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教育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10 03:32:11
導語:高校藝術教育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藝術教育院校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藝術學科地位也在逐漸提升,但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質量依然較為薄弱。伴隨高校藝術教育普及拓展,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創新的機遇。本文圍繞素質教育的宏觀視域,解析了當前的高校藝術教育的改革創新方向,并提出了部分發展建議,旨在以藝術教育鋪墊素質教育基礎,促進高等教育藝術人才的綜合素質發展。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校藝術教育;改革路徑;發展策略
藝術是反映人類面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特殊認知方式,它不僅融合了感情、理想、知識等因素,更敏銳地感受到客觀世界變化。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高校藝術教育更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單元,是實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現代社會藝術品位、審美價值不斷提高的同時,藝術教育逐漸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肯定與重視。高校藝術教育不僅承擔著社會文化興盛的重要使命,更能增強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自信。
一、素質教育改革對高校藝術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藝術教育的現狀。近年來我國越發重視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大大增強了學生對于藝術品位與美感的認知。除了不斷擴大藝術院校規模外,還將藝術類課程列為大學選修課程之一。但課時較短,大概每周只有一到兩節的藝術課程,學生獲得的學分較少,吸收的知識不夠深入,致使一些學生失去對藝術培養堅持下去的動力。藝術課程考核標準過低,一些教師按照個人的藝術喜好培養學生,藝術課程缺乏統一、完備的教材,導致一些學生對藝術門類的學習并不連貫。藝術教育體系不完善,令多數學校藝術類掌握處于初級階段。國外一些非藝術類院校中,藝術類相關課程已成為推薦給學生的重點選修課。不僅帶給學生對于藝術上深入的認識,還積極鼓勵學生參加藝術類活動。從這一點上看,我國較國外的藝術教育仍然相去甚遠。雖然我國大多高校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從未停止,但從實際情況看,依然不能讓學生更好地重視藝術。發展藝術人才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二)藝術教育的作用體現。提高藝術類院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對全面培養優秀人才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以往高校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被大學生所認同和接受,學生內心對于被動接受知識有著一定的反感。藝術教育的本質是令學生從心理層面及感官視覺上體驗到美的存在,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明善惡、知丑美,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藝術教育帶來的審美價值引導。藝術教育對于大學生提高審美能力,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藝術令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歷代藝術家都在以藝術形式傳達美學理念,引起社會群體的審美追求與心理共鳴,對美好的生活產生向往,激發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承載著祖國發展的希望,更應探索藝術教育帶來的精神升華和啟迪,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和創新能力。
二、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藝術存在的問題
(一)藝術學科不被重視。目前,綜合性大學具有更多的發展機遇。伴隨著近年來藝術學科逐漸被重視,我國藝術類教育取得極大的進步。但高校藝術類教育面臨的問題依然很大,教育體系不完善,教育理念缺失。雖然對藝術類課程開展了更深入的探究,但對藝術教育定位卻還是很模糊。相比之下,藝術類學科在眾多學科中依然很薄弱。尤其是在綜合性大學中,藝術類專業規模較小,其專業化程度不如專業性藝術院校。不僅課程少,時間短,教學質量水平參差不齊。高校素質教育更多地關注智育方面,缺乏全面性的教學流程及對學生藝術特長的開發。教師缺乏針對性指導,師資力量不足,學校對藝術類教師培養尚有欠缺。不僅影響了整體水平,而且阻礙了藝術教育的整體發展,使藝術類學科的發展極為緩慢。(二)藝術教育體制仍需完善。伴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不斷拓展,藝術學科在逐漸完善。然而,藝術教育是一項特殊而煩瑣的教育工程。由于藝術教育體系發展不夠健全,與日益發展的藝術學地位不匹配,藝術教育體系較為滯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體的發展,與當今社會所追求的短平快相排斥,忽略了長遠發展的深層利益。藝術教育需要長時間的積淀才可以看到成果。目前,藝術教育并未在綜合性大學有著明顯的規律和特點,實際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的評職體系處境艱難,不夠合理,由于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標準的衡量,致使一些實素質教育背景中的高校藝術教育改革(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德州253034)張燕燕程慶濤摘要:近年來,我國藝術教育院校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藝術學科地位也在逐漸提升,但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質量踐類藝術教師難以完成刊期論文、出版著教。對于更注重實踐效果的藝術教師,這種體系間接讓教師的自我價值受到了質疑,這是教育體制不完善帶來的窘境。(三)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目前我國的藝術教育主要包含綜合院校藝術教育、非職業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等多種藝術教育類型。院校類型不同,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近年來,綜合性院校的藝術生人才質量有著顯著提升,綜合文化和藝術專業技能水平不斷提高。然而,部分綜合性院校藝術學科的學生對于文化素養和專業認同感上缺少自信,藝術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清晰,培養模式缺乏創新與完善。
三、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發展的改善措施
(一)達成藝術教育共識,明確藝術學科定位。藝術學成為第13個學科門類,意味著藝術學的地位得到更大的提升。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受到了國家極高的重視程度。高校素質教育的實施中,藝術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高校學生培養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及溝通能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更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健全人格。素質文化教育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藝術學科可以發展成為高校學生的必修課。順應時代的發展與社會需求,我們應推進藝術類學科的改革創新,緊扣時代所需求的精神文化發展。積極開展藝術學科的教育制度建設,更加符合藝術學科的關鍵章程,建立全新的藝術學科體系。完善藝術理念創新是藝術教育改革的前提,確保藝術教育建設的全面發展,明確高校學生在藝術文化中的價值。(二)改善課程體系,提高高校藝術教學質量。藝術原本就與科學、美學緊密相關,一些學生對于藝術專業缺乏興趣,關鍵在于沉重的學業下,顧及就業困難的學生很難分配出多余的時間用來學習藝術課程。對此我們應該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安排。針對學生的課程專業需要,進行藝術文化課程教育。我們應積極探索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鼓勵多門學科交叉學習,中西會通,跨學科,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拓寬高等藝術教育發展空間。高校應在課程建設中充分體現大學教學資源的優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創建完善的學科教育體系,使其學生更加符合社會所需的通識教育??茖W與人文共同發展,重視高校藝術專業文化教育,強調文化的全面系統性,培養藝術知識過硬的高校人才。根據藝術學科的特點與教學規律進行課程規劃,培養德藝雙馨的優秀高校人才,必將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趨勢。(三)加強師資力量,培養出優秀的藝術人才。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高校藝術文化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培養優秀的專業藝術人才,教師是決定藝術教育成敗的關鍵,與藝術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對于教師職業要求更高,高校在師資力量注入應更加重視,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加強與其他專業學院間的專業互動交流,借鑒其他高校的藝術教育經驗,為教師提供專業藝術培訓。高校還需從藝術、教育、管理等方面培養知識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管理人才,具備扎實的藝術管理知識與實踐經驗。管理團隊需不斷優化,提高管理者的專業性,利用物質與精神的激勵,提升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培養出優秀的藝術人才是大學生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四)開展藝術活動,提升藝術氛圍。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是傳播藝術知識,培養高校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創新精神。促進高校藝術教育,學??梢越M織開展多彩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充分讓學生發揮創新精神與藝術文化的主動性,讓藝術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心中極為重要的學習方向。高??梢越M織各種活動比賽,例如舉辦主持人比賽、歌唱比賽、畫展、迎新晚會等豐富學生日?;顒?。也可以調動學生對藝術教育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藝術生活的熱愛,展現大學生生活的青春風采。
藝術教育文化的培養在塑造個體情感價值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更好地發揮藝術文化教育已成為高校教學研究的重點,高校與教師應重新重視人文教育的價值,正確樹立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完善教學方法,創立教學目標,推動藝術教育改革,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文菊.大學生藝術教育中人文素養的培養路徑研究[J].藝術教育,2018(02):107-108.
[2]程蘭.我國綜合性大學藝術教育發展路徑探究[J].藝術評鑒,2018(09):169-171.
[3]房容.注冊制招生背景下高職院校通識性藝術教育實踐路徑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2):128-129.
作者:張燕燕 程慶濤 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
- 上一篇:高等藝術教育人民性意識研究
- 下一篇: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