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提升

時間:2022-08-13 09:53:54

導語: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提升

摘要: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來自三種資源: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我國提出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傳播力而形成的體系。其中,藝術教育的發展是文化實力的重要基石,它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群眾文化修養及國民經濟水平。本文就赤峰的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的發展現狀進行試論。

關鍵詞:藝術教育;文化軟實力;關系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軟實力———國際政治的制勝之道》一書中,首先提出軟實力概念。他認為,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維護和實現國家利益的決策和行動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該國在國際社會的文化認同感而產生的親和力、影響力和凝聚力。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來自三種資源: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其中文化是社會創造意義的一系列價值觀和實踐的總和。我國提出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傳播力而形成的體系,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制度體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上,以人的精神、品格為核心的國民素質,培育、繼承和發展一種獨特的民眾精神和品格;三是包括音樂、電影影視、媒體、展會、表演藝術等可以產業化運營的文化產業。近些年國家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非常重視,并加大力度推進和扶持相關產業的建設和發展。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保障之一———藝術教育也隨之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因此,如何良好的發展藝術教育,從而促進和發揮其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藝術教育”有兩種不同層面的含義和內容。從廣義上講,美育是“藝術教育”的核心內容,它把藝術作為媒介,通過教育的形式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從狹義上來定義“藝術教育”可理解為以專門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為目的所進行專業的、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如各類專業的藝術類院校培養出相關的專業藝術人才。我國90年代提出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其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全方位提高,尊重個性,注重創新和潛能的開發,在思想上、道德上、文化上、身心上等方面協調統一發展。而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提高了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還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創新意識,促進全面發展。藝術教育通過音樂、美術、舞蹈等手段,調動人的興趣,積極性,讓人愉快地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并學習。通過藝術教育的形式培養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我們也通過觀看電影、歌劇舞劇,欣賞畫展等方式,增加對美育的認識。藝術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使得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有機地相結合結合,形成健全的思維方式。在現今社會中,人的生活與藝術存在著聯系,也可以理解為,人的生活與藝術息息相關,例如看展覽、欣賞音樂會、閱讀報紙刊物等等,這些都反映出了藝術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融入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修養,審美逐步提高,精神生活日趨豐富。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藝術教育是人類文明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是衡量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

二、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的關系

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本質是在于文化內涵以及質量的提高。藝術教育在多元文化的當下,對不同類別的文化起到了良好的過濾作用。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的原動力在于人才,而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對于藝術人才的培養。因此,藝術教育對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養分。在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師、藝術家幾乎都受過專業的藝術教育的訓練。由此可見藝術人才的培養對于文化的傳播、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而要帶動這兩方面的發展,則需要廣大的藝術工作者和文化人才共同探索和研究。

三、赤峰市藝術教育的發展現狀

1.據不完全統計,城區有藝術培訓中心近百所,藝術教育在我市如火如荼地開展,城區內5-8歲的孩子90%都在接受不同類型的藝術教育培訓,其中音樂以鍵盤、西洋樂、民樂、合唱為主,有極少數培訓中心開設音樂素養課,開設音樂素養課的培訓中心負責人多數是在高校工作的音樂老師或有海外留學背景。從課程建設上、教學理念上能看出培訓中心之間的差距,從教學效果上也存在差距,如:上音樂素養課的課學生,能將樂曲與自身情感相結合,在樂曲的情感表達上更勝一籌。2.從年齡結構上看,幼兒學習藝術教育的占大多數,在幼兒園里,會有一些興趣班,家長會根據孩子自身情況選擇一些進行學習,從對幼兒園家長的談話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家長比較重視素質教育,從興趣出發,引導孩子學習藝術教育,80%的家長都是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選擇不同類型的藝術教育,還有部分家長考慮的也很長遠,學習一項藝術特長,對孩子的將來會有幫助,有小部分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強迫孩子去學習,像六一、元旦這些節日里,幼兒園都會搞一些文藝匯演,看到自己孩子是觀眾,心不甘,面子上過不去,就強迫孩子去參加一些短時間能看到效果的藝術班。到了小學一、二年級大部分學生還能繼續接受藝術教育,三年級以上家長會根據實際情況放棄部分藝術班的學習,到了初中能堅持學習的學生也就能達到20%左右。3.師資和教育機構方面,我市開設的培訓機構有很多家,規模大小不一,資歷和師資配比更是參差不齊,其中不乏學過不長時間或者非自己主專業的“老師”出來代課,有的甚至生源還不錯。究其原因,很多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和老師的時候存在著盲目性,或者是為了方便接送,并不仔細了解機構的背景和老師的資歷,盲目信任宣傳,盲目注重短期效果,使得這種非專業的團體和人有足夠的生存空間,這非常不利于藝術培訓的良性發展。這種現象在一、二線發達城市是極少出現的,在經濟發達地區,培訓機構會對老師嚴挑細選,不但要求學歷更注重能力,非專業團體和個人在大的環境中或勉強支撐或被淘汰,因為家長們是不會選擇沒有能力和不專業的人來培養自己的孩子,對于宣傳的可信度家長也會有自己的判斷,不會盲目聽風。反之,藝術培訓機構和老師也不會為了迎合家長的喜好和判斷,來安排學生的學習內容。這也從另外一方面反映出了藝術教育水平的高低與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程度成正比關系,是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印證指標!4.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能增強自信心,提高審美修養,增加枯燥學習中的樂趣,豐富精神世界,在促進全面發展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學校里,藝術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還分布于各種社團的教學和活動中,學生們在不同的平臺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老師們也認為,只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社團不但不會耽誤學習,相反還能促進學生們學習熱情。但是,還有部分家長沒正確的認知藝術教育的真正含義,盲目的重視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甚至不顧孩子的自身條件盲目攀比。這些都偏離了藝術教育對孩子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培養的初衷。從整體上看,絕大多數家長也肯定了藝術教育對孩子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大,孩子有“一技之長”是必須的,藝術教育就是必修課。

四、赤峰市文化事業發展的現狀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提高我市的經濟水平,促進我市的經濟發展,提升就業率;能夠豐富我市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化修養。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歸根結底就是文化事業的發展,藝術教育的發展是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近年來,我市的文化事業已初有成效,有以紅山文化為主題的“紅山文化節”,草原文化為主的“那達慕大會”“克什克騰草原節”“巴林石節”系列活動,有微電影系列活動,有農業博覽會以及各種展會等。以第五屆紅山文化節為例,紅山文化節是以紅山文化、遼文化、蒙元文化為主,在保留蒙元文化的同時,集中表現了蒙古族特有的風情文化、赤峰的風土人情以及赤峰企業的風采。共有4場文藝演出在文化節期間上演,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赤峰學院、烏蘭牧騎、機關單位和文藝團體的演員參加了演出。晚會還特別邀請了著名歌唱家韓磊為晚會助陣。內蒙古藝術學院是內蒙古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韓磊則是國人皆知的著名歌唱家。他們的加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文化節的知名度和宣傳力度,另一方面,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演出策劃方案,也給予了我們珍貴的學習機會,這有利于我們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提升自身修養,也為今后更深層次的去挖掘和展現本地特色文化打下基礎。對于觀眾來說,藝術學院的歌舞劇演出,讓他們像看電影聽故事一樣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紅山文化,在赤峰學院專場演出中,8000年前的骨笛重新奏響,讓觀眾們從理論和實踐中更加深刻的體驗了紅山文化。2016年9月11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欄目———《城市1對1》講述了我市(中國•赤峰)與新西蘭•奧塔哥。節目中講述到了赤峰美景、美食與音樂文化。在音樂文化方面講到了阿魯科爾沁旗的蒙古“汗廷音樂”。蒙古汗廷音樂盛行于蒙元時期,由樂聲、樂曲和舞蹈三部分組成,共有80多個曲目,有可汗頌、朝廷贊、宗教禮儀、民間諺語和哲理訓諭等內容。舞蹈包括“武舞”和“文舞”,具有剛勁、強悍、威猛之勢和輕柔、幽美、典雅之風。蒙古汗廷樂隊始建于太祖元年,盛行于元代,是在蒙古金帳殿前表演的音樂隊伍,主要在可汗繼位、諸王或外國來朝、冊封皇后、皇太子、眾臣封尊號以及郊廟禮成、眾臣朝賀、大饗宗親時演出,屬于宮廷音樂的一種。目前,“蒙古汗廷音樂”已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央電視臺的宣傳下,讓國內外人士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了赤峰,促進了赤峰市的經濟、文化、旅游等產業的發展,增強了我市的知名度。這些足以說明,藝術教育下隨之而生的藝術文化產業,對于提高民眾的文化意識和修養,有著更直觀,更受教的效果,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

五、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發展的對策研究

由于我市處于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和民族區域的優勢,我們可以把這一特性作為突破點,把人才培養作為基礎,藝術教育作為重點。首先,以草原文化為基礎,紅山文化為特色文化,發展基礎藝術教育,特色教育,精品教育,打造具有代表赤峰文化特色的歌舞劇及其他活動形式,建立赤峰銘牌效應。歌舞劇的編排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音樂、舞蹈、美術、文學、制作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需要大量人員和物力的投入,一部成功的歌舞劇的創作,能夠極大地推動社會相關產業的發展和進步,是社會教育和綜合資源利用整合的重要體現。而我市現有教育以及可利用資源有限,而且相對獨立,整合性較差,整體藝術修養和文化涵養也有待提高。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可以把“內”與“外”相結合,以內為主,以外為輔,走出去,引進來的理念,加強文化交流,向國內外專家學習,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教育理念,文化節目,提高我市群眾的藝術文化修養,增強軟實力建設。通過實踐反饋不斷完善成品質量,最終服務社會,反饋社會。例如我們可以借鑒云南大型音樂舞蹈劇《印象麗江》《麗江千古情》,廣西桂林的《印象漓江》,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的成功經驗,這些都是結合本地區文化改編而成的大型現代音樂歌舞劇,配合現代的燈光、音效、3D等現代科技手段,形成本地區獨具特色的藝術文化產業。同時,我市有像力王工藝制作公司及赤峰學院美術學院的資源,可以根據我市文化,加強學校與企業、社會之間的交流合作,發展相關專業建設,帶動藝術產業的成型和發展,這些都是帶動我市經濟的發展,增強本地區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的有效途徑。綜上所述,藝術教育與文化軟實力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提升,離不開藝術教育,發展藝術教育對提升我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參考文獻:

〔1〕郭必恒.試論新世紀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路向[J].中國高等教育,2009,(19).

〔2〕楊瀟.淺談藝術教育對于文化軟實力提升的重要作用[J].群文天地,2012,(18).

〔3〕王淑芳.試論音樂教育與涪陵區地方文化軟實力的提升[J].大眾文藝,2013,(19).

〔4〕楊媛.論藝術生產力和文化軟實力的辯證關系[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1).

〔5〕楊宏凌.弘揚民族音樂構建高校特色文化軟實力[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5,(03).

〔6〕孫楠.文化軟實力視閾下陜西特色藝術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

〔7〕孫凱軍,譚國柱.藝術院校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J].教育探索,2011,(03).

〔8〕付蘭.藝術表演中的文化軟實力建構[J].戲劇之家,2016,(06).

〔9〕齊秀華.赤峰市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理論研究,2016,(05).

作者:孫國強 單位:赤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