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生實施養成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09 03:52:10
導語:小學學生實施養成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領導重視,堅持養成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1.建立健全養成教育制度,制定實施方案。幾年來,我校領導班子一直把養成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每學期開學初,都召開班子會議,專題研究養成教育的落實問題。經過幾年來的工作探索和實踐,我校相繼制定了《小學德育工作整體規劃》《小學生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小學生家庭文明禮儀常規》《學生上課要求》《教師備課要求》《教師上課要求》等規章制度,著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向上、文明健康地發展。
2.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良好的校園環境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我校重視走廊文化建設:一樓設置古詩欣賞專區,懸掛粘貼適于兒童閱讀積累的古詩詞,供學生課余時間閱讀、欣賞、背誦;二樓設置成語典故專區,張貼展示成語典故、名人故事,讓學生隨時從圣哲先賢身上汲取前進的力量;三樓設置快樂成長專區,專門展示學生的習作、書法、繪畫、手工等,讓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成長的快樂、進步的喜悅。我們還充分利用教室布置、板報、櫥窗、手抄報、校園廣播、國旗下的演講等宣傳陣地,宣傳習慣培養的具體要求和內容,宣傳突出案例;同時我們還重視校園環境的美化、凈化,努力創建優雅的校園環境和高層次的人文環境,營造出養成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養成教育工作培養主力軍
我們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老師做到的,領導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先做到。幾年來,我們對全體教師進行素質教育認識培訓,讓教師明白了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三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第二是要全面發展,第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我們開展了《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專題講座,從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對“養成教育”進行深層次的解讀與把握,使教師明確了“什么是養成教育”“為什么要抓養成教育”“怎樣開展‘養成教育’活動”。隨后又進行班主任培訓,引領班主任教師在養成教育工作中勇挑重擔,率先垂范。在這幾次學習培訓中,我們從孔子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談到葉圣陶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17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事實上,一切教育歸根結底都是為培養人的良好習慣”到18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通過這些偉人的論述及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我們旁征博引、觸類旁通地引領教師們從思想的高度認識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育行為中潛移默化地融進養成教育內容。經過幾輪培訓學習,養成教育的思想在我校教師的意識形態領域里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老中青教師都對養成教育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
三、多渠道落實養成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如果只有規章制度和落實養成教育工作的主力軍,沒有正確的落實渠道,養成教育實效也會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多渠道并舉,全面落實養成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
1.課堂是培養良好習慣的主陣地。課堂是培養習慣的主陣地,離開了課堂,任何教育都顯得蒼白無無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行為習慣,是構建高效課堂不可忽視的切入點。所以我們制定并落實了《教師上課要求》和《學生上課要求》,從上課到下課,從課前準備學習用品到課后清理書包桌椅,從課前候課到師生間的問好致意,從課堂上的有序討論到舉手發言,從思考聽講到讀書筆記,從書寫運筆到朗讀坐姿,從課上練習到課后作業,都做了詳細明確的規定。讓學生做到“靜則專注、動則活潑”,勤于動手,善于交際,交流共享,自主合作。每一學科的教學內容無不滲透著德育熏陶和習慣培養。品德課上,每一幅圖案都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參考;語文課內,每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都是美德教育的最養成教育為學生的亮麗人生奠基——朝陽市喀左縣南公營子鎮中心小學養成教育實踐與思考魏興利好范例;科學課上,每一個實驗操作都是良好素養形成的有利契機;美術課上每一個藝術造型、音樂課上每一個跳動音符、體育課上每一個漂亮動作、班會課上每一個閃光點都是真、善、美的具體體現……在課堂上,這些德育素材都得到了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貫徹落實。
2.少先隊是促進良好習慣養成的中堅力量。少先隊員可以通過少先隊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這是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中堅力量。我校把《小學生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中分年段德育目標要求的督促檢查任務,交給了少先隊員。由大隊委員輪流值日,負責檢查每天的紀律、衛生、出操、排隊、領巾佩戴、右側行走、樓道秩序等個人言行,實行班級德育量化分數,對不同的違紀行為予以扣除相應的分數,對表現優秀的學生予以加分,并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予以公布,并對優秀班級頒發流動紅旗。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學生的臟話少了,文明語言多了;隨手丟臟物的少了,彎腰撿垃圾的多了;隨意擁擠的少了,有序出入的多了;衣冠不整的少了,儀表端莊的多了……另外,我校的少先隊活動結合養成教育的要求,每月有一個大主題,每周有一個小主題,做到了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評比,日日有檢查,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督促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3.家校配合是鞏固養成教育成果必要環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學生在校形成的良好習慣得到鞏固和升華。我校利用家長學校,邀請家長到校召開家長會,對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原則及方法向家長進行了講解,使家長對習慣養成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我們下發了《文明禮儀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并且邀請部分家長,參與制定了《小學生家庭文明禮儀規范》,每天布置家庭德育作業,由家長督促落實。我們還利用家訪、電話訪、開放日、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溝通等多種家校聯系方式,做到家、校及時溝通,家校配合,形成合力,鞏固養成教育成果。從我們多次做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問卷調查和學生的在校表現來看,家校配合,利于養成教育成果的鞏固和升華。
4.開展各類活動是養成教育的重要踐行。
(1)藝苑芳馨,以藝養德。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育學生特長是我校多年來的辦學方向。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一項愉悅自己、感染他人的藝術特長,學校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成立了四胡樂隊、舞蹈隊、合唱隊、蒙古象棋小組、手工制作小組和繪畫小組,每周由指導教師組織相關學生活動。學校也積極地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才能的平臺,組織展覽、比賽,發展了學生個性,培養了學生特長。我校的四胡樂隊先后在省市縣比賽中獲獎,繪畫小組的學生作品被選送到縣里參加縣慶繪畫大賽評比,舞蹈隊、合唱隊每年都在六一匯演中為全校師生獻上精彩的節目。
(2)字隨其人,方方正正。提筆即是練字時,培養學生方方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我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寫字訓練,學生由班主任指導,每天專門練字20個。同時,貫徹“提筆即是練字時”思想,要求學生的作業、練習均用楷書,方方正正書寫,以期達到“方方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標。教師沒有一手好字,學生也很難寫出好字,所以我校更注重教師的“三字”基本功訓練。教師每天練習鋼筆楷書30字,每周練習毛筆字30分鐘,板書即練粉筆字,并且每月對教師的粉筆字進行一次考核。學校統一制定評分標準及評分表,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進行量化考評,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內容。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全校師生的寫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自從我校的科研課題《小學生段篇積累與讀寫能力之內在聯系的研究與實踐》結題后,始終沒有放松學生的語言積累訓練,每天積累佳詞妙語2個,每周積累名言警句2條,佳段名篇1段。學校定期舉行積累競賽,厚積方能薄發,歷經日積月累,學生習作水平大幅提高。近年來,多人在省、市、縣級作文競賽中獲獎。
(4)誦讀經典,提升內涵。我校注重學生經典誦讀。從去年始,我校制定完備的《經典誦讀活動方案》,分年級確定誦讀內容,做到日日讀,周周誦,月月背,定期舉行比賽。學生從入學到畢業,能背誦《三字經》《弟子規》,能背誦古詩詞200首以上,能通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提升了他們的內在素質和修養。
(5)經倫滿腹,其質自華。為打造書香校園,結合師校下發的好書推薦目錄,我校分學期確定了各年級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各班設立圖書角,學校和學生共同充實圖書。學生樂于讀書,肯于讀書,及時做讀書筆記,抒發自己的讀書情感,并把自己讀到的好書推薦給同學讀。班級和學校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讀書,學生積累了語言,豐富了知識,提升了自身的氣質和才華。
(6)實施工程,筑實根基?!靶iL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堅持實施的學生奠基工程,內容包括:學生每天書寫20個楷書規范字,每周積累詞語3—5個、名言警句1—2條,背誦課外古詩一首,寫一段作文片斷,記一篇有質量的日記。此項工程由校長親自主抓,親自檢查評比,并納入班主任的工作考核。經過多年堅持與努力,學生基本素質有很大提高。
(7)陽光運動,強健體魄。我校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健康一輩子”的理念,積極做好“兩課兩操”,大力開展大課間活動,認真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為了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項伴隨終身的體育運動項目,學校成立了乒乓球小組、籃球小組、箜竹小組、跳繩小組等,組織學生經常活動、比賽,豐富了課余生活,增強了學生體質。
四、養成教育,碩果累累
通過多年養成教育實踐,學生綜合素質有了長足的發展。幾年來,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學習成績明顯提升,在縣歷次的質量檢測中名列前茅,學生綜合能力有了很大增長。多名學生在省、市、縣級作文競賽中獲獎,四胡樂隊先后在省、市、縣比賽中獲獎,繪畫小組的學生作品被選送到縣里參加縣慶繪畫大賽評比,學生的經典誦讀在縣級展演活動中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通過養成教育實踐,教師的各項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期間,我校涌現出省級骨干教師3人,市級骨干教師16人,縣級骨干教師3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縣級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教學能手2人,縣級教學能手10人;國家級優秀課1節,省級6節,市級20節。2010年7月,在全縣小學青年教師風采展示大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二名;2010年11月,在全縣班主任大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一名;2013年11月,我校的張貴玲老師帶著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在朝陽市的其他縣區做經驗交流。通過養成教育實踐,學校的整體工作也得到了提升。十一五期間,我校承擔并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4項,省級2項,市級2項。2010年12月,我校獲喀左縣科研先進集體稱號;2011年9月,我校被評為喀左縣十一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3月,我校被評為朝陽市2011年度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學校;2012年11月,我校獲朝陽市中小學教學改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3年7月,我校被評為喀左縣實施“六個一”工程先進集體。立足養成教育,為學生的亮麗人生奠基,將是我們永遠的辦學理念。我們將不斷地取長補短,總結反思,深化管理,凝全校師生之力,以十足的干勁,百倍的信心,滿腔的熱情,昂揚的斗志,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養成教育工作抓實、抓細、抓活、抓出成效,把我校建成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學校。
作者:魏興利工作單位:朝陽市喀左縣南公營子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小學生全面發展下的養成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