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22 09:36:09
導語: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圍繞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討論,認為當前教學中存在著三個問題,分別是教學理念落后,部分學生基礎不牢和教學實踐缺位。針對以上問題,文章提出了三個解決路徑,分別是重構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強化基礎英語教學,重視體現教學內容的實用性;重視實踐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高校;英語語言學;語言學;問題;對策
在高校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開展的英語語言學教學具有非常強的應用指向性。這是由高校英語語言學教育教學特點決定的。在高校學校當中學習英語語言學的學生,他們的訴求非常的明確,就是要在畢業之后進入到工作崗位,從事與英語語言學相關的工作。但是隨著英語語言學教學的深入開展,其在教學實踐中也必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并尋找辦法予以解決,是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1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理念落后
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的開展,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底蘊。但是從當前高等學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上看,老師在具體執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往往對上述教學目標缺乏正確的認識,首當其沖的是教學理念滯后。必須樹立高校英語語言學習是以培養學生英語語言使用能力為導向的科學教育教學理念。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師的主要教學是讓學生能夠在應用的視野之下來完成更加有成效的英語語言學學習。但現實情況是,在英語語言教育教學中,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填鴨式教學仍是司空見慣,課業結束后,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并沒有太大的提升,與英語語言教育應該完成的目標相去甚遠。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缺乏方向感,也沒有以結果導向為指引,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服務。之所以會出現教學目標模糊不清的情況是因為對學生日后就業的認知和理解出現了偏差。在學校學習期間,英語語言學習的學生往往表現出并不太高的英語語言學習專業訴求,但在畢業的實際就業中,卻有著較高的英語語言學應用要求。對于學生這種在求學期間與畢業工作中存在的理解與認知偏差,老師就應該有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但是當前的高校英語語言學老師將中學階段的英語語言學教學與應試學校當中所進行的英語語言學教學,在認識上有了混淆的態度,這種模糊的教學目標會導致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疏漏,進而會導致教學效果變差。
1.2部分學生基礎不牢
相比于單純意義上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高校英語語言學的教學實際上應該基于學生一定的英語語言底蘊積累才能進行。但是從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的對象的實際情況上看,并不是每個接受這部分教學的學生都能夠達到學科教學的先決性要求的。由于高校是全國招生,學生本身的實際情況由于地域差異和個體差異的影響,也是千差萬別,而英語語言學教學實踐中產生的教學基礎不牢是由學生的來源決定的。從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不具備更高層級的英語語言學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上也往往存在著偏差,這就導致了教學基礎是相對比較差的,他們在學習英語語言學的過程當中,所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的,老師為了完成后續的教育教學任務,就應該非常充分的認識到教學基礎不牢的這一個現實的特點,想方設法予以彌補。
1.3教學實踐缺位
當前存在的第四個問題就是教學實踐的缺位。因為在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格局當中,高校教育和高職教育共同承擔了職業教育的任務,但是從實踐上來看,由于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即使是那些應用導向的企業,他們在選擇學生的時候,也往往更加傾向于選擇具有更高學歷的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從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上來看,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教育學生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平臺,這種教學實踐確立的狀況屢屢發生,他們一方面缺乏實踐的能力和基礎,一方面也缺乏實踐的機會,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工作崗位的,前期階段,會由于缺乏實踐的機會和時間的經歷,而導致與工作的契合度不高,也會導致高校教育的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市場反饋相對比較差,這種惡性循環是當前教育教學體制決定的,是高校教育當前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所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因為高校教育的時間是相對比較短的,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且具備獨立工作的實踐能力。但是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上來看,有很多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師將高校都看作是自己英語語言學教學的時間,而沒有給學生留出更多的課外實踐的時間,甚至沒有給學生觀察和思考英語語言學教學存在問題的時間,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知道英語語言學的課堂學習,不知道英語語言學的實踐應用。這種啞巴式的英語語言學教學方法,本質上是由于老師的教學節奏過于拖沓導致的,應該予以改進。
2針對當前的情況,高校英語語言學課堂教學應該遵循的路徑
2.1重構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意義和價值
高校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具體需求為導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意義和價值。根據上面提的問題,當前結果導向的教育教學的理念,調整教學方法是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采取的重要路徑。通過教學方法的調整與改革,促使教師的教法與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需求、畢業后的就業要求高度鏈接契合,最終到達同頻共振的水平。教學方法的調整的落腳點在于保證學生自我的成長與提升,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盡可能的機會與空間。應該認識到,在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的過程中,重構教學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整個教學系統協同配合,共同發力,行政層面的調整和改革應該得到改革者更多的關注。
2.2強化基礎英語教學,重視體現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第二個方法就是要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通過該目標最終使學生的認知和行為統一起來,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我們在這里強調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不意味著要在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的課堂上,以結果導向為指引,給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要著眼于應用性和實用性,從行動的目標和視角出發,不斷調整和升級自己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學應用能力,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的進入工作崗位,從事相關的專業工作。此外,應該認識到,對于英語語言學習者來說,個體的知識基礎是前提。在開展以結果為導向的英語語言學實踐教學活動時,針對不同學生個體的基礎參差不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因材施教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基礎性的英語語言學習材料,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技術性的英語語言學教學活動,查缺補漏,把之前應學而未學的知識補上,掃除繼續學習之路上的知識盲點障礙,以更輕松的學習壓力來進行更加專業的、更加有效的、更加具有實用性的英語語言學學習。我們在這里強調進行基礎性的教學,并不是要進行無差別的基礎教學,而是要針對那些在英語語言學基礎方面相對薄弱的具有實際需要的學生來進行。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考慮在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以結果導向為指引,開展分層的教育教學活動。
2.3重視實踐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一門應用課程,在開展高校英語的語言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更應該重視實踐的意義和價值,給學生鍛煉和展示自己英語水平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具體而言,高校英語語言學課堂教學實際上是應該開辟課內和課外兩個課堂的,學生在課內課堂學習的是基礎的知識和一般性的對話方法,在實踐課堂當中,學生就應該學習與他人溝通對話和交流的理念和方法,只有科學課堂和課外課堂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學生的英語語言學水平才能夠朝著實踐化的方向不斷的提升,結果導向的處理與教學課堂教學才是卓有成效的。從這個意義上看,高校英語語言學課堂在教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當前所應該解決的問題就是要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尋求更多的企業來構建校企合作的模式,積極地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為此,就要重新設定教學節奏,要學生和老師的學習節奏都統一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得行政導向指引之下的教育教學活動,在高校英語語言學課堂上能夠落地生根,要讓學生能夠在終止階段短短的三年時間的學習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的提升和能力的成長,重新設定教學節奏,給學生更多的獨立實踐的空間和機會,是實踐這一路徑的正確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曉超.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微視頻教學[J].教育與職業.2008(23):12-13.
[2]洪錦頤.高校英語語言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上旬刊).2010(12):45-46.
[3]劉和珍.SPOC模式技術在高校商務英語語言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4):47-49.
作者:馬玉杰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核設施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研究
- 下一篇:建設工程施工法律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