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養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摘要:本文介紹了以“加強習慣養成”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入點,經過教師的率先垂范,學生的嚴格訓練,學校及時評價以及家校合育,取得的成效和啟示。

關鍵詞:養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及國家、社會、公民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其中涉及公民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既是習慣養成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習慣養成教育的重點。我校堅持立德樹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將“加強習慣養成”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切入點,聯系實際,突出主題,務求知行統一。

一、教師率先垂范,嚴于律己

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過程中,教師的表帥作用是巨大的?!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講的就是作為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品格。教師的個人行為對學生會形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將影響學生的心靈。我校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參觀焦裕祿同志事跡展、石家莊歷史變遷展,“小故事大道理”培訓學習,師德演講比賽、教師素質賽,暑期教師拓展訓練,迎“六一”送溫暖黨員同志給困難學生捐款,“一對一幫扶學困生”等一系列學習、實踐活動,提升教師素質,使教師學會熱愛、學會敬業、學會正確的價值判斷、學會教育教學的真本領,在廉潔自律、遵規守紀、勤奮工作、儀容儀表等方面,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帶動學生的行為養成。

二、班級制定目標,加強訓練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細微之處下功夫,形成弘揚主流價值的情景和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師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一)班級制定目標,共同努力

班級是師生的家,是他們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開學初,學校每個班級都制訂一個行為習慣養成的奮斗目標,一月一句一個目標,目標具體明確,朗朗上口。例如一年級一班的班級目標:團結友愛講禮貌,愛惜書本很重要,上課坐姿要端正,輕聲慢步記得牢。三年級二班的班級目標:獨立思考愛學習,作業正確要整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朋友的優點要學習。五年級二班的班級目標:熱愛讀書眼界廣,獨立思考見識高。待人真誠講信譽,愛心助人品質好。開學典禮上,同學們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精神飽滿、信心十足地宣讀行為習慣養成的班級奮斗目標。各班還將本班奮斗目標寫在后黑板上,時刻提醒學生牢記并遵守,全班同學齊心協力,為了這個共同奮斗目標,一起努力。

(二)行為嚴格訓練,逐步內化

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訓練,不但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更需要“導之以行”。一是將行為習慣訓練融于日?;顒?。例如:每天早晨升國旗,在操場上只要聽到國歌聲,任何人必須放下一切活動面向國旗行禮,升旗完畢才能各自活動。學生每天上學要求自成一隊進入校門;但凡學校集會均要站好兩路縱隊上下樓梯;每班嚴格按照行走路線進行;在操場拐彎必走直角;各項活動中要求學生排隊進出場、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紙屑、認真聽講、有禮貌地鼓掌致謝等,實現強化文明守紀的養成教育;二是將習慣訓練融入課堂之中。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思考。在班級、小組、同桌討論中,討論的是問題,尊重的是人格,追求的是真理。各學科老師還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使用統一的課堂手勢及課堂習慣口令,例如:“要發言,舉左手。有疑問,小問號。表贊同,出對勾。不同意,指交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各學科的作業要求不僅要正確,而且要規范。作業本要保持整潔,書寫要認真,即使題做對了,書寫、格式不規范也要在作業本上重做。正是堅持不懈、一絲不茍地在細致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做法,使學生養成了橫穿馬路必走人行橫道,看見地上的紙片必然撿起的良好習慣?!拔拿鳌?、“和諧”、“友善”這些價值觀在行為養成中逐漸淀積為穩定的人格。

(三)開展系列活動,全面滲透

我們利用多種形式活動寓樂于教,推進養成教育走向深入。一是每周一國旗下講話。學校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給出相應的講話主題,由各班級準備當周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再由班級選派一名優秀學生代表對全校學生進行講話宣傳,這樣既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文明習慣方面的教育,也對本班學生起到了激勵作用,效果非常突出;二是親近經典,感受優秀的傳統文化。堅持開展晨誦,以誦讀經典開啟美好的一天。每天早、午上學及路隊時間,校園播放《弟子規》、《三字經》的音樂。通過親近經典,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古老而又優秀的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達到育人效果,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每學期開展“漢字書寫比賽”,落實“一筆一畫學寫字,一絲不茍學做人”的目標;四是堅持上好閱讀課,開放圖書館。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師生共讀”、“親子共讀”、評比“讀書小博士”、課本劇展演、好書評說、讀書存折,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打造書香型校園;五是開展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根據每月的主題教育開展特色主題隊會、班會,如:“感恩主題隊會”、“文明禮儀主題班會”、“暢談理想”、“中華經典歡樂誦”等,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里,學生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接受價值觀的熏陶與感染。

三、檢查反饋評價,矯正強化

習慣養成的效果,需要及時反饋,激勵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每天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干部組成,負責檢查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填寫《值日記錄》,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班主任,班主任給予教育。需要一提的是,老師們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的教育不是簡單、粗暴地指責,而是理性地引導學生自我分析,“規范是什么”、“你怎么做的”、“危害是什么”、“你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等,使學生在反思中學會分析,學會價值判斷。教育處堅持每周對共性的問題再教育再要求,反復矯正;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鼓勵,大力宣傳表揚,給家長發放喜報;對考核名列前茅的班級頒發紅星,紅星掛于班級教室門前。教育處還利用手機隨手拍,制作成照片集錦,每月進行播放。通過各種手段營造遵守規范光榮,人人追求卓越的良好學習、生活環境。學生在褒貶的評價中由被動到主動到自覺履行行為規范,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四、落實家校合育,齊抓共管

良好的習慣受多方面的影響,“一致性”是重要的教育原則。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緊緊聯系起來,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學生的良好習慣才能形成。尤其是我校學生以外來務工子女為主體,家庭人員的素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挑戰。面對現實我們積極開展工作。一是成立家長委員會。召開座談會,了解學生在家庭、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力宣揚熱心學校工作的好家長的先進事跡,以好家長帶動其他家長,形成共同關心教育的良好氛圍,這種服務學生、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的價值觀正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二是努力辦好家長學校。組織講座,使廣大家長清楚地認識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習慣的養成。同時還要具體指導家長朋友如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習慣。請專家進校講座、答疑。組織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讓家庭教育做的比較成功的家長現身說法,從實際中來,指導實際工作,也取得了比較的效果;三是積極搭建家校溝通平臺。發放《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使每一位家長都了解學校工作的目標、要求及具體做法。建立《家校聯系卡》具體指導家長工作,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把工作落到“實”處。利用網絡搭建學校各處室,領導、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溝通平臺,及時信息,隨時相互交流,真正實現家校無縫對接。落實“校長接待日”制度,吸納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多元建議,全方位了解學校工作,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

五、基本成效與經驗啟示

(一)基本成效

1.學校“以加強習慣養成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得到師生以及廣大家長朋友的普遍認同,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師生參與率、認同度、知曉率均達100%。2.教師的育人方法得到提高;學生家庭教育環境得到改善;學生在學習、紀律、文明禮儀、衛生、勞動、安全、對家庭以及社會的責任感等各方面的表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對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經驗與啟示

1.要充分認識到好習慣的重要性。習慣的塑造就是人格的塑造,就是國民素質的塑造。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在論述優良習慣對人一生的意義時曾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都享受著它的利息。”而孩子小時候是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要培養一個習慣,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會有培養這個習慣的愿望,才能有堅強的決心,才能有堅決的行動,習慣才能逐步養成。2.基礎教育的任務是打基礎,基礎教育的特點是基礎。學生所在的學段不同,心智發展不同,對學生的習慣養成要求自然也就不同,切忌貪大、超標。教師要心里裝著大目標,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找準每學段、每次學習活動的具體目標,在“細”、在“微”、在“實”上下功夫。3.習慣養成貴在堅持。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一個新習慣的形成,必然會沖擊相應的舊習慣。另外,我們身心也需要時間從一種狀態過渡到另外的狀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從記憶的角度講,人也需要不斷復習建立的好習慣,要求強化它。4.通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促進學生自我提升,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效性,切實培育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作者:何麗芳 于麗娜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廣安大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