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功能性環境對幼兒教育的價值
時間:2022-09-26 11:07:02
導語:蒙臺梭利功能性環境對幼兒教育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也越來越受社會的廣泛關注。學前教育時期對人的智力與創造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的培養,不僅要提供科學的課程設置,還需要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功能性環境。功能性環境貼近生活,更源于生活。本文主要以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作為理論基礎,針對我國幼兒園對幼兒教育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討能夠更好地利用環境來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解決對策。
一、蒙臺梭利的理論基礎
1、兒童觀
人們如何看待兒童,將會決定如何教育兒童、撫養兒童,以及社會如何對兒童的需求做出反映。尊重兒童是蒙臺梭利所有教育原理建立的基石。蒙臺梭利說過:然而,事實卻是,我們并沒有尊重兒童,我們沒有充分考慮他們的特殊需求,而是強迫他們按照我們的意愿做事、學習,要求他們是順從的、舉止端莊的。但是我們清楚的知道他們的模仿本能是如此的強烈,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模仿我們。所以,我們要用我們期待的行為去對待他們。早期教育的基礎是以兒童為中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思想與做事方法。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與探索,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不僅論述了兒童教育的特性,還使其成為指導兒童教育的兒童觀。這個兒童觀不僅包含了蒙臺梭利自身學科的知識,還包含了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經典理論。主要體現在:兒童的獨立自主、兒童的吸收能力、兒童敏感期、階段性學習幾個方面。
2、兒童的敏感期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發展過程中存在敏感期。在這個期間內,兒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也更容易學習某種特殊技能。敏感期是指:動物在其幼年時期所具有的一種特殊感受性,它是一種稍縱即逝的過程,而且只能有限的獲得一種特殊的品質。一旦這種品質或特征被獲得,這種特殊的感受性就會消失。每種品質或特征的敏感階段均有所不同,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征,設置不同的教育環境,使幼兒順利通過各個敏感期。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另一個新的層面。幼兒教師還要具備觀察兒童的能力,這樣的話可以準備最佳的有利環境,辨別敏感期,并將不適合的行為轉換為有意義的任務。
3、課程與教學
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實施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根據幼兒各方面的特點,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蒙臺梭利教育法是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方法,也是專門針對幼兒所設計的教育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充分尊重兒童,將兒童當做完整的人。在了解、理解的基礎上,探析兒童自身的需求,與中國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十分不同,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形式非常靈活,不局限教育場所、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等一切以兒童的真實需求為主,真正做到兒童想要什么就教什么。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課程是由日常生活、感官、教學、語言、歷史地理、文化科學、藝術表現七個領域的內容組成的實踐活動,從不同方面培養幼兒的能力,使其綜合發展。
二、功能性環境的設置與應用
兒童在他們自己的教育和發展過程中是積極的參與者。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將兒童放在首要位置,在環境與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感受與其接受能力。教室、室外花園、操場、圖書館、起居室、儲藏室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強調的學校所應具備的最基本設施;學校的環境必須是足夠安全有序的;學校的環境建構必須體現出與外界環境的聯系等。蒙臺梭利教育法環境中強調功能性,無論何時,都使用真實的物品,而不是玩具的仿制品。在這樣的教室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兒童做好面對真實生活的準備。特殊教育也側重功能性技能的養成。在功能性環境創設中,幼兒教師應處于重要位置,教師是幼兒人生開始的導師,作為幼兒教育環境的構建者,在環境中的構建應為幼兒提供足夠有吸引力的環境,以激發幼兒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并且應該具備一定的能力為幼兒傳授知識。
三、功能性環境對我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啟示
1、對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精心
兒童是他們自己學習的原動力,教師主要通過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制定計劃、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個兒童。教室的布置要鼓勵幼兒的參與,在此過程中,使幼兒獲得有意義的、有教育性的經歷。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精心計劃每一次布置活動的設計,學習材料和有關設備的安排要適合兒童的每日學習活動,讓兒童自己尋找布置環境的材料,通過尋找與制作的過程,幼兒能親身感受環境創設的樂趣所在,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環境創設的形式要多樣化,將實踐環節巧妙地融入到環境創設中。不僅僅局限于做小海報,做手工,畫圖畫。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指導,比如:小手涂鴉,制作教具等。充分將生活元素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相結合。全方面多元化培養幼兒。
2、樹立幼兒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要時刻以幼兒為中心,但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清晰,幼兒教師應樹立相對的主導地位,起到引導、觀察以及評價的作用。首先幼兒教師要對蒙臺梭利教育法有充分的認識,而不是對這種教育法下某一個即成模式的模仿。要在充分的理解基礎上,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引導幼兒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環境創設。蒙臺梭利教育法對于教師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一般沒有經驗、個人素質不高的教師是很難將蒙臺梭利教育法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這需要幼兒教師對兒童有較高水平的把控能力。所以,想要樹立幼兒教師的主導地位,幼兒教師的個人素質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3、應注重實踐與環境創設的有機結合
幼兒教育的環境創設要貼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幼兒的學習環境一定是準備充分的,在準備充分的環境中,兒童能夠接觸到按照一定規律組織的材料,并開展有條不紊的活動,幼兒教師也能更好地指導。經過充分準備的環境有助于開展基本的生活實踐活動,如規規矩矩地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手持物品;自己照顧自己的技能等等。通過對環境的創設,結合各種實踐活動,讓幼兒學習知識,獨立自主,發展智力。此外,幼兒教師要確保為兒童提供有條理的學習材料,能夠訓練兒童的感覺、知覺,以及確保這些學習材料能為所有的兒童提供合適的經歷。
作者:劉思博 單位:長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趙燕香.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4)
[2]霍力巖.試論蒙臺說理的兒童觀[J].比較教育研究.2000(11)
[3]王潔,郭雨欣.蒙臺梭利課程與瑞吉歐課程中環境設置的比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12)
- 上一篇:幼兒教育中情境游戲的應用
- 下一篇:少數民族村落幼兒教育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