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器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09-03 09:24:39
導語:中小學器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樂器無論是在祭祀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古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清末民初,我國的新式學堂開始興起,當時就已經有器樂教學了。當時的中國教育改革大量借鑒了西方的課程設置,專門設置有琴學課,也是近代最早的器樂教學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在1949年的12月,教育部就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將中西樂器的欣賞和演奏作為重要的技能。除了“”時期教育的基本停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教育方面都十分重視音樂教育和器樂教育。
盡管現在課程標準中有音樂教學和器樂教學的具體要求,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原因,我國的中小學器樂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相關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沒有達到要求,相關的硬件設備不完善,器樂的教學沒有上升到學生和民族文化共同發展的高度,教學過程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未來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器樂教學應當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來培養學生的器樂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教師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樂器來激發學生對樂器本身的好奇心。選擇樂器要選擇簡單易學、能夠很快入門的,如口風琴、豎笛等。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必須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將器樂教學和文化課教學的嚴肅氣氛區別開來,以一種更為輕松的氛圍來吸引學生。例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遍該歌曲,并且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其內容影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以后,再告訴學生本節課的內容就是用口琴演奏該曲目,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排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從未進行過的樂器演奏。
2.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并給予鼓勵。從大的方面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順利、持久地開展器樂教學,必然要提升器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進行展示就是檢驗器樂教學成果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從小的方面說,只有學生從器樂實踐中獲取了快樂,贏得了贊美,才能夠真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以《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為例,在簡單的教學過后,應當鼓勵學生進行一小段的練習,然后自主或推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提升教學效果。
3.應當用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器樂教學。方法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是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開展器樂教學最有效的手段。具體來說,應當分階段實施教學。第一是進行充分的理論和演奏前的準備。在開展器樂教育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相關的器樂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熟悉樂器。第二是由淺及深地進行器樂教學。無論是在旋律上還是樂器的形式上,都要先易后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受到教育。第三是要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嘗試。如器樂教學和演唱、舞蹈相結合,多進行欣賞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音樂活動中自我感悟,更深刻地體會器樂的魅力和音樂的美感。綜上所述,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改革中,必須將器樂教學當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去做。教師必須清楚地看到,由于之前音樂教育整體不被各界重視,很多學校的器樂設備比較缺失,根本無法進行科學的器樂教學。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和家長都應當積極地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重視學生的器樂學習,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器具,將器樂教學當成音樂教學的重點去抓,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完善音樂教育體系,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作者:施棟良 單位:江蘇省外國語學校
- 上一篇: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