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區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11:09:41

導語:我國社區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社區音樂教育論文

一、我國社區音樂教育的特點與發展

(1)社區民眾因其文化程度,社會分工不同而存在興趣愛好,性格,職業等差異。

(2)社區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教育的圍墻,將區域教育資源進行一定的整合。社區教育努力提升非正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功能,將教育與民眾社會生活融為一體,折射出現代教育的新型傳播模式。

(3)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許多家長越來越認識到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與作用。社區音樂教育既滿足了家長對孩子素質教育的需求,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人際關系能力和音樂素質。

(4)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日益加劇,中老年人作為社會的重要一部分,成為我國不可回避的社會關注群體。藝術教育(音樂教育)的切入幫助中老年人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質量,改善老年人社會生活環境,豐富老年人社會文化生活。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于藝術教育的重視和普及,加之接受高等藝術教育的畢業生就業壓力等因素,使得社區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我國社會教育資源中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二、我國社區音樂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社區音樂教育主要表現為:以地方大專院校為主的公辦形式社區教育,如惠民工程中藝術課程講座,以及老年大學等形式。這些公辦音樂教育的主要學習者大多數為中老年人,就課程的設置而言,較為簡單,內容單一;另外一種是以私人辦學為主的藝術培訓學校,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為主的幼兒啟蒙式音樂教育。公辦社區教育的問題在于:師資資源不夠,教學內容粗淺單一,沒有固定形式的教材,學習時間不固定,持續時間不長,等等。公辦社區教育一般以大專院校為主體。由于課時編排與資金支持等問題,在一般情況下,能夠得到優秀的業務精英或專家學者教授和指導課程較少。而以私人辦學為主的音樂培訓中心、琴行,藝術學校等問題則較多。首先,辦學資質無認可機制。只要在工商部門領取執照就可以開班收徒。音樂教育儼然成了一種商業手段,甚至有的培訓中心從校長到教師僅有1~2人。這樣的音樂辦學水平可想而知。其次,師資力量薄弱。許多藝術培訓學校為節省開支,公開聘用尚未畢業的大學生,這在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方面,不能保證“學生教師”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流動性大,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統一和完整。第三,學習風險大。許多學校由于惡性競爭,導致經營不善,隨時面臨倒閉關門的問題,這樣一來致使許多兒童不能繼續完成學習,而家長甚至連學費都無處追討……。以上種種問題都是我國目前社區音樂教育辦學所面臨的現實性問題。總體來說可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

(1)由大學主導的社區音樂教育優秀師資資源不夠,課程單一,內容不清楚。社區教育部分分工不明確,無相應的畢業憑證,社區音樂教育更像是課外輔導班,沒有形成系統完善的機制。

(2)社區音樂教育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沒有相對穩定的經費來源,這也是社區音樂教育辦學不持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區音樂教育課程安排與消息來源渠道單一,民眾無法準確了解社會音樂教育教學的相關信息與通知。消息傳播滯后影響民眾的學習熱情與學習進度。

(4)私人開辦的社區音樂教育機構藝術培訓學校等沒有相對嚴格的辦學資質認可,沒有一定的評估機構,沒有相對穩定的優秀師資力量,不能保證教學的完整與統一。

(5)社會媒體與輿論對社區音樂教育關注度不高,由于我國社區音樂教育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社區音樂教育的傳播與發展相對滯后。

(6)社區音樂教育涉及到社會教育的各個階段。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社區音樂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目前我國社區音樂教育只局限于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階段,與其他形式的社區教育相對隔離,從宏觀教育的角度來看未能形成一個有效的完整教育體系。國家對社區教育(音樂教育)相關法規政策較少,關注度不高,沒有相對完整的建設性法規措施予以支持。

三、如何借鑒國外經驗解決我國社區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中國大部分城市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與日益緊張的生存環境,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與隔閡等都對我國的城市建設與發展提出新的問題。對此僅依賴學校教育來解決上述社會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在這方面,國際社會教育實踐已經清楚地表明:只有實施面向全社會大眾,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原則的各種各樣的社區教育綜合形式,才能滿足和解決廣大群眾對社會教育的總體需求。在這方面,世界各國都在努力進行嘗試。美國的社區學院,日本的“公民館”等都為我國的社區教育發展提供了相應的參考。在美國,各個社區學院都隨時備有本學年的課程一覽(catalog),將開設的課程分門別類開列于上,如課程內容、學分、編號、授課時間等。學員們可根據自己需要自由地選擇課程,了解應付的學費。學員在完成相應的課程學習之后,可向學院提出申請,如經審核符合畢業標準則頒發結業證書及學歷文憑,甚至準學士學位證書。社區學院的教師都由專兼職兩支隊伍組成,兼職教師一般要占到一半以上。專職教師幾乎都是負責基礎類的課程,而兼職教師多數要由熟悉行業現狀、熟悉職業崗位技能的人來傳授。他們主要承擔著專業性較強的,需求數量不多的課程??紤]到我國現實國情,借鑒國外已有的教育模式經驗,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大專院校應充分發揮公辦音樂教育機構的優勢,努力獲得政府或企業的穩定財政支持,針對報考學校的學習者設立較為豐富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學內容,選派相關專家或演奏名家進行教學,保證教學師資的質量與水準。

(2)社區成人音樂教育機構是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在學校音樂廳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以提高社區居民文化水準。

(3)對民辦音樂教育機構實行專門的監管,定期進行教學評估與資歷認證,以確保民辦音樂教育的教學資質與教學水準。對民辦音樂教育師資設定統一的教學標準。例如:由國家權威部門發授教師資質認定,凡通過者可聘為音樂教師,持證上崗。對在崗教師每1~2年進行定期考核(包括心理測試),未通過者則不能聘為音樂教師,取消其執教資格。

(4)對持有資格的民辦音樂教育機構定期進行監督審核,對辦學條件老化,辦學能力不足的民辦音樂教育機構予以整合,盡可能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亦可打造品牌音樂教育機制,使民辦教育強強聯合,提升整體教育水平。

(5)無論公辦還是民辦音樂教育機構都應幫助社區提高精神文化建設的水平,改善社區環境,改善老年人社會生活環境,豐富老年人社會文化生活。社區音樂教育一方面推進普通教育的傳播與普及、發展了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功能,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高雅藝術,不僅發展了職業教育,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另一方面,社區音樂教育則能夠滿足更多外來人口及子女的基礎教育需求。外來人口是社區教育對象中日益增長的社會群體。他們所帶來的“城市第二代”在逐漸適應城市生活的同時更需要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下一代人能夠努力地融入大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進而成為城市公民的一員。有鑒于此,社區音樂教育在這一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幫助國家完成這一部分群體的繼續教育工作,提升外來人口的整體素質。此外,社區音樂教育對調整退休老年人的心理,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加強他們與外界聯系等方面也可發揮很大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社區音樂教育發展相對緩慢和滯后,目前存在的社區音樂教育機構還是體制外的非正規的教育機構,還有很多人沒有真正認識到社區教育的意義。社區教育特別是社區音樂教育既著眼于社區成員美德的完善,又服務于社區成員才能的提高,因此對社會教育起到不可小覷的重要功能與作用。我國有著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優秀的傳統文化,相信經歷政府與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社區音樂教育必將蓬勃發展,勢不可擋。

作者:李沫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