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經驗研究我國藝術教育的前景
時間:2022-02-16 05:30:00
導語:從國外經驗研究我國藝術教育的前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在狹義上可解釋為在藝術活動中進行的各種開拓型和創新性的教育研究,“藝術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觀念和形式語言這兩個基本方面的教育,而在實際過程中它可能表現在對藝術思維、藝術媒介、藝術形式以及藝術表現手法上的實驗,它不是一種純粹精神領域的“空想”和“建構”活動,而是一個從思維到實踐創作的結構導致了藝術一定是不斷地和社會發生關系,并不斷推進和繁衍藝術自身不斷創新進取的可能性的教育活動。
2008年中國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0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指出:“藝術類實驗教學中心應按照藝術類相關專業的教學需要和特點,根據學校學科設置的實際情況,整合有關實驗教學資源,利用現代技術與設備,建設形成有利于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升綜合能力的實驗教學平臺,加強理論與實際、傳統與現代、實驗與實踐的相互融合,吸收德藝雙馨、熱愛教育的高水平專業人員參與教學,增進實驗教學與藝術發展實際的良性互動,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成為培養具有良好藝術素養、藝術創意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藝術類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p>
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藝術教育的目標是,在藝術教育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藝術發展,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良好藝術素養、藝術創意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能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藝術類專業人才。
二、總結國外藝術教育的經驗
近幾年來,得益于學校的國際交流和跨國教學課程安排,有幸多次帶學生去國外藝術院校交流學習,通過互訪和交流學習期間的調查研究,對國外的藝術教育得出以下幾點感受:
(一)注重現實項目的開發設計或模擬課題的創新
在國外,學生的專業創作多是基于教師帶來的企業課題和模擬項目設計,教師會在課堂中拿來企業產品研發課題中的現實課題,如針對特定用戶開發設計的新型手機,從使用者需求設定,以及使用功能開拓一直進展到手機商品外形開發設計,以及手機界面游戲等一系列的設計開發,都由學生站在不同設計思想下自由進行探索創新,這樣的教學和企業的實際項目開發,成為藝術設計類實踐教學的前端實踐,可能從一方面覺得學生的思想是單純而不一定可操作或可實現,但在校園中的學生可能確實在專業上有不太完善的設計,但就是有很多的不現實在企業中卻將他們轉化成為現實,成為企業現實再設計,并將之轉化為產品的項目研發。
(二)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設計擁有極大的空間,學生在研究探索中鍛煉成長。
國內的藝術專業教學多從設計軟件開始入手講解,但在國外的教學中幾乎不見基礎軟件在課程內教學,學生對所用軟件自主進行學習,在設計項目中根據需要學習使用,在項目中學習求索,而不進行孤立而無目的的軟件學習,并且各個軟件在項目中進行相互貫通應用,學生的專業創新能力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快速得到成長,通過項目實踐活動學到的專業知識掌握扎實理解深刻。
(三)充分利用團隊協作進行實踐活動,以綜合性、實踐性教學為主,引導并提升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
教授的項目多為綜合性的課題或項目,由于工作量較大,因此大多數都以團隊形式進行綜合設計開發,工作中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同時,專業教師在各課程之間進行橫向或縱向的協調講解,如界面設計課程中教授會講到如何將游戲開發和產品造型設計的開發理念貫穿思考,以完善其作品。因此學生在完成一個界面設計課程學習后,發現自己同時也完成了一個產品造型設計作品,以及也許并非完整的游戲開發作品。而國內實踐教學中各課程之間互不關聯,各專業課程僅對本實踐教學進行教授,因而造成學生在學完了各課程后,不能獨立或團隊協作完成一個完整的設計項目,因為學生只是因學而學,而非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綜合總結可以看到,在國外的藝術教學中重視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教學實踐和社會實際要求相結合,注重團隊分工協作,學生對專業能力的自我學習和提升,通過項目鍛煉而對專業內容的橫向和縱向貫通學習等一系列的藝術教育特色。
三、探索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是藝術教育的出路
對于藝術類的實踐教學探索首先要從重視藝術教育,提高實踐教學的地位開始,在專業的培養體系中確立實踐教學的地位,要結合藝術專業特有教學特色,通過學習國際藝術教育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充分注意溶入優秀傳統文化要素,利用本地創意產業發達的優勢條件,創造藝術結合相應產業和市場的現代藝術實踐教學的出路,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這種能力是多元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體,為此,在藝術實踐教學中要致力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的不斷更新和優化,盡力完善實踐教育體系,強調創新、實踐以及藝術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重視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為學生提供富有專業特色并具有較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平臺和創新實踐場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深化實踐教學改革。
為了能提升學生對藝術專業的實踐興趣,并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出優秀的作品,需要藝術類教師通過在實踐教學環節上進行的認真思考,研究本藝術專業的實踐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度開發;在實踐管理方面加強開放性和服務性思想;致力于探索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創新活動,不斷探索和總結教學經驗,特別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藝術實踐教學思路的開拓:
(一)堅持學生在專業上的差異發展、特色發展的指導原則,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圍繞學生從事藝術設計活動能力需求這一主線,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
(二)抓住創意產業的發展優勢,立足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建設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強化理論教學與項目制實踐教學統籌協調的教學氛圍;
(三)堅持教學與實驗,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并重的原則,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理論研究、教學方案研究和設計項目開發等研究,不斷提高創新性實踐教學水平。
(四)通過項目開發和競賽鍛煉學生對專業的愛好和興趣,能在獨立或團體的實踐鍛煉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效是最有切身體會和感受的,學生在比賽中獲得成績,極大地提升了專業能力和專業興趣,激勵了學生的學習意志,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
藝術教育要立足于當代社會,立足于教育對象,在藝術教學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將藝術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緊密聯系,一方面從強化實踐教學的對策入手,站在宏觀角度,在多個環節上綜合構建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將藝術專業的理論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和科學研究融為一體。同時,本著從重視基本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到重素質加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的過渡;進而到國際化背景下,培養學生數字化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并在此過程中形成了遞進式的實踐教學層級構架,在各層級之間相互影響,讓學生通過技能、素質和創造性能力幾個循環過程中,在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上都能得到系統的提高。同時,注重實踐教學課堂的延伸,嘗試教學與企業、教學與項目、教學與參賽等活動相互交叉的教學改革,在藝術實踐教學建設中建立國際交流渠道,探索與國際同類專業取長補短的建設模式,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為藝術教育開拓新的改革思路。
對于藝術教育來說,創新是永恒不變的出路。創新是一種精神,一種思維,一種能力。因此,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藝術教育永恒的課題。
- 上一篇:自治縣投資管理完善總結
- 下一篇:黨政班子道德修養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