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研究
時間:2022-03-29 11:14:14
導語: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建設,主要是通過挖掘現有科學領域的數字化課程資源,引導幼兒在校本課程中發現自我,提高自我。本文就園本平臺建設進行了基礎探究,希望能夠就幼兒科學領域教育資源的挖掘和篩選提供幾條可實施化建議。
關鍵詞: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強調,在落實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著眼于數字化課程資源使用的現實條件,通過園本平臺的有效建設來推動不同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幼兒目前的學習能力及其基礎為原則,結合幼兒園校本課程的有效利用以及分析來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從整體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保障幼兒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在對目前的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使用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園本平臺的開發和利用尤為關鍵,幼兒園管理者以及老師需要以人為本為中心。明確農村幼兒園課本教材使用的現實條件。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幼兒園主要以地方政府發行的教材為依據,這一點不僅不符合農村幼兒成長發展的實際要求,還難以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對于政府來說,首先需要明確前期的課程開發主體權,幼兒園則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了解目前的教育教學現實條件。許多老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比較有限,只能夠以實施者的角色落實不同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因此在科學領域的園本課程研究過程之中出現了許多的障礙以及不足,大部分的研究模式只能夠以實踐理論為主體。除此之外,農村園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頻率較低,底子較薄,而且起步較晚,難以真正地實現數字化幼兒教育課程資源平臺的有效開發以及利用,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1-3]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發本土特色科學園本課程
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的利用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每一個參與者都必須要注重細節要素的解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實事求是為原則及出發點,積極體現鄉村本土特色的科學園本課程,在引導和鼓勵幼兒的過程之中實現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綜合提升。其中科學教育應該以幼兒的實際生活為依據,著眼于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科學現象鼓勵幼兒進行主動的探索,了解科學學習的重點以及核心要求。比如在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建設時,我們完全可以讓農村的幼兒去了解關于家禽的變化,開展“我和家里的動物有個約會”教育教學活動。本土特色科學園本課程活動和農村家庭環境、自然環境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認識科學知識。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就身邊的動物進行溝通,比如讓幼兒觀察家里貓、狗的形象和特點,并對該形象和特點進行描述和分享,從而更好地與其他同學一起認識動物,了解動物成長的過程。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活動環節,讓幼兒將自己所看到的動物用畫筆記錄下來,落實到繪畫本上,以此來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物,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微視頻資源來幫助幼兒分析動物的成長過程,從而更好地了解農村動物的變化。通過開展類似的本土特色科學園本課程活動,來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另外,盡管我國一直以來十分注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但是學前教育比較薄弱,現有的農村基礎設施非常單一及落后,缺乏一定的教材以及師資資源,難以更好地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同時幼兒教育質量和水平與前期的教學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開展科學領域的教學實踐活動時老師需要以自然事物的探索以及幼兒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為依據,抓住園本教材設計的核心要求,通過對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使用的現實條件來分析、調整后期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方向,盡量避免單一學科教學,讓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規律,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除此之外,園本課程開發必須要以幼兒園老師之間的有效互動以及共同參與為基礎,不斷提高兩者之間的配合度,促進幼兒的個性化成長。
二、在做中學,搭建科學園本教研平臺
教研是整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的重要板塊,只有真正地實現教研能力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綜合提升,才能夠充分體現教育教學的實質要求。在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建設之前,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將做中學落到實處,積極搭建園本教研平臺。老師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幼兒的學習和成長發展規律,營造自由寬松的教研氛圍。盡管我國素質教育明確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對于幼兒學前教育來說,老師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需要注重教育教學理論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抓住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主動參與不同的園本課程教研實踐之中,促進不同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其中幼兒園教研活動不能夠直接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依據,而是需要體現科學實踐活動的指導作用及價值。老師需要注重經驗的總結,了解科學研究的具體要求,提出自身的獨到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幼兒在自主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之中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交流和互動。比如在園本教研平臺建設時,教師們要就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并分享對兒童的教育感受和教育情況,特別是要提煉課程開展的理論與實踐知識,進而提高整體教育團隊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師要認真考慮游戲、生活和課程的關系,并將游戲和生活融進教育課程中,帶動幼兒更好地參與教育活動,進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發揮網絡優勢,構建科學園本課程資源平臺
在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之下,網絡資源的優化利用及配置尤為關鍵,因此在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建設之前老師需要注重不同網絡資源的利用,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積極構建科學園本課程資源平臺,以此來更好地體現教育教學資源的使用要求。從目前來看市面之上的科學類書籍相對比較陳舊,科目的種類較少,難以更好地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和共享,對此,老師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充分發揮移動圖書館的價值和作用,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反思的過程之中抓住自主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比如在具體的科學園本課程資源平臺建設時,教師完全可以將慕課、微課、釘釘等教育教學平臺引進課程中,讓學生感觀地認識課程知識。比如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時,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繪本圖和文的基本內容。教師具體可以以一篇具體的閱讀內容為例,錄制7~8分鐘的微視頻內容,來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感觀地認識繪本知識時,也建立了對網絡學習資源的興趣,從而推動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另外,老師也可以以微博、微信等不同的現代多媒體平臺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與同行分享自身的心得體會以及日常情況。
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的優化利用尤為關鍵,老師需要以科學園本平臺的建設為著眼點,關注與幼兒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抓住這一階段教育教學的本質要求,以此來實現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馬菁.農村幼兒科學領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園本平臺”建設[J].新課程,2017(1):32.
[2]葉銀珍.體育信息資源整合與數字化平臺建設[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1,27(4):32-33.
[3]方倩,趙旭娟.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軟件應用》課程為例[J].商情(52):232-233.
作者:朱伊琳 單位: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幼教中心白云幼兒園
- 上一篇:農村小學教育工作幾點思考
- 下一篇:幼兒園開展生活化美術活動實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