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03:43:52

導語:高職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音樂教育論文

一、全國高職音樂教育的現狀

我們中國的高職教育對比國外的高職教育還有差距,在美國從幼兒園到大學有連續的音樂教育體系,對高職學生的音樂教育比較重視。德國的音樂教育,要求大學生必修哲學、文學、歷史、音樂等人文學科。在日本從幼兒園到大學都開設音樂課,不僅是簡單的學唱幾首歌曲,更注重創作、欣賞等學習,甚至職業學校學生在就業應聘中,也要加試音樂。人文素質的提高勢在必行,因此音樂素質教育成為我們高職院校重點的研究問題。

二、新的理念

1、以國家的力量的開展“全民音樂教育”

1)文件下達并落到實處,設立相關部門監督

國家相關藝術教育文件的下達,也表明了國家已經有重視藝術教育行動,這也是國家為培養藝術人才所做的計劃,國家教育部給予我們的宏觀調控,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相關的力度和制度,全國高職院校眾多,沒有相關的部門管理監督,文件下達也是紙上談兵沒有落到實處。哪所學院實施了?哪所學院沒有實施?無人知曉、數據模糊。國家應該增設相關的管理人員,通過會議、考察團等定期的檢查,學院也要定期向上一級作相關的匯報,各高校是否按文件開設相應的音樂類課程?國家培養的文藝教育工作者在崗的人數是否符合學生人數的比例,保證師資力量的足夠。國家教育部派出專家給予地方的教師相應的指導,多聽聽各個地方在教學上存在的困難,并給予幫助,以便制定更好的藝術人才培養方案。設立相關部門監督有利于國家文件的實施。

2)出版權威的高職音樂教材

通過國家的力量,教育部召集全國的音樂專家和教育家,出版專門屬于高職生使用的音樂教育教材,教師上課多般用自己的講義,造成知識面過窄、偏、深等問題,授課效果不好,年輕的教師在這個問題會更嚴重,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教材都是普通高校使用的音樂教育教材,這些教材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但專屬高職的音樂教材沒有,因為高職生還是區別于本科生,他們以后的工作性質不一樣,他們的文化基礎也不一樣,所以用同樣的教材是不合適高職生發展的。出版高職音樂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出版高職音樂教材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自身的需要、企業的需要、與社會密切聯系,還要加上專家對已有音樂知識的難易篩選,精雕細琢,并非一兩個專家可以完成的工作。

3)開展針對高職的文藝匯演

中、小、大學有相應的文藝匯演比賽,而高職沒有獨立的、項目豐富的文藝匯演比賽,高職現已經是全國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開辦相應的高職文藝匯演是必要的,社會上還是很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高職生也是這些人才中的一員,用“以賽促學”的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去探索音樂中的美妙,比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將相應的獲得獎勵加分。高職院校文藝人才包括老師和學生,他們需要發展和得到國家的關注,這樣的呼聲會越來越強烈,這個活動能填補高職文藝活動的空缺。這樣社會的發展才會和諧、平衡。

2、各高職院校主動積極的開展“全民音樂教育”

1)實施“音樂”學分制

每個高職院校都設立有公共選修課,并要學生獲得一定的學分才能畢業。各個學院公共選修課程的設計中不一定有音樂類的課程,或者課程任意學生選擇不一定選中音樂類課程,所以他們不一定獲得音樂教育,強調一定要有音樂學分的學校也沒有,我們還不能與發達的國家相比,把它定位成必修課,但我國發展的今天人文素質的要求應該越來越高,所以必須強調畢業總學分中音樂類學分是一項。

2)始終如一的開設音樂教育類課程

以提高素質為宗旨,設定符合本校學生發展的音樂類課程,不斷的進行課改,使得音樂類課程一直延續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很多學校在本校的排課表上有音樂課,但實際上是不上的課,或者排課很少,有的學校里有很多很好的音樂教師卻沒有好好的利用到教學上,這些是與國家的教育方針不符合,據一些文獻資料顯示,有老師作調查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喜愛程度,結果顯示喜歡聽音樂、喜歡唱歌的學生還是占多數,這也說明學生自身就有對學習和接觸音樂愿望。“每個人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老師如何為音樂的種子灌溉、施肥,也需要有工具——水桶等,我們把音樂課程看作是老師給學生灌溉、施肥的工具,不能缺少。

三、結束語

實施高職音樂教育是有難度的,只要我們的培養方案正確,辦學理念正確,努力全方位做好高職音樂教育工作,定會發展高職的音樂教育事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

作者:安永明 單位:湖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