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教師國培計劃分析
時間:2022-01-26 10:21:26
導語:農村幼兒教師國培計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下,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幼師培訓中的運用愈發廣泛,農村幼兒教師通過“國培計劃”這一平臺了解和學習奧爾夫教學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本人根據近兩年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對農村幼師開展“國培”的經驗,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奧爾夫教學理念滲透行徑進行梳理,期待給即將通過國培平臺接觸奧爾夫的農村幼兒老師,以及繼續深入學習奧爾夫教學法的幼兒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理念;農村幼兒教師;滲透
1關于奧爾夫教學理念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作為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的課程教學理論,在我國的引入和發展已時近四十載。這自然包含了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優秀成績,特別是對其“原本性”和“人本主義”兩大核心教學理念的解讀與滲透,使得我國音樂教育從20世紀“重技重藝”的喧鬧中安靜下來。1.1原本性提及“原本性”,通常是最容易被大家稱道的,原因在于人們詮釋“原本性”這一概念的過程中,不斷構建了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并成功地指導了音樂教學實踐。而理解原本性也并不復雜,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其一,從音樂本體出發,奧爾夫強調原本的音樂應是包含舞蹈、動作、語言等形式的綜合藝術;其二,從施教對象出發,學習音樂需要主動參與,這種參與包含音樂的創作、表現和欣賞等全過程。1.2人本主義“從出身到教育都深受人本主義的影響,我的全部創作,還有我在教育方面的作為,全都處在這個標志之下……”。“人本主義”這一理念的貫穿可謂與“原本性”相輔相成,奧爾夫認為音樂教育首先應是人的教育,教育應經歷從“人性”發端,最后又回歸到“人”本身的過程。奧爾夫的這一理念與我國的音樂文化傳統是不謀而合的,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音樂表達是由內而外的,是尊重生命體驗和情感抒發的。奧爾夫恰恰也在尊重人“本性”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自由地唱、奏、舞,這種表達有感于心,是孩子們主動的、自愿的,這樣的音樂教育是充滿動力的。
2理念滲透
基于對“原本性”和“人本主義”核心理念的理解,本文從奧爾夫教學法的以下特點出發,來探討農村幼師在“國培計劃”中如何能夠更好地理解奧爾夫教學理念,并將理念轉化為有效實踐。2.1綜合性。奧爾夫教學法強調原本的音樂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首先從內容上確定其綜合性的特點。農村幼兒教師在短期的國培中應建立清晰的幼兒音樂活動類型概念,了解其各自相對獨立的價值取向、教學方式和教學特點,熟悉典型教學活動和教學變體活動,進而初步建構活動框架、明確拓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活動的難易程度以及設計意圖依舊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差異。其次,從形式上看,奧爾夫教學在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通常是律動、歌唱、器樂平滑銜接的,在彼此銜接的過程中,各類型的活動相互支持、補充、融合,有時也會融入故事、戲劇等手段。幼兒教師們需要從奧爾夫活動中感受、了解和熟悉其內容和形式上的綜合,即從整體上構建學習框架。2.2參與性。談到參與性,我們很容易把激發興趣、提升效率、課堂管理等作為我們的目標。實際上,奧爾夫教學法中的參與性目的并不僅限于此,奧爾夫還強調參與中的“自娛”,這與以往的他娛性有區別。培訓期間,幼兒教師們除了學習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外,還要努力把自己參與其中、浸潤其中、樂享其中,從音樂中釋放本我,從互動中得到放松,以模仿、創造、討論、造型等多種參與的形式,積極主動地投身進音樂的熱情之中,感受溫暖、感受力量、感受松弛。2.3律動性。奧爾夫借鑒了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體系中的肢體動作來教學,并獨創了聲勢律動作為核心內容。從實施效果上看,對于農村教師而言,律動學習是最容易掌握也是最快掌握的一個內容。學習期間,老師們應積極參與肢體動作的表達,大膽地跟隨、模仿、創編肢體語匯,盡情地和著音樂的強弱、速度、音色等要素進行表達。其次,隨樂律動一般是以節拍和節奏為核心的,律動不僅是節拍和節奏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表達方式,因此在進行有節奏性的律動時,需要注意:節拍的穩定性,肢體動作表達的熟練程度,加強練習和創編,逐漸地讓節奏、動作和語言融為一體。2.4即興性?!巴耆珡募磁d出發的自由教學,是,而且永遠是一個卓越的出發點”。奧爾夫在活動過程中強調多樣的即興,即興發聲、即興演唱、即興舞蹈、即興演奏……這是“原本性”和“人本主義”理念在行為上的具體體現。值得提醒的是,即興不是單純的靈機一動,也并非漫無目的。一般情況下,即興從內容上依舊以節拍和節奏為基礎,形式上以模仿為基礎,學習目標多指向音樂本體。農村幼兒教師音樂基礎參差不齊,但對于基本節拍和節奏是可以達到熟練掌握,因此,學習應注意從全程的活動中反復感受節拍和節奏的特點,積極參與各類模仿活動。音樂的創造性并非與生俱來,如果我們期待孩子能夠在創造更多關于音樂快樂的基礎上帶來更多驚喜,那么老師們的即興表現便是最佳的催化劑。2.5漸進性。目前我國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范圍比較廣泛,從早教到成人,從技能學習到疾病療愈,在各個領域和各年齡段都能見到“奧爾夫”的影子。奧爾夫教學法之所以能夠被大眾認可,其重要原因在于它有很好的學習梯度,即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愿意接受并嘗試,都能夠參與并且收獲。由此而言,對于音樂基礎比較薄弱的農村幼師來說這是很好的優勢。以語詞節奏的表達為例,幼兒教師們可以從無拍感的自由表達開始,再按照穩定節拍慢慢跟上速度,然后逐漸做到加速表達,變化節奏表達,最后達到熟練運用聲勢表達、樂器表達等效果。相反,如果我們直接使用聲勢表達和樂器表達,或者一味地、機械地練習某一種形式,我們會逐漸走向像傳統教育那樣失去成功體驗和音樂享受的快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們需要成功且熟練地站穩每一個臺階,因為腳下的每一個臺階都是通向下一個臺階的重要基礎。2.6民族性。奧爾夫一直熱衷于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因為民族音樂中包含著人們熟悉的語言與旋律、獨特的文化與智慧,這樣的音樂是最容易被當地人們所接受的。此外,從多元文化的角度看,音樂是不分國界的,我們也需要接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文化來滋養自己的文化,這是音樂本質與本源的重要體現。在國培期間,培訓內容雖然包含了不同國家的經典作品,也結合了當地的民謠,但在有限的時間里這些也只能是拋磚引玉。對于農村幼兒教師而言,不斷地挖掘身邊的素材,廣泛地吸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這是可以嘗試去做的。在培訓過程中,農村幼兒教師們可以按地區分小組的形式收集并加工當地的民歌或童謠,運用所學奧爾夫教學法初步呈現本土化的課程。培訓課后,教師們應從關注身邊的音樂材料開始,從多元文化入手,廣泛地搜集和加工不同地區及國家的音樂素材,學會打開音樂視窗,為幼兒創造多元音樂環境提供更多可能。2.7情感性。奧爾夫強調音樂與內心的交流,而且需要人們主動地交流。音樂的創作與表達多是和人的聯想、想象以及情緒感受等情感意識活動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我們所學的音樂不能讓我們與情感產生連接,那么這樣的音樂或音樂教育是極其危險的。農村幼兒教師在活動中除了學習技能與方法外,同時必須認識到情感與音樂的重要關系,在國培活動中農村幼兒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關注元素,主動參與,充分表達。音樂元素是情感表達的基本單位,音樂中的喜怒哀樂來源于音樂元素的千變萬化。而音樂元素只通過單純的聆聽或者只從概念上理解是不夠的,必須有“做中學”的過程,即主動地、積極地參與?;顒舆^程中,還需要善于思辨和表達感受,內化音樂中所傳遞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表達絕不只是語言的一種渠道,在奧爾夫的活動中,可以通過歌聲表達、也可以通過器樂進行表達,讓音樂表達出自己內心的聲響,這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是具有根本意義的。
3經驗總結
(1)奧爾夫教學法強調音樂教育下諸多形式上的綜合,但在學前教育的語境下也有“五大領域”的綜合,學習者可以嘗試音樂范疇內的綜合,然后進一步拓展到五大領域。(2)本文主要從學習技術角度探討農村教師如何通過“國培”來吸收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奧爾夫教學中所關注的音樂審美、音樂情感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因此,教師們在學習和了解教學法的基礎上,要嘗試并反復體驗音樂、教法與情感三者的內在連接,從而更好地發揮原本性與人本主義的內在價值。(3)在國培的有限時間內,基本樂理在培訓過程中的體系性以及明確性,并不能像專門學習樂理基礎知識那樣全面展開。但農村幼師在音樂知識和技能水平上又存在參差不齊的弱點,因此,建議教師們在學習前后注意基礎樂理的鞏固,以便為今后的學習和活動打好基礎。(4)奧爾夫教學法中,過程性、語言性、游戲性等特點、也是需要幼兒教師特別關注的。在學習期間教師們也應注意活動的全程性體驗,不要只顧記錄活動過程;關注語詞節奏的運用;體驗音樂游戲的形式與內涵,從多角度滲透奧爾夫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從而影響和支持有效教學。(5)在農村幼師國培過程中,器樂教學的內容并不多,主要由于農村地區的器樂設施并不完善,因此可以嘗試利用廢舊材料自制樂器。
參考文獻
[1]李妲娜.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劉承華.中國音樂人文闡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蕾.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農村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的實踐性研究———以九江縣開心寶貝幼兒園為例[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2013.
[4]路紫禛.幼兒園實踐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
作者:李強 單位:成都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 上一篇:優秀幼兒教師培養現狀調查
- 下一篇:兒童美術教育創造力培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