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探究
時間:2022-09-06 03:52:35
導語: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父母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即子女所接受的來自家中長輩的有意識的教育。這是一個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是父母的言語、行為舉止、思想觀念等各種因素對孩子的成長發展產生影響的過程。家長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個人成長過程中,家長無疑對其影響最大。這就使未成年人受到家長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巨大影響。因此,家庭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體是家長,家長的行為舉止就是孩子們的風向標,只有家長充分發揮其良好的引領作用,才能有效地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使其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的接班人。(二)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自古以來,我國重視家庭品德養成的著作觸手可及,如《論語》、《顏氏家訓》以及司馬光的《家范》等,這些都表明古人對于家庭教育十分重視。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生怎樣的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的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的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保?]的上述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使在當代美國,人們也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們相信變革》一書的序言中,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說:美國家庭應該注重家庭教育,使自己的子女有能力與中國的孩子競爭將來就業的機會。[4]因此,如何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過程中的家庭教育水平,已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三)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品德發展影響深遠而持久。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關鍵作用?!保?]一般而言,個人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是小學階段,在此階段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因為未成年人的心靈比較純潔,心智尚未成熟,若在此階段對其進行良好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就會取得較為可觀的效果。同時,良好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質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未成年人自尊心和獨立性養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其思想品德教育的養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總之,良好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培養未成年人堅強、剛毅的性格;而過于放縱或不當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會使孩子們變得敏感和封閉。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適應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的需要,已是大勢所趨。
二、家庭教育視角下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未成年人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然而從家庭教育的視角來分析,當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一)家長重智輕德現象的存在?,F階段父母評判孩子的主要標準仍是學業成績,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會為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來提高學習成績。只有子女的優秀成績才能使他們的心理得到滿足,正是這種心理使得他們產生一些懲罰性的教育方式。央視曾經報道現在已經很少有未成年人感受到童年的快樂,他們面對的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及繁重的家庭作業。因此孩子“考多少分”便成了眾多家庭氛圍好壞的晴雨表。正如筆者曾聽到一名小學生所說:我考第一名,父母都很高興,滿足我的所有要求;但是當我考的不好的時候,看到的卻是父母失望的眼神。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會造成未成年人過于孤僻、封閉的性格,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會產生很大的心理障礙,與父母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沒有同情心與包容度,甚至產生一些過激行為。然而,在當今高度發展的社會文明中,精神世界的空虛、道德規則意識的缺失是許多問題產生的關鍵。家長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不能忽視其思想品德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樹立。(二)家長教育理念充滿矛盾。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文化變革的關鍵時期,眾多未成年人家長經歷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文化沖擊。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充滿了矛盾與沖突,不知所從的情況下出現了重養輕教的現象。很多家長過于寵溺孩子,唯恐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盲目地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物質方面的要求。優養固然重要,但是在此過程中忽略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從而導致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虛、道德素養的缺乏。(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當前,不少家長在教育方式上面臨艱難抉擇。他們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來自外國教育理念的沖擊。總的來看,中國家長常見的不當教育方式可分為保守型和放任型。保守型的家長會對子女的活動時間、范圍以及交往對象都進行過多的干涉,使子女按照家長意志行事而缺乏主動權。放任型的家長則往往表現為不負責任,他們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識,甚至將其造成的嚴重后果推卸給學校和老師。筆者認為,父母愛護孩子是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重要基礎,但愛而不教,管而不嚴,自然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根據未成年人性格與內在心理需求的差異,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才能把握未成年人的心理感受,達到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過嚴和過寬的教育方式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利于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國古代教育家顏之推就曾指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懼而生孝矣?!保?]言外之意,過于溺愛和過于嚴厲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寬嚴結合,適中有度。如果家長們教育方法不當,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時甚至會造成家長和孩子的共同緊張、孩子的心理疲憊以及行為上的叛逆,最終使未成年人在發展過程中無法解決道德和心理問題。
三、家庭教育視角下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針對上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深入分析家庭教育中影響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的因素,這樣才能針對性地對未成年人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養成教育。(一)家長素質影響未成年人品德養成。家庭教育具有“潛移默化、不斷滲透”等特點。家長的素質對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家長的素質是他們性格、品格和修養的綜合體現。教育的本質即經驗的轉移。具有較高素養的家長通常具有較高的觀察力和洞察力,這使得這類家長往往有更為先進的教育觀念,也善于運用較為科學的教育方法,探索未成年人的性格差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對自己子女的品德發展進行更好的教化。反之,當家長的素質較低時,他們很難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也很難以正確合適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從而為孩子的品德養成帶來問題。家長的素質影響到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具有較高素質的家長會選擇比較積極、民主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與孩子進行平等、真誠地溝通。他們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幫助培養自信心。他們重視對于未成年人進行社會法律、法規以及倫理的教育,以為其提供更高質量的思想品德教育,防止其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素質較低的家長則常常表現為對孩子的寵溺或者是過度看中學習而忽略其道德的發展。因此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未成年人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為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做好充分準備。(二)問題家庭阻礙未成年人品德養成。近年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問題家庭、單親家庭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問題家庭主要包括離異家庭、單親家庭、暴力家庭等。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的未成年人極易出現心理和思想問題,他們很少得到父母的關心與呵護,無法享受一個正常完整家庭的和諧自由的家庭氛圍,這些都極容易引發一系列道德犯罪問題。就拿去年發生的“空姐遇難”事件來說,嫌疑人之所以做出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是因為他從小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家庭環境中,沒有接受到來自父母的良好的教育,導致他性格孤僻、封閉,遇到事情就主張用武力解決問題。心理學家說過:“完整的家庭對于子女的身心健康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這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取長補短的一種完美配合?!保?]父母之間若一直小吵不斷,家庭氣氛緊張,孩子長期在提心吊膽、緊張不安中生活,則容易形成憂郁、孤僻的性格,產生心理不健康問題??梢姡粋€正常完整、相對和諧的家庭對于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實證研究也表明,未成年犯中,近一半人員來自單親家庭或者殘缺家庭。隨著我國離婚率的升高,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這不可避免地給未成年人的正常成長帶來一系列的教育問題。(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尚未形成合力。教育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密切配合。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送到學校了,教育的效果好壞都是學校的責任,與家長無關。還有一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頗為敏感,經常到學校反映學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卻很少與老師一起討論解決孩子現存問題的措施與方案。還有一些家長忙于工作、應酬,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受教育情況。這都導致了家庭與學校脫節,教師不了解家長,更不清楚家庭情況。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保?]這深刻揭示了學校和家庭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夠很好地統一起來。家長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和重任,主動配合學校工作,加強與學校的溝通。
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的家庭教育對策
解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的問題,關鍵要從家庭教育入手。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樹立正確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觀念。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觀念,意味著每個家庭必須認識到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設的重要性。家長的教育觀念決定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質量的關鍵。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未成年人的基本原理,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家長的素質,使家長更好、更有效地發揮榜樣和引導作用。由于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對父母依賴性還較大,在教育過程中家長應有意識地引導教育孩子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家長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條式的教育觀念,讓民主自由的氛圍走進家庭,把思想品德教育與各種娛樂活動相結合,使未成年人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不同時期的孩子有其獨特的時代特征,如“80后”主張自我意識的覺醒,“90后”主張平等自由。因此,家庭思想品德教育觀念要與時俱進。只有堅持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可。家長要樹立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為首要任務的家庭教育觀念,樹立開放、自由的教育理念,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也就是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的同時,孩子也是家長的老師,雙方應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二)運用科學方法開展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家長需要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地培養和教育未成年人。要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和吸收人類優秀道德文化遺產,針對家庭情況和孩子自身的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這就需要家長主動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提升教育能力??茖W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做到三點:第一,加強對孩子自我教育的指導,引導未成年人逐步從“他律”過渡到“自律”;第二,運用潛移默化的教育以及系統的強化教育,提升教育效果;第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形式混亂等問題,以免破壞已經收獲的良好效果。(三)創建良好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氛圍。相對和諧和睦、自由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圍有助于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家庭氛圍對于未成年人的性格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感染作用。因此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之間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父母要嚴于律己、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處處為孩子做出導向和示范作用,盡量避免問題家庭的產生,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靜和諧的家庭氛圍,使未成年人享受到正常完整家庭應有的歡樂,進而自信樂觀、與人為善。此外,父母不應過度干涉孩子的正常交往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在民主的基礎上給予未成年人正確的教導,這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發展。最后,家長要帶領孩子多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一起讀書看報、一起談論電視節目的心得體會、一起登山遠足、一起完成手工活動等。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機會增多,才能夠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長情況,為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民主、健康向上的家庭環境。(四)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聯系。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養成教育的問題上,家庭和學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應樹立科學育人、認真負責的教育觀念,不斷加強與未成年人的家庭聯系,加強與未成年人家長的雙向溝通與互動,增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學校應幫助家長明確樹立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修養為核心的教育觀念,以培養具有較高道德情操的新時代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目標。在學校與家庭雙向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教會家長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來開展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養成教育工作。家訪是家庭與學?;拥囊环N重要形式。此外,家長委員會、家長培訓班、家長會等都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家校互動,不僅使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家長接觸與溝通,亦有助于家長和老師從各個角度和方面來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品德養成等情況。雙方能從交流中發現問題并積極制定措施解決問題。家?;右灿兄谧尲议L明確自己的監護職責與教養義務,提升教育方式和能力,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作者:潘夢啟 單位:深圳大學
- 上一篇:一年級學生養成教育家校合作研究
- 下一篇:特殊教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