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APP在音樂教育的可行性及實踐
時間:2022-08-13 10:07:22
導語:移動APP在音樂教育的可行性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移動互聯網催生出全新的業態,在線音樂app行業應用于音樂教育之中,可以為音樂教育提供豐富多樣的增值服務和資源,要充分認識到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應用的優勢,推進音樂教育的“移動式學習”,較好地滿足音樂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更好地拓展音樂教育內容和形式,促進音樂教育的移動式發展。
關鍵詞:移動APP;音樂教育;應用
在移動設備和無線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下,移動APP較好地應用于音樂教育之中,突顯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優勢和可行性,滿足了音樂學習者的“移動式學習”需求,可以為音樂學習者提供隨時隨地的音樂增值服務,促進音樂教育和學習的全新顛覆和變革,較好地滿足音樂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構建趣味化、創新、智能的全新音樂教育生態。
一、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優勢分析
移動APP是借由用戶智能手機客戶端,實現不同歌曲的在線收聽、下載和離線播放,當前的移動APP音樂種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種,綜合類音樂移動APP。它類似于音樂播放平臺和音樂播放器,能夠為音樂學習者和欣賞者提供綜合性的音樂服務。如:酷狗、酷我、QQ音樂、網易云音樂等。第二種,個性化音樂移動APP。這是指具有某一特定音樂功能的移動APP,它主要是以社交K歌為主,使音樂學習者和欣賞者可以不局限于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K歌和欣賞。如:音樂分享客戶端音悅臺體現出互動和社交的音樂服務;生活場景類移動APP將音樂與生活相鏈接,創設相關的生活化音樂場景和情境,為音樂學習者提供移動APP服務;識別情緒類音樂移動APP可以識別音樂學習者的平靜、困惑、訝異、憤怒、恐懼、愉悅、悲傷等表情。第三種,鈴聲類移動APP音樂。這主要是為音樂學習者提供鈴聲制作、下載等服務。如:鈴聲大全。第四種,音樂電臺類移動APP。包括傳統廣播電臺自主研發的音樂客戶端,如:阿基米德,還有以UCG為發展模式的網絡電臺客戶端,如:豆瓣FM等。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于以下方面的內容:第一,自主性。音樂移動APP可以運用專業技術和手段,進行移動APP教學視頻制作,教師可以結合音樂教育實際需求和學生的特點,精心制作多角度、清晰化、重點突出的移動APP教學視頻,體現出隨身攜帶便捷、輕巧實用的特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進行自主的音樂選擇和欣賞,并通過自主化的音樂移動APP學習進行獨立思考,將自己感覺困惑的問題記錄并提交給專家教師進行指導和點評,由此極大地突顯音樂教育的自主性和互動性。第二,專業性。由于我國音樂教育行業中的師資力量還相對匱乏,為此要通過音樂移動APP的方式,解決音樂教育中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可以使音樂學習者進入到音樂移動APP中,獲得專業化的音樂教學和指導,在音樂教育移動APP核心專家團隊的資源整合前提下,學習和領悟先進、專業的音樂學習理念和思維,掌握專業的音樂表演技巧,從而提升音樂學習的實效性和專業性。第三,娛樂性。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還體現出較強的娛樂性,可以較好地轉變傳統音樂教育中單調、枯燥的狀態,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之中,學生通常對于抽象、單一的樂理知識缺乏興趣,難以積極主動地融入到音樂學習之中,在音樂專業技巧和技能方面存在瓶頸。而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引入能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以其趣味化、虛擬化、數字化、移動性的新型娛樂方式,吸引音樂學習者的注意力,使音樂學習者獲得直觀、形象、新穎的音樂刺激,產生強烈的音樂學習和實踐欲望,充分調動和激發音樂學習者的積極性,在娛樂中學會和掌握樂理知識,并不斷向音樂教育的更高層次邁進。
二、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實踐分析
移動APP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工具類。具有高精準度和穩定性的Tempo節拍器;詞匯豐富、便于檢索并具有語音功能的MusicTerms音樂術語詞典;運用手機自帶麥克風快速精準校對的多功能校音器。第二,專業學習類。這主要有:以游戲娛樂的方式幫助音樂學習形成牢固樂理知識架構的《輕松學樂理》音樂APP;教學練合一的練耳大師;導入分屏教學、滾動樂譜等新型教學手段的牛班APP;滿足樂器、舞蹈、聲樂等音樂課程學習需求的“于斯課堂”;彈琴吧在線音樂興趣教育社區;鋼琴陪練軟件ARTAPP等。(一)樹立互聯網思維下的音樂教育理念。音樂教育理念在移動APP的應用下不斷普及,為此要樹立互聯網思維下的音樂教育,注重移動APP音樂教學的互動交流和體驗,關注學生在移動APP中的主體性地位和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在移動APP中的人本性意識。教師要在音樂教學中成為課程教學的管理者和組織者、開發者,善于運用網絡資源進行音樂教育教學,引導學生進入到互聯網的音樂情境之中,實現對音樂教育資源的共同開發、挖掘和建設。同時,教師還可以在MIDI音樂的運用之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化的樂曲二次創作,使音樂學習者直觀地進行音樂學習、欣賞和體悟,深入到音樂學習過程中,更加透徹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相關背景、曲調、審美意境,深層次地把握音樂藝術的精神文化要求。(二)加強音樂微信討論組教學和服務。微信作為手機即時通信軟件,成為音樂教育傳播的全新載體和平臺,它轉變了“一對一”的音樂教育傳播模式,進入到“一對多”的音樂教育傳播模式之中,形成了緊密相聯的音樂教育傳播“串”,使音樂教育具有更大的傳播空間,可以實現基于音樂微信的多次重復傳播和教學,音樂學習者能夠通過添加微信好友、朋友圈的方式,進行音樂的多次重復傳唱和學習,并相互交流和溝通,增進對音樂作品內蘊的哲理、藝術內涵的體悟。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音樂微信討論組進行信息、教學和服務,音樂學習者可以與教師進行在線交流和溝通,通過上傳音視頻文件進行自由、開放性的討論,形成良好的音樂教育教學氛圍,幫助音樂學習者增進對音樂知識、藝術精神的體悟,并在短時間內迅速構建專業音樂學習圈子,較好地實現音樂傳播和教學。具體來說,音樂微信討論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音樂知識圖文組合式的音樂微信。這主要包括有:闡述音樂作品、歌唱技巧的音樂知識類音樂,如:微信公眾賬號“知乎日報”的“聽,林夕在用歌詞給你講故事呢”、微信公共賬號“音樂人網”的“《我是歌手3》第二期編曲解析”、微信公眾賬號“聲樂助手”的“知識,歌唱時共鳴腔體的運用”、微信公眾賬號“中音在線”的“聲樂套取《冬之旅》導讀”、微信公眾賬號“音樂周報”的“藝術歌曲如何唱出藝術味兒”、微信公眾賬號“樂明心音樂治療”的“合作式學習與體驗式學習在音樂治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微信公眾賬號“湖南省心協”的“聽咚咚咚咚的音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打針了”。第二,音樂資訊類圖文組合的音樂微信。這主要是推介音樂演出信息、音樂家生活等內容。第三,音頻鏈接音樂服務。這主要是指QQ音樂、蝦米音樂、網易云音樂、酷狗音樂等,可以通過微信分享或朋友圈分享的方式,進行移動APP音樂交流和共享。第四,視頻鏈接音樂服務。這主要是通過優酷、土豆、音悅臺、騰訊視頻等網站或手機客戶端,進行音樂視頻鏈接,音樂學習者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中發表音樂小視頻,進行交流和分享。(三)利用移動APP軟件服務功能,實現對音樂的感知和學習。移動APP軟件利用現代化、便攜式的移動設備,可以為音樂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平臺,使音樂學習者融入到音、像、觸控、感應等現代化音樂移動APP情境之中,體驗非同一般的音樂美妙感覺。(四)運用移動APP軟件載體開發音樂教育平臺可以不斷完善校園無線通信網絡,整合和開發精品課程、優秀教師的授課實景錄像等,通過VOD視頻、AOD音頻等信息化載體,進行實時課堂教學、課件錄制、課件點播等,給學生提供便捷、自由、開放的音樂學習平臺。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顯現出與信息化技術不斷融合的趨勢,要引入移動學習的互聯網新型理念和思維,合理開發網絡化的音樂教育資源庫、素材庫、課件庫等,使之成為音樂教育教學的有效資源和載體,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體驗到更為快捷、便利、開放、自由的音樂學習氛圍,提高音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藝,張大鵬.音樂教育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探析[J].才智,2018,(27).
[2]趙開棟,姚宜華.音樂教育需要創新教法———評《音樂教育新概念》[J].中國教育學刊,2018,(10).
[3]王鑫.移動應用App的發展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7,(01).
作者:靳琪慧 單位:河南警察學院
- 上一篇:音樂教育培訓產業現狀及發展構思
- 下一篇: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