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音樂教育的狀況及思索
時間:2022-01-31 09:56:59
導語:學院音樂教育的狀況及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四川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
(1)教學管理不規范,課程開設也不到位。四川高校的公共音樂課程,在教學形式和內容上顯得過于單一,大多數都是以音樂欣賞和中外音樂史課程為主,聲樂、器樂和音樂美學等方面的課程開設極少,基本上都是以任課教師的專業來決定開課內容。教師任意選擇和安排課程,因此課程內容的隨意性也較大,授課內容拼湊、應付,毫無系統可言。在教學形式上,也是一味的課堂講授,教學效果較差,許多學生上公共音樂課,要么玩手機,要么看其他雜志,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材的使用上,各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有較大差異,就算是一個學校的,由于授課教師的不同,使用的教材也不盡相同。教師以自己的專長與愛好來隨便搭配教材,這使得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長此以往,不利于四川高校公共音樂課的發展。
(2)公共音樂課不受重視。首先,學校不重視公共音樂課。據筆者統計,四川30多所普通高校中,堅持開設公共音樂課程的只有十多所高校,其余的高校有的曾經開設過,但由于種種原因,取消了此門課程,還有一些高校,至始至終都沒有將公共音樂課納入過學校的開課計劃。其次,教師也不重視公共音樂課。從事此門課程教學的教師,完全將上公共音樂課當做“副業”,沒有真正的做到像上本院的專業課那樣,認真備課,精心準備,一味的應付和敷衍。再次,學生不在乎公共音樂課。許多學生在公選課的選擇上選擇公共音樂課,是覺得公共音樂課不需要嚴格的閉卷考試,所以較容易拿學分,而且去不去上課最后老師一般都會給個及格的成績。
2四川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1)探索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多元性。
1)教學內容需要多元性。應在重視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音樂作品賞析、易攜樂器等內容的學習。除此之外,公共音樂教育的更應注重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與滲透,在立足于本民族音樂文化學習的同時努力吸收多元性的音樂文化知識。重視音樂基礎理論,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從而達到會欣賞的目的;重視音樂欣賞,能讓學生多感官、多角度的進行音樂的綜合體驗;重視學科交叉,能夠為培養“通識化”的人才提供幫助。四川是個多民族的區域,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寶藏。羌、藏、彝族的舞蹈、樂器以及歌曲各具風味;川劇、四川清音、川北燈戲等曲藝音樂文化資源特色鮮明,將這些具有四川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內容融入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欣賞課中,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和民族自豪感,從而更有利于公共音樂教學的開展。
2)教學形式需要多樣化。高校公共音樂教學需要改變過去以單純講述為主的教學形式,應借鑒中小學音樂課程新課標的要求,適當的在教學中采取討論法、比較法等方法,提高課堂中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掌握課堂上的主動權,對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自主的交流和探討。
(2)提高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科學性與時代性。
1)管理需要科學性與時代性。首先,要引起各高校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重視公共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美育中的重要地位,對公共音樂教育能夠統一領導和規劃;其次,要建立公共音樂教育教研室,即建立一個部門進行專門性歸口管理;另外,為了讓公共音樂課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必須配備一支具有較高綜合音樂素質的公共音樂教育師資隊伍。
2)課程設置需要科學性與時代性。需要改變因循守舊的以欣賞教學為主的公共音樂課程設置。立足于學生的需求及學校的實際情況,開設易學、易上手、易攜帶的器樂課程,如吉他、口琴、羌笛等,讓學生能廣泛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適當開設流行音樂課程,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選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開設基礎形體訓練課,為希望有良好體態和健康形象的大學生提供平臺,以此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并以此應用到其他學習領域,使優秀的智力、體力和情操得以體現。
(3)樹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新理念。
首先要做到有明確的目標。著名的教育家姚思源曾提到:“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是面向普通高校非音樂專業大學生進行的一種普及性教育,其目的是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一種精英教育,而是平等的、普及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歸宿。①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應以努力培養大學生審美能力和素質為目的,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提高音樂素養為核心,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審美情趣、興趣愛好等方面出發,因材施教,利用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和多種多樣的藝術實踐形式,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音樂的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能夠這真正的享受美、創造美。其次,要拋棄舊觀念,接受新觀念。要達到這個目標,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需要在“與時俱進”和“以人為本”兩點上有所突破。努力改變過去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重實用而輕美育的傳統思想,以及對藝術教育缺乏重視和認同,忽視了藝術教育對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因此,應拋棄舊觀念,突破傳統的教學體制和框架,與時代同步,與新時期對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步,把關注點更多的轉向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上去?!耙匀藶楸尽毙枰獜膶W生的需求出發,轉變教師的舊觀念,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僅要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還要達到傳授學生期望掌握的、感興趣的、對未來學習或就業有實用意義知識的目的。
3結語
希望此文能在四川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改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并以此與廣大從事高校音樂教育的同行一起探索有效的高校公共音樂教學途徑,為提升公共音樂教育在四川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斷努力。
作者:但夏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提升水利建筑工程安全管制的方法
- 下一篇:小議高職音樂教育現況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