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藝術在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09-08 10:28:52
導語:青銅器藝術在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青銅文化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中國青銅器制作工藝精湛,紋飾表現細膩生動,是我國先秦時期精神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并引起了廣泛關注。據記載,從漢代開始,陜西寶雞地區就頻繁出土青銅器,因此寶雞也被譽為“青銅之鄉”。如今,藝術教育正走向普及,發揮藝術教育的地域性特點是高校藝術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寶雞青銅器的出土是中國乃至世界人類文化的一項寶貴財富,為區域高校藝術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藝術資源。本文通過對寶雞青銅器的藝術分析探索青銅器的藝術審美價值,并結合當前陜西地區藝術教育教學狀況,指出青銅器藝術對陜西地區藝術教育的運用價值和市場經濟價值。
一、寶雞青銅器的藝術分析
青銅器的產生標志著人類智慧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人類首次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了礦石的屬性,創造了青銅器藝術。[1]寶雞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據考古發現,從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前58)到清代晚期出土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器精品。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制作精美、紋飾豐富,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們高超的藝術造詣。這種蘊含在青銅器中的藝術智慧,是我國商周時代精神文化的物化反映,是人類歷史的智慧結晶。[2](一)寶雞青銅器器型的藝術分析。青銅器是附屬于人類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產物,早期的青銅器通常是作為禮器,隨著制造工藝的提升,青銅器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了生活中,它的產生蘊含了一個時代生活的歷史文化痕跡。青銅器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為食器、酒器、樂器、兵器、水器、車馬器、農具與工具、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觀察青銅器的造型可以發現,這些青銅器造型奇特、形式種類多樣,總體呈現出氣魄沉雄、猙獰厚重的藝術特色,它們所呈現出來的藝術形象給人以威嚴神秘的詭異之感,為世人所驚嘆。1.莊重之美。這些器型大多被塑造成幾何的形體,其中包括方體、圓體等,而方、圓本身可以說是規整的幾何圖形,均有對稱的特征,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穩固與莊重之美。如1963年在寶雞縣賈村鎮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此尊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3],在器型的設計上采用了口圓體方的造型樣式。何尊的器身呈橢方形,圓口外移,巧妙的器型設計呈現出何尊方圓相繼、變換無窮、典雅莊重的視覺美感。2.靈動之美。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常用設置扉棱和獸首加以裝飾,這就讓青銅器原本單一的幾何器型呈現出靈動之美。縱觀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中的青銅藏品,許多青銅器在器物主體上鑄接多種造型活潑生動的附飾。如1980年在寶雞竹園溝出土的西周早期的伯格卣,這件青銅器在器體的四周裝飾了四條縱向的云紋扉棱,分成四段隨器表而起伏,打破了器表的平淡格局,增加了器體靈動的視覺美感。我們還可以發現在提手兩邊與卣體的連接處分別設置了兩個一大一小的牛頭形象的附飾,讓原本單一的器型增添了栩栩生氣。3.協調之美。青銅器不同部位造型之間的協調組合形成青銅器整體的藝術形象,對青銅器造型尺度的把握是青銅器神韻得以顯現的關鍵。如2003年在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的一件西周宣王時期的逨盉,這件青銅器器型構思獨特奇妙,口上為鳳鳥形蓋,器身呈扁平的圓形,圍繞圓形器身四周分別設置了裝飾性部件。如管狀流,前部飾龍頭,蓋以鳳鳥作昂首飛躍式,鋬以龍首形配騰躍虎形,以龍足為底。這些裝飾性的部件與器身融為一體,無論是從造型上還是比例上都達到了高度的協調性。(三)寶雞青銅器紋飾的藝術分析。寶雞出土的青銅器的另一大藝術體現在其對紋飾的刻畫上,在這里出土的青銅器紋飾莊重華麗,種類豐富多樣,刻畫精巧細膩,組合巧妙絕倫,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圖案的高超創造力,其具有的藝術價值在我國紋飾圖案的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紋飾圖案繁縟精致,對紋飾的刻畫有著十分強烈的神話主義色彩,并運用淺浮雕的形式來刻畫紋飾,形成了強烈的視覺立體美感。我們發現,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的青銅器藏品紋飾種類主要包括獸面紋、波帶紋、鳳鳥紋、魚紋、蕉葉紋、夔龍紋、渦紋、竊曲紋、重環紋等。其中獸面紋也叫饕餮紋,是殷商青銅器中最常見的紋飾之一。傳說饕餮只有首沒有身,是一種極為貪食的惡獸,奴隸主運用這種紋樣裝飾在青銅器上,塑造出猙獰可怖的紋飾形象,寄托了他們對力量、權力、榮貴的渴望以及對神靈的敬畏之情。[4]青銅器中對饕餮紋的塑造一般采用了對稱的形式,這種對稱圖案的設計可以起到視覺上的穩固感,塑造出莊重和肅穆的視覺感受,標志性的雙目紋樣,以塑造饕餮猙獰、威嚴、神秘的藝術效果,給人無限的遐想。波帶紋(見圖5)又叫波曲紋、環帶紋,它的形狀就像一條波動起伏的帶子一般運用在器物的腹部位置,圖案的組合協調統一,形成了飽滿、流暢的視覺效果,并運用二方連續的排列方式體現到青銅器上,是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青銅器主要裝飾紋樣之一。波帶紋的運用增強了青銅器視覺的流動美感,可以賦予青銅器視覺形象中的動感之美。(見圖6)也是青銅器中經常出現的一類紋飾,據史料記載,鳳凰是一種神鳥,為百鳥之王。相傳周文王元年,鳳凰聚集在岐山之巔,引頸長鳴,預示著周族的強盛。“周之將興,鳳鳴岐山”的典故來源于此。[5]周人尚鳳鳥,出土了許多運用鳳鳥紋作為裝飾的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鳳鳥紋的塑造是一種對鳳凰形象的寫意表現,古人運用幾何化的線條排列將鳳鳥的形象巧妙地表現出來,塑造出鳳鳥華美、神秘、健碩的形象特質。青銅器中對紋飾的塑造,體現了一種高度秩序的美感,紋樣的塑造依據青銅器造型部件的主題框架展開巧妙的設計,形成了神秘、統一、和諧、莊重的視覺美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并對后世圖案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寶雞青銅器藝術在區域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運用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體系已經形成。藝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全國高校在大力推行高等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融入地域特色的教育模式,形成特色化的藝術教育模式。我國的青銅器藝術聞名世界,寶雞是青銅器之鄉,區域高校應在藝術教育上有所建樹,青銅器藝術以其獨特的造型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對中國特色高等藝術教育具有很大的啟示。而特色教育是指一個地區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形成地方獨有優勢的培養方法,以增強區域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特色大的教育模式可以增強人才培養的市場競爭力,獲得良好的社會評價,有助于學科發展。(一)價值分析。藝術可以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們精神文明的重要體現。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發展藝術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我國的美術教育事業正處于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不斷向前的發展階段。其中,高等藝術教育是培養藝術創造人才的搖籃,是以培養擅長美術又懂得藝術文化的優秀美術工作者為目的的。但是藝術的教育的發展需要建立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需要培養出能夠進行中國特色的藝術創造的人才,才能夠體現我國高等藝術教育的成效和價值。國家教育部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中指出“藝術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資源。”寶雞被譽為“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數量之巨,精品之多,均居全國之首。寶雞青銅器藝術為區域高校藝術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藝術資源,為推動區域高校設計教育學科發展、特色辦學和校園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價值和作用。青銅器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蘊含了民族的審美觀、價值觀及民族精神[6],對高校培養藝術創作人才的觀念形成、創新精神和文化意識的樹立都有重要的意義。將青銅器藝術融入高等藝術教育,挖掘我國青銅文化的審美智慧與教學研究體系相融合,增強高校學生保護和傳承地域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培養具備中國特色藝術創造力的人才,提升中國文化藝術國際影響力,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二)現狀分析。我國的高等藝術教育發展迅猛,傳統文化在現代高等藝術教育中缺失的問題,表面上是教育體系、教育方法的問題,實質上則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我們需要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理論的優點,確保民族文化根脈的活力。通過改革教育體系,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藝術教育理論體系。1.課程設計趨于同質化藝術教育與其他專業的教育有著一定的區別,藝術的發展需要獨特的創造性。課程教學是引導藝術創造的必要途徑,這就對高等藝術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v觀國內高等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趨于雷同,許多課程的教學還存在大量的借鑒和參考情況,課程的同質化會導致國內的學生無論在哪所高校學習,都學的是同樣的課程,在思維的塑造上和能力的培養上都趨于統一的情況,大量的畢業生輸入市場但缺乏市場競爭性。首先要解決課程設置同質化的問題。高校在課程的設置上需要形成各自的特色,特色課程的建立有助于對人才的培養形成更好的價值體現。而且許多高校在藝術教學過程中缺乏自己的教材,這就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探索性,難以形成地域特色的教學模式。其次是要解決課程目標設定同質化的問題。教學過程中的培養目標是依托課程大綱的要求展開的,但是課程大綱對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解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的學習目標過于明確,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了學習的選擇權。最后是教學方式和手段同質化的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引導下,藝術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形成思維定向的可能,教學方式過于求穩,缺乏創新。同質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會導致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平淡,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實踐教學體系待完善實踐教學是高等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藝術教育的發展,國內的院校都開始注重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探索和創新。各大院校都從各自背景出發,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優勢,為實踐教學尋求思路。但實踐教學體系的學理研究遠遠沒有跟上實踐教學的發展,實踐教學體系的學術思想、理論依據、實施方式、評價標準和測評機制還處在探索階段。3.產學研銜接有待完善。目前我國高校的產學研結合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產學研結合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高等藝術教育的初衷是提高民族的審美情趣,通過藝術教育培養我國現代的藝術創造者。產業的發展需要高校不斷的培養創新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同樣需要依托產業發展?,F代藝術教育需要將學科教學與現代產業相結合,不斷處理好學科教學與市場運用轉化的銜接關系。(三)策略分析。1.建立特色的課程設計。區域高校應該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展開特色教學。寶雞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當地高校應充分利用好寶雞青銅器藝術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對青銅器藝術研究的選修課程的開設,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在教材講義撰寫上,收集整理青銅器藝術資料,并將其應用于教學中。要形成藝術教育的特色需要建立在區域文化藝術資源的基礎上,要把發揮地域文化作為建立特色藝術教育的突破口,形成人才培養多元化發展,以增強培養受體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專業配套方面成立專門的青銅器文化藝術研究所,配置相應的資料設備,有助于區域高校打造西部乃至全國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品牌。[7]2.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辦學理念的合理定位是特色教學體系建立、發展的根基。特色的藝術教育模式需要依托當地的文化藝術資源展開,發揮好寶雞青銅器藝術資源在藝術教育中的效能,建立相應的機制來輔助教學,同時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評價機制上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首先,學校應可以建立關于青銅器藝術的研究所,研究所的建立可以為特色教學提供合理科學的實踐依據。例如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已經建立了關隴民間藝術研究所,教師依托研究所展開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時研究所的建立可以為教師申報科研項目提供良好的資源和平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學研究機制。其次,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相關科研項目,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將所學的知識轉換為科研的成果,也是對課堂的延伸學習。最后,學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與當地文化部門的合作,例如與相關企業建立實習基地,還可以與政府職能部門合作開展社會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學的手段,不斷完善特色課程的教學體系。3.產學研結合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作為陜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可助力當地旅游經濟的開發。[8]高校教育可以通過與當地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在實踐教學中加強教學成果的市場轉化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地方文創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形成文化藝術資源的產業轉化,實現合作發展的共贏模式。高校的教學和科研轉化需要依托市場的發展需求形成價值。政府、學校、企業需要建立密切的聯系,共通探討產學研合作的途徑,指定實施計劃,協同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通過舉辦產學研合作會議,可以讓政府、學校、企業等相關負責人聚集一堂,圍繞強化、推進產學研合作,站在各自的立場交換意見,并將這些意見反映在政府的具體政策制定上,形成密切的合作關系。產學研合作研究,是將高校的研究能力與企業的技術開發力量結合起來進行的開發研究。在教學研究的領域上與企業之間形成合作關系。例如,學校的課題研究接受來自民間企業等外部機構的研究人員和經費。高校藝術教育和相關組織機構以對等的立場,根據契約關系共同進行課題研究,達成共贏模式。通過合作共建協議的簽署,將為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發展規劃工作等方面搭建一個更為寬廣的合作發展平臺。藝術教育的成果體現在教學成果的展示,學??梢远ㄆ谂e辦教學成果展覽,同時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和學者進行知識講座。例如舉辦青銅器專題的教學科研成果展覽會,展覽會的定期舉辦可以讓文創企業了解高校藝術教育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機構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雙方搭建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平臺。
三、總結
目前我國的藝術教育發展迅猛,多層次、多形式的高等藝術教育體系已經形成。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高等藝術教育需要突破傳統的培養觀念,形成有特色的藝術教育模式,以適應市場人才的需求。高校藝術教育應該發揮地域性優勢教學,挖掘地方藝術文化資源,探索新的藝術教育方法,形成陜西地區藝術教育的特色模式。寶雞青銅器制作精美,是中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青銅器的出土見證了中國青銅文明的頂峰時期,體現了我國古代先民的高超藝術創造力,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并以美的形式為陜西地方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研究資源。
參考文獻
[1]易德生.科技考古視野下的商王朝錫料來源與“金道錫行”[J].中國社會科學,2013(05):162-184.
[2]張懋镕.寶雞出土周初青銅器的歷史地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35-39.
[3]馬承源.何尊銘文初釋[J].文物,1976(01):64-65.
[4]李成琨.淺析饕餮紋的歷史文脈內涵[J].西部皮革,2019(24):39-44.
[5]王宇.商周青銅器上鳳鳥紋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2:3-4.
[6]馬?。讨芮嚆~器紋樣在現代設計應用中的分析[J].漢字文化,2018(15):77-79.
[7]房容.地域文化在高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7(07):357.
[8]陳寶明.我國當前產學研結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與政策建議[J].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2009(11):42-45.
作者:何飛龍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
- 上一篇:商業企業財務稽核制度探究
- 下一篇: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優化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