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的培養
時間:2022-11-05 11:13:46
導語:高職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基礎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多為高考中成績較低的,學習能力較弱群體中的學生個體。他們學習音樂的途徑較少,以致于樂理知識較弱,識五線譜、簡譜、了解節拍的學生也非常少。他們高中階段就養成不愛學習或者不善于學習的習慣,很多學生都是通過網絡、電視或廣播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并未做到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沒有投入感情地理解音樂,缺乏實質的音樂感悟。許多同學只是將音樂作為消遣和排壓的一種方式,并沒有投入精力的作為興趣去深入學習,這也是高職學生音樂素養不能迅速實現提高的原因之一。在我國,一些歌詞簡單,曲風單一,易于傳唱的歌曲比較受到青年人的歡迎,這樣的歌曲唱起來,學起來相對簡單,再加上他們音樂鑒賞水平和辨識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又想講時髦、跟潮流,受此影響,也使高職學生音樂鑒賞力很難得到提高。
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提高鑒賞能力
提高高職學生的音樂鑒賞力,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可以體現學生的價值觀和藝術審美感。這對學生今后接受全面素質教育有重要影響,學生如果能夠將專注學習音樂的興趣投入到學習其他學科當中,就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質。
1.對音樂作品的鑒定和欣賞,以個人情感體驗去評價音樂,是人們鑒賞音樂的基本方式。不同欣賞者在感受要素上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盡管感官大致相同,但是憑借不同的社會閱歷、個人修養以及審美觀點等,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因此,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欣賞音樂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學生既領會樂曲風格,又進入情境之中感受音樂節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整體素質。俗語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據學生個性特點教學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今天,各種教育方法和措施不斷更新。欣賞音樂包含了對其旋律,速度,及其包含的情感以及人生體驗的欣賞。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進情境構建,用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渴望和學習興趣。有時候利用詩詞與樂曲結合的形式,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美好的音樂情境,更給學生提供了聯想與思考的空間。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生動的畫面結合優美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3.由于音樂具有不同類型與風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不同類別風格的音樂給學生加以欣賞。音樂中無論是豪放的,婉約的,還是悠揚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迷人之處,常常是越有情節、越耐人尋味的樂曲才越有迷人,令人神往。如今,單一的音樂類型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的需要,只有采取多種風格音樂共同鑒賞學習,才能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素養,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嘗試鑒賞多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可以鍛煉學生品鑒音樂的鑒賞能力,發掘在音樂方面的靈感及天賦。
4.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審美教育的目的。審美教育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個性完美,情感豐富的人,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音樂鑒賞中,要培養學生的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聯想能力以及較好的對音樂辨識能力。有好的感知力,才能捕捉到好的音樂旋律及內涵,才能用音樂的思維思考。教師在選擇鑒賞作品時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知音樂的美,將音樂與生活經驗相聯系,培養起聯想想象能力。欣賞者對音樂的想象可以促進其自有思維,對音樂要素進行學習理解,不斷豐富自身的想象力,領悟音樂藝術中所蘊含的的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鑒賞力。
5.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是一個音樂欣賞者所必備的。只有具備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和音樂本身的內涵。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有的內向,有的外向,音樂具有感染人,激勵人的功能,還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感化人。一個人的情感體驗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音樂可以直達人的內心,陶冶人的情操。好的音樂有使人心曠神怡的功效,并且有益于的人身心健康。高職院校認識到音樂教育對職業教育以及對提高學生審美觀,價值觀培養的作用,有利于豐富高職學生課余生活,幫助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對高職學生今后學習、生活、工作等都有十分鐘奧的意義,教學改革也對教師提出新要求,音樂教師要深入探究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要,更好地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
作者:李航 單位:佳木斯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實踐研究
- 下一篇:高中音樂教育中的自主性學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