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教育的現象探究
時間:2022-12-20 03:51:52
導語:高校藝術教育的現象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在教育事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古時,老師又叫夫子,教師的含義非常深刻,老師就像是個坐標軸,上下左右時刻給學生指引著方向。藝術在當今社會的定義是什么呢。如今有很多的學生是在完全不懂的狀態下,混亂的狀態中去學習藝術??墒菍τ谒囆g現在的學生們懂得多少呢?學校為了利益大范圍的擴展學生,而學生的素質又跟不上擴展的速度。兩者是不相融合的,這一現象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不可忽視的。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欣賞美呢,所謂審美是應該有一定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心靈是要和自然相結合的,是身心和自然的一種融合。但是現代人已經大多數丟失了這種審美能力。盲目地去追求當今的現代美。當代的藝術教育,太機械化,教條化。只是簡簡單單的在課堂中在教室里學習書本上的理論。實踐性不足,學生應該走出去,走出教室課堂,到大自然中去,到博物館里去身臨其境的感受藝術的魅力,去觸碰藝術的溫度。專業能力的加強,重視專業性課程教育,雖然人才要全方位的培養,但課程安排要有利于專業的培養,對專業知識的項目要多多重視,不要樣樣抓,樣樣松。高校,對專業型人才要重視專業培養,課程安排,要適應專業課程的需要。高校大多注重科技電腦技術的培養,而忽視了手繪,電腦取代不了所謂的手繪基礎,很好大型項目都是手繪出來之后,再用電腦制作的,現在的學生缺乏動手的能力,以為電腦技術就是唯一工具,可以解決一切,但又是相反的,手繪的能力更加重要,手繪可以更形象的表達出作品的含義,與心靈的溝
二、高校藝術教育改革的幾點措施
對于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現狀,我們應該改革這種教育現狀,要改變這種教條的教學模式,僵硬的教學理念。首先,學校要加強基礎設施的更新和完善,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應該多組織課外學習活動,積極同當地美術館配合,讓學生可以更近距離的接觸藝術,身臨其境的感受藝術氣息。學校也應該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在社會實踐中積累經驗,完善學習內容,要讓學生可以獨立的完成作品。培養學生要有深度的學習。學校的教育制度應該有所變動,現代藝術教學科目中有太多和藝術無關的科目在開設著,這就大大的壓縮了學生對于專業領域知識的學習研究,大量的占有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多開一些有關專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減少一些與專業課程不管的學習,在專業領域中,更深刻的學習探索。電腦先進的技術固然重要,但是現在的教學中太過于注重電腦技術的學習操作而漸漸忽視了手繪。電腦永遠都不能取代人的思維,只有手繪的能力越來越強電腦的運用才能越來越熟練,才能有所升華.如果學生欠缺了手繪的能力,那么作品也會缺乏生動性,形象性。其次,學校也應該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老師不僅僅是要教書,還要育人,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道德高尚的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對國家有利的人,能服務社會的人。教師是教育的重點,為人師表,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教師要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素質涵養,道德修養??傊?,我們要吸取先進的教育理念,但是又要結合本民族的傳統修養,德育,美育,要完成學生人格的重塑,還有不斷創新,多角度的去看問題,全方位的審視自己的文化底蘊,和個人修養,克服缺點,發揚優點。藝術設計,是一個主觀意識較強的專業,發揮主觀意識,具有創新精神,是這個專業的一大特色之一,所以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個性的思想,要讓學生懂得怎樣去在生活中發現美,尋找美,表現美,運用美,而不是告訴學生什么是美,為什么美。要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應試教育,老師在講臺上教,學生在書桌前學。教學不應該僅僅只在教室里,講桌前,更應該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博物館里學習與研究。進行討論與研究,有自己的觀點主張。而教師不要以理論束縛學生的天性,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不要抹殺了學生的原生態觀點。所以我認為當今教育問題不容樂觀,更不可忽視。應該重視起來,有階段的去完善。針對現在高校藝術教育現狀要做出深刻分析總結,然后實施完善措施。改革,是在中國文化基礎上的一種新的體驗方式,而不是本質的否定,要真實地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取之優點。不要全部學習他人的教育模式,結合本國的文化,去發展屬于中國的教育,不要阻礙了學生的洞察力,應鼓勵學生放寬視野去學習與實際結合在一起。和實踐相互動。重視教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不要教條化。要讓藝術和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更好地相結合,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修養和現代文明相結合,注重人的發展,不要以利益,金錢為導向,去發展教育,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本文作者:王偉旭工作單位:北華大學美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 下一篇:試議農村數學教育創新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