息的方式方法。
3如何開展機器人教學
機器人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還可以社團小組的方式開展。感興趣的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系統地學習機器人的各個方面的知識外,還可以通過課外社團活動小組的形式接觸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充分地掌握好機器人教學重難點,對于算法、編程思想、人工智能部分的教學應該重點強調,“圖形化”的機器人編程軟件部分也應該有所側重。這樣,信息技術課堂將變得更加詳細,把課堂交給學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不斷實踐與探索過程中逐漸提高信息素養。
4結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未來信息化發展的基礎要求,而機器人教學作為一個綜合性的技術平臺,能夠充分展現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在未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發展中,機器人教學必然會成為必要的教學內容,但這一發展過程將會十分漫長。目前個別地區已經將機器人教學融合到小學信息教育中,但實際教學中仍舊存在諸多的不足和問題需要予以探討和改進。但是通過實踐機器人教學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質量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現代科技知識,真正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作者:郭健 單位:唐山市路北區西山路小學
參考文獻:
[1]李藝,鐘柏昌.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起點、內容與實施[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33-34.
[2]鐘柏昌,張祿.我國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5(7):101-107.
[3]周偉華.以機器人活動為引領提升學校科技教育水平[J].江南論壇,2014(1):54-55.
-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踐及思考
- 下一篇:高等教育模塊化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