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養成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6 11:27:41
導語:思想品德課養成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習慣?!迸囵B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思想品德課又是實現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利用思想品德課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呢,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有效做法。
一、結合教材,讓學生認清自我,完善自我
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認清自我,知道自身有哪些優點,又存在哪些缺點或有哪些不良行為習慣。那么怎樣讓學生認清自我,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七年級上冊《認識自我》這課里介紹的認識自我的方法自我評價,設計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讓學生對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有了一定的認識,但要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認識一個人光靠自我評價是不夠的。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要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我,還必須結合教材中“認識自我”的另一種方法即他人評價法。在采用這種評價方法時,老師必須做好一定規范,絕對不允許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出現人身攻擊的現象,但又要消除學生的思想顧慮,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傊?,要讓學生明白這么做最終目的是讓每個人都能正確認識自我,為日后改掉不良行為習慣、完善自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準備。
二、聯系學生實際,開展實踐活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信息時代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知道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由于中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容易上網成癮,沉迷網絡。針對學生的這一不良行為,我結合八年級上冊《一念之差———拒絕網絡的不良誘惑》這一章節的內容來引導教育學生綠色上網。首先,讓學生上網搜索因沉迷網絡而荒廢學業,上網交友不慎而上當受騙,長時間上網而導致猝死等事例,然后在全班交流共享。當他們看到這些案例時,很多人或是沉默或是驚訝。自從學習該課的內容并開展了這樣的活動后,班上沉迷網絡,逃課上網吧的現象逐漸減少了。早戀的現象在當前的學生當中也不少。如何引導異性學生正常交往,針對這一問題,我沒有一味地去強調早戀如何可怕和不好,學生不能早戀等道理,因為這只能適得其反,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我結合教材八年級上冊《男生女生》這一課在班上進行了一次辯論賽。全班分成正反兩方,每方派出四位辯手就早戀的利與弊展開辯論。正反兩方的所有同學利用一周的時間為本方搜集資料,最后辯論的結論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參與度高、感觸深、效果好。
三、課內外結合,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思想品德課程標準》
要求注重學生社會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促進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為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可以采用課內外結合的方式。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容易叛逆、與父母產生代溝、不懂感恩,視親人的付出為理所當然,平時受不得半點委屈,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針對學生的這些不良行為,筆者結合教材八年級上冊《跨越代溝,走進父母》的內容布置了一次特殊的課外作業:給媽媽或爸爸洗一次腳,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要求一周內完成,并寫感受在班內交流。交流會上有的同學說這是我讀書以來最有特殊意義的一次作業,它不僅洗掉了我與父母的代溝,更洗滌了我的心靈。這次特殊的作業,給學生產生了強大的震憾,不少學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效果不亞于一場感恩勵志大會。后來有家長對我說:“老師,自從你布置那次洗腳的作業后,我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了。”通過這種家校結合的方式對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很有幫助。針對一些學生存在吸煙的不良行為,我結合八年級上冊《拒絕不良誘惑》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播放現實生活中的相關視頻,這種課內外結合的方式更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吸煙、賭博等的危害,這對于有吸煙、賭博等不良行為的學生乃至全體學生都有很大的警示教育意義,這比老師的百遍說教更有效。課后實踐活動也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我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踐作業,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后實踐,如刷碗、整理家務、幫助弱小、預防疾病宣傳等等,讓他們深入生活,培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注重“知行統一”。集體開展統一活動,如植樹、大掃除等,教師和學生站在一起,共同完成,由此使我們課堂上學到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回歸生活。實踐證明,把課內外相結合,不僅避免了課堂的枯燥,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更有助于學生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翟忠國 單位:酒泉市肅州區西洞中學
- 上一篇:大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分析
- 下一篇:非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師研究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