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藝術教育思想研究

時間:2022-10-17 03:19:35

導語:兒童藝術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童藝術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本文從《竹影》這篇文章著手,探討了豐子愷的兒童藝術教育思想,他強調兒童藝術教育必須與生活相關聯;必須堅持“兒童本位”思想;大人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大人要因勢利導設計孩子學習。同時論述了豐子愷對藝術教育目的的三重解讀,他認為藝術教育可以使人學會藝術的生活;擺脫“人生的苦悶”;培養良好的人格和德行。

關鍵詞:豐子愷;兒童;藝術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眾所周知,豐子愷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畫家、散文家和書法家,更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視兒童的藝術教育,對此提出了許多具有獨到見解的教育觀點?!吨裼啊分饕v述了年少時的豐子愷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學借著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門汀畫竹影,并通過爸爸的教導,領悟到了藝術美的故事。這篇散文雖然不長,但我們卻可以從中窺探出豐子愷的兒童藝術教育思想。

一、藝術教育必須與生活相關聯

豐子愷撰寫《竹影》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過“畫竹影”這件趣事對兒童進行藝術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景象,隨手涂鴉也是兒童生活中很常見的行為,這樣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這和他認為藝術教育應該和生活相關聯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們畫竹影這一行為,可以看成是兒童的隨手涂鴉,兒童的隨手涂鴉其實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畫像,是他們思想情感的表現,是他們對于現實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豐子愷認為,評判一幅兒童畫的好壞,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與生活相關聯,如果一幅兒童畫與生活相關聯,那就是值得稱贊的畫作。同時,他也告誡人們“不僅兒童畫是如此而已,文藝之事,無論繪畫,無論文學,無論音樂,都要與生活相關聯,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藝術的形式、表現的技巧、與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藝術缺乏了這一點,就會變成機械的、無聊的雕蟲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兒童畫也好,文學音樂也罷,只要是有關藝術的就必須與生活相關聯。那么,藝術教育當然也是如此。藝術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圖畫和音樂學科,因為圖畫音樂只是“直接的藝術的教科”,藝術教育應該融入一切的學科之中;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教育只有與生活相關聯才能稱之為“完整的藝術教育”。所以,豐子愷取材于“畫竹影”這件趣事來實施兒童的藝術教育,主要是因為竹影這一景物是來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畫竹影這一行為也是來自于兒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藝術必須與生活相關聯,兒童的藝術教育當然也必須如此。

二、藝術教育要堅持“兒童本位”思想

當孩子們正在興致勃勃地畫竹影時,爸爸出現了。原文寫道:“忽然一個大人的聲音在我們頭上慢慢地響出來:‘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驚,立起身來,看見爸爸反背著手立在水門汀旁的草地上看我們描竹,他明明是來得很久了。華明難為情似的站了起來,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責備他弄臟了我家的水門汀?!睆摹按蠹页粤艘惑@,立起身來”和“華明難為情似的站了起來,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責備他弄臟了我家的水門汀”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孩子們當時是很緊張害怕的,主要是由于他們弄臟了水門汀,這反映出兒童隨手涂鴉的行為在大人眼里是不被允許的。不僅是在那個時代不被允許,就算是在當下,也是會被制止的。那爸爸看見孩子們在畫竹影有什么樣的反應呢?是不是也像其他大人一樣,馬上制止孩子們的行為,并呵斥責罵他們呢?從下文我們可以看出,爸爸并沒有那樣做,或許從一開始爸爸就沒有想過要那樣做,因為文中還寫道了這樣一句話“他明明是來得很久了”,如果爸爸要制止孩子們的行為,應該早就動手了。從爸爸的這一行為中我們完全可以窺探出豐子愷“兒童本位”的藝術教育思想。他在《兒童的大人化》里提到:“大人因不理解孩子,而強迫孩子照大人自己一樣地做人,這是一般的兒童教育上的病根?!薄皟和疚弧钡慕逃枷胧秦S子愷教育思想的基礎,他認為我們必須以兒童為本位,充分尊重兒童的天性,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約束兒童的行為。文中孩子們畫的竹影就是一幅幅兒童畫,一副“思想感情特殊,而畫技未練的人所作的畫,是‘重興味’而‘輕理法’的繪畫”?!爸嘏d味”強調兒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中的趣味性和隨意性,“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們為趣味而游戲,為趣味而廢寢忘食”。他們可以將襪子和鞋子脫下來給凳子穿上;吃藕時,用紅線在藕片上有規則的孔中穿出一朵花來;他們也可以將兩把芭蕉扇當做自行車來騎等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成人的眼里,童心就是一種“趣味”。孩子們因為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所以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趣味?!叭松鸁o論何事,第一必須有‘趣味’,然后能歡喜地從事。這‘趣味’就是藝術的?!彼詢和嬐耆呛⒆觽冇伞叭の丁倍l出來的藝術?!拜p理法”強調的是兒童繪畫時根本不注意繪畫的技法。因為兒童處于身心發展還不健全的時期,他們根本不懂如何細致地觀察物體的各個部分,不知道如何用線條和色彩去表現眼前的物體,所671周刊以只能粗略地把物體的輪廓畫出來。豐子愷認為“他們本能地將事物去提純、簡化,把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最本質的東西反映出來,在提煉簡化這方面,兒童比大人做得好”。因為大人的眼光常常被思慮所迷惑,看不清楚物象本身的姿態,兒童的思慮卻非常簡單,最容易發現物象的本相??梢哉f兒童畫是忠于主觀,故意把客觀加以變化而表現的畫作,和中國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一切中國畫都是忠于主觀,不肯依照實物而描寫的,兒童畫和中國畫都是主觀派藝術。

三、大人要平等的對待孩子

后文繼續寫道:“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對著他說道:‘誰想出來的?這畫法真好玩呢!我也來描幾瓣看?!艿苓B忙揀木炭給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葉了,這時候華明方才放心,我們也更加高興?!睆倪@里可以看出,爸爸不但沒有制止孩子們畫竹影的行為,還自己參與到繪畫中。但前文提到爸爸只是在旁邊看,就像大多數的家長一樣,當孩子們在畫畫時,大人們只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那為什么后來爸爸還要參與到孩子們的繪畫中去呢?因為豐子愷曾在《兒童苦》里說,“試看現在的家庭里,桌子都比小孩子的頭高,椅子都是小孩子所坐不著的,門都是小孩子開不著的,談的話與做的事都是小孩子所聽不懂又感不到興味的”,“一切日常生活諸事,都以大人自己為本位,把小孩子當作附屬物,全不參考小孩子的意見,顧到小孩子的方便,或征求小孩子的同意。”他深感世間兒童者的痛苦,所以告誡大人們應該設身處地想想孩子們的生活,應該站在和孩子們一樣的高度去看世界,也就是要大人們平等的對待孩子。當孩子們正在創作“藝術作品”時,應該俯下身去和孩子們一起參與,一起創作,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孩子融入其中,平等的對待孩子。

四、大人要因勢利導設計孩子學習

雖然豐子愷強調要堅持“兒童本位”的藝術教育思想,但絕不是任由兒童胡亂地進行藝術創作,在適當的年齡段,大人們就應該對其技法上的錯誤進行糾正,并補充知識上的不足。所以他認為大人們不僅要參與孩子們的藝術創作,還一定要懂得因勢利導設計孩子學習。在《竹影》中,豐子愷虛擬了一個父親的形象,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強調“兒童本位”的藝術教育思想,尊重兒童的童心、童趣。二是因勢利導提升孩子們的藝術眼光、藝術涵養。文中,孩子們正是在爸爸的教導下,知曉了吳昌碩、官夫人、趙子昂等人;了解了“畫馬的困難在于馬本身上,畫竹的困難在于竹葉的結合上”;懂得了“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此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明白了“那些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似乎都有意義,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從而提升了孩子們的藝術眼光、藝術涵養。所以當面對孩子們的隨手涂鴉時,千萬不要大發雷霆,認為這是臟亂的、不整潔的、不道德的,非得嚴令禁止不可。然后就要沒收他們口袋里私藏著的炭條、黃泥塊和粉筆頭,邊沒收的時候還要邊狠狠地教育一番,殊不知過了幾日,孩子們的口袋里又私藏了炭條、黃泥塊和粉筆頭,當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他們又會取出這些畫具來,在雪白的墻壁上,光亮的地板上,整潔的門窗上,重新開始他們的藝術創作。這樣的情況屢禁不止,與其去阻止他們,何不因勢利導設計孩子學習呢?這就是豐子愷說的:“所謂培養,就是做父母做小學先生的人,應該趁機助長,修正他們對于事物的看法。助長其適宜者,修正其過分者?!必S子愷對藝術教育的目的有三重解讀。第一,他認為“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人可以窺見崇高廣大的人世。從人的心理上說,真、善、美就是知、情、意。知情意,三面一齊發育,造成崇高的人格,這樣的教育就完備了?!比绻渲杏幸幻嫫珡U,那這樣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茖W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藝術是美的、情的。這是教育的三大方面,所以藝術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和情的教育,教人“涵養美感”、“陶冶情操”,學會藝術的生活。第二,人的心靈向來是很廣大自由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碰到的釘子越來越多,為了能夠順利的生活下去,我們漸漸壓抑了內心自由奔放的感情。但是那顆渴望自由的心卻一直在悸動,這就是“人生的苦悶”的根源?!八囆g的境地,就是我們大人所開辟以發泄這人生的苦悶的樂園,就是我們大人在無可奈何之中想出來的慰藉,享樂的方法”。藝術教育是為了讓人擺脫“人生的苦悶”。第三,他繼承了李叔同的藝術教育觀點:“先識器而后文藝”,識器是辨識藝術的外在形式,然后在藝術形式的辨識中涵養藝術人格,藝術修養,這是一個涵養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藝術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人掌握藝術技法,但這只是藝術教育的目的之一,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對人進行人格和德行的培養。

綜上,《竹影》這篇散文體現了四點豐子愷的兒童藝術教育思想。第一,藝術教育必須與生活相關聯;第二,藝術教育要堅持“兒童本位”思想;第三,大人要平等的對待孩子;第四,大人要因勢利導設計孩子學習。

作者:郝益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豐子愷著.豐子愷集[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08.

[2]徐俊西主編,殷國明編.海上文學百家文庫48豐子愷卷[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06.

[3]殷琦編.豐子愷集外文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05.

[4]張念蕓編著.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