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護生人文素養藝術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09 09:03:45
導語:國外護生人文素養藝術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相關概念
1.1藝術。雨果認為,藝術是人類詩意的存在。托爾斯泰認為,藝術是人類生活中將人們的理性意識轉化為感情的一種工具。學者苗貴松認為,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征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即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客觀現實和表現審美理想,具體說,其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潘朝陽等[5]學者認為,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具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1.2藝術教學。藝術教學就是諸如音樂、美術或綜合藝術等學科的教學,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形式傳遞藝術美并共同欣賞美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發展[5]。藝術教學的獨特性決定其與其他學科比較,需更多的準備,確立藝術教學的知識、技能、情感目標,分析藝術教學的內容,設計藝術教學的過程等。1.3人文素養。2006年梁立[8]提出,人文素養是指一個人在人文知識、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綜合水平,包括必須掌握的知識體系和精神體系。其范疇主要包括人文精神、人文素質、人文關懷及人文科學等方面的修養,表現在職業道德、職業形象美、人際溝通技巧及禮儀等方面。說明人文素養不但指一個人具有的綜合知識和長期實踐基礎,且能將理性認識轉化為情感表達的能力及創造美的表現水平,體現在獨特而美觀的事物、用形象來反映現實的社會意識形態中(如文學、繪畫、音樂、領導藝術等)。
2護生人文素養的教學方式
目前,國內人文素養培育主要集中在大學《護士人文素養》[8]課程中,國外的培育方法多樣,較多利用藝術教學形式[9]來進行。2.1數字敘事。2.1.1概述。21世紀10年代由LAMBERT發展而來,數字敘事被認為是一個創造性的藝術過程,其使用3~5min的數字剪輯圖像和聲音來捕捉個人故事[10]。目前,主要廣泛用于4個領域:教育干預、技能學習、他人生活經驗的學習、了解個人生活經歷[11]。SHIEH[12]提出,數字敘事應是長期教育策略中有用的工具。2.1.2應用效果。有研究采用準實驗性干預研究探討了數字敘事對青少年酗酒問題的干預影響,數字故事由高年級的學生制作,讓青少年通過對世界和生活的感知了解酒精的危害,通過對酒精知識的學習和穩定的態度來防止飲酒量與次數的增加,同時,支持青少年發展應對策略和社交技能[10],可在教育中長期應用[13]。有研究選取60名青春期女性隨機分派到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進行數字敘事干預,結果顯示,青春期女性壓力、焦慮、抑郁和憤怒均得到改善,通過分享個人經歷來緩解學習壓力[14]。STENHOUSE等[15]開展了基于美國阿拉斯加的一項年輕人參與的社區研究,432名年輕人制作了566個數字故事,使故事的數字展示超越刻板書本印象的文化身份,數字敘事促進自我表達和對個人生活故事的反思,支持個人和文化認同。2.2視覺藝術。2.2.1概述。1987年美國理論家艾爾文•潘諾夫斯基在《視覺藝術的含義》一書中提出“視覺藝術”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直觀的平面或立體藝術形象,對藝術形象進行完整的視覺把握,反映客觀世界具體事物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有很多種,包括影視、繪畫、雕塑、建筑藝術、實用裝飾藝術和工藝品等[16]。視覺這個詞語從字面上來看是物體的影像刺激眼睛所產生的感覺,也就是人類眼睛所觀看到的景象,也就是一種可視文化。視覺藝術強調其真實性,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并具有很強的美學元素,稱之為視覺藝術。2.2.2應用效果。有學者在瑞典的2所使用相同教學材料與類似教學方法的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進行了研究,選取本科大一護生267名隨機分為4個干預組(121名學生)和4個對照組(146名學生)[12]。干預組接觸藝術作品的復制品:瑞典藝術家萊娜•克朗奎斯特的畫作《病床》和《圣手》,1h的學生小團體(2~4個學生)討論課程,通過圖片激發學生從新的角度思考護理問題。教學前后測量護生對護理環境的感知的3個方面:結構、情感投入程度和動機。結果顯示,實施視覺藝術的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生在表達護理典型的要素時更有條理、更積極、情感更平衡。視覺藝術使學生體驗到真實,提高了所研究的圖片專業洞察力與對他人的敏感性,教學中運用視覺藝術,作為護理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習補充[17]。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對147名學生進行了視覺藝術教育。干預組學生參加了關于藝術制作和元認知指導課程,并完成作業,課程主要分為5個步驟:(1)激活學生的創造力知識;(2)構建認知和元認知知識;(3)構建創意和思維策略的概念性知識;(4)構建關于發散思維策略的高階知識;(5)練習和評估發散性思維。結果顯示,元認知為基礎的視覺藝術教育,有利于建立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18]。另一項在瑞典的健康科學大學進行的隨機對照研究抽取護生144名,在一年級時干預組使用愛德華•蒙克的畫作《生病的女孩》進行教學干預,使用問卷測量對照組與干預組(各72名)學生的結構、動機和情感投入等參數,結果顯示,視覺藝術用圖片提供給學生信息,并讓學生開放性解釋圖片,刺激了認知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學習同理心,更專注于移情學習[19]。2.3文學藝術。2.3.1概述。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原型理論認為,文學藝術作為“創造性幻想得以自由表現的地方”,是原型經常出沒的地方,因為在藝術作品中能經常發現原型的影子,原型自由地棲息于藝術作品中。文學不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而是經由內心體驗產生的幻想。文學藝術代表著生命的一種自我調節過程,其有助于改變對時代精神的偏見,恢復心理平衡,維護現代人的完整人性。2.3.2應用效果。一項橫斷面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學生采用閱讀和反思自傳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將藥理學的學習與真實故事聯系起來,這種方法使學生對學習內容(80.0%)產生了興趣,并促進了藥理學知識的增加(84.0%);研究還發現,學生認為閱讀和反思自傳所花的時間是有價值的(76.0%),且認為這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學習方式(68.0%)[20]。與自傳的使用比較,許多學生表示說教式教學法是一種不太實用的教學方法(64.8%)。另2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選取護理本科學生各40、70名,閱讀小說或是故事并反思,主題詞分析收集的書面數據,結果顯示,有助于培養文化敏感性和反思思維[21]。ANDERSON等[22]對45名一年級的本科護生進行預實驗后進行準實驗干預,護生通過閱讀文學新聞工作并解讀反思,評估文化醫療保健狀況的個人反應,結果顯示,其變化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49,P=0.013);文化價值觀問卷調查(評級直接目光接觸的適當性)得分變化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18,P=0.029)。POHLMAN[23]認為,當護生還沒有開始其臨床體驗時文學作品可提供經驗范例,可從中學到有力的經驗,以便與真正的客戶合作時達到預期的結果。2.4娛樂電影。2.4.1概述。著名電影導演費穆曾言:“娛樂電影是戲劇之一種,它不但具有表現、批評、調和、美化人生的4種功用,而且比其他各種戲劇之影響,更來得大?!边@4種功能無疑正是利用電影開展大學德育的顯著優勢,電影自身影像的直觀性、形式的娛樂性和內容的時代性使其在提高學生文化修養、提升審美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和心理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4.2應用效果。有研究在美國南中心肯塔基大學便利抽取護理一年級學生39例在護理基礎課程中進行非等效對照組預試驗后的準實驗,干預組(20例)看了電影《智慧》,對照組(19例)演講“護理職業發展機會”,結果顯示,干預組學生的同理心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護理課程中加入電影,提高了學生的同理心得分[24]。MASTERS等[25]在美國一所大學進行了描述性橫斷面調查,衡量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結果顯示,電影的經歷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能區分其喜歡的電影和相信的電影,其不為性或暴力內容所困擾,不喜歡道德上的模棱兩可,渴望要一個幸福的結局,將電影融入教學中是對臨床教學的有益補充,學生從中學習并享受。護理專業學生對觀看相關電影的評價表明,這是寶貴的學習經驗,增加了課程內容,提高了其對心理健康的理解。美國東南部一所大型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在心理健康護理課程中將106名護理學生隨機分為4個小組,干預組采用3種不同的方法,即電影指導組、角色扮演指導組、電影討論組,對照組參與學生關懷問題討論,結果顯示,通過Layton同理心測試測量同理心,使用帶指導的娛樂電影在教導移情反應方面是有效的,策略的重復使用在短時間內帶來了顯著的高分,在第2次干預后電影指導組學生的同理心、移情作用顯著增加,且干預對同理心的影響隨時間而顯著不同[26]。
3小結
國外在護理教育中以藝術為基礎的教學策略主要有4種,即數字敘事、視覺藝術、文化藝術、娛樂電影[27]。學生通過這些形式加強了與實踐的聯系,增強了學習的互動性,找到了藝術的溝通和表達形式。教學評價將定量和定性有機結合[19],提高了專業洞察力、對他人的敏感性、同理心、移情學習等情感表達能力;增強了其發散性思維、創作能力、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擴充了其社交技能、文化認同;減輕了其壓力、焦慮、抑郁和憤怒情緒,促進了心理健康。為國內護理學生人文素養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更多的證據,但以上研究定量評價中的研究樣本量最多者為267例,相對于國內護理專業教學樣本量較小,干預方法模糊,未敘述具體的步驟,尚有待于深入探索,為國內護理藝術教學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邱慧 黃麗華 何雨晴 張秀偉 單位:湖州師范學院
-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
- 下一篇:氣象基層臺站網絡故障處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