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的困境與對策

時間:2022-07-16 10:47:31

導語: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的困境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的困境與對策

摘要:在應用語言學的實際應用中發現,國內應用語言學在國際化方面始終面臨一些困境。一方面是應用語言學在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的沖突;另一方面是中文與英文的文獻發表上的沖突,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沖突尋找合適的對策解決,以此來推動應用語言學的國際化發展。

關鍵詞:應用語言學;國際化;對策

一、應用語言學研究中面臨的困境

1.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沖突。和其他的社會科學一樣,應用語言學也存在情境性和活動性,所以對應用語言學的研究要以本國文化為根基。我國學者在應用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務必以本國人民和利益為核心的心態,注重社會中各個方面的問題,同時,把握各類焦點事件,處理應用語言學各類所需處理的問題。例如,各個大學學校以往在進行英語教育中,教育的關注熱點聚焦在“CET4/6”,但是,社會得到了十分迅速地提升,使得大學學校中英語教育教學各類關鍵點也在逐步變革中,被轉至運用各類新興科技設施來開展教育教學的方法上,以對現階段在進行擴招期間學生與教師總人數不夠均衡、學生與教師間所進行的互動較少等方面的問題實施處理。同時,近幾年,各大高等學校中英語教育教學所包括的專用、通用類英語怎樣實施融合與區別也是十分核心的問題。另外,依據教育部門所給予的規定,在減短英語教育教學總時間并減少其學分總比例后,怎樣保障這一教學最后的效果也是所需應對的一大問題。而各個高等學校還要知曉,處于國際總體得到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并教育出視界更為寬闊、情懷更為厚重、知曉各項國際原則的全能型人才十分關鍵。但是,這類問題并未得到西方許多國家的注重,因此,依據這一方面來撰寫出論文,無法得到各類國際期刊的認定,就算部分論文能夠得到審核,也要通過各式各樣的篩選,而在進行篩選期間,會因為外國各個專家所處的立場而無法被選中。在對各個國際雜志中的審核相關人員進行采訪后指出了,對于EVL學者所給予的稿件而言,其在開展審核期間,不會因為母語不一致而產生偏見,反而是會更為尊重與敬畏,從而給予更多的機會。但是,部分審核相關人員也指出了,在對來自于中國的各類ENL論文作者所給予的論文進行研究與分析后,指出了其具有某一共同的問題,就是論文中的各項論點均具有其制約性,其大多都是依據本土化來開展分析與研究,且大多研究都缺少國際方面的實用性與價值。2.應用語言學中英、漢間所具有的沖突。各項學術研究與分析逐步朝國際方向而得到發展,使得其成果也更為注重英語化,這也讓部分學者更為憂慮英文學術所產生的壟斷,若在今后各項學術的推廣與宣傳均要借助于英語,就會具有更多的制約性,甚至是為英語所操控,這對部分英語并非母語的國家而言,不夠公正。在部分英語并非母語的國家中,人們無法全方位地把握英語,所以,對英文類論文實施撰寫更難;同時,在搜索各類英語文獻期間,其對比母語文獻而言,渠道與途徑都更少,部分投入不夠的高等學校圖書館,較難應對外國數據庫所需的花費,無法保障母語并非英語國家中人們得到、產出知識的各項權利。

二、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的對策

1.遵循質量優先的原則。撰寫者應該在挑選課題時綜合考量學術研究過程,不同撰寫者的教育背景和專業方向各不相同。在選擇研究課題時不該簡單得以國外的研究熱點和國外的劃分標準來判定論文質量的優劣,更不該把外文的刊登文章視為更高水準的學術成果,這是對本國文化的一種自卑。在選擇學術課題進行研究時,還要依據質量優先的準則,把實用性和創新性當做最根本的準則。在面對所選擇的領域,撰寫者需要依照自己的專業,在“本土化”或是“國際化”中發表出自己的學術成果。對某些海歸學者來說,其具有十分充實的經驗,對各類學術所具有的國際性認知更為全方位,在回到國內后,應接著對各類“國際化”學術成果實施分析與研究,這類學者不但具有在外國更為充實的經驗、觀點等,對本土中各項問題和文化也有一定的認知,并把中國特色的理論進行實踐,彰顯出民族特色,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中流砥柱的功能。此外,對于本土培養出的學者而言,中國的本土化問題研究不應該被忽略,國家應該給他們打開海外研學的大門,讓這部分學者能夠拓寬視野,把國內存在的問題放置在世界的大環境下來解析和探索,讓這部分學者慢慢加入到國際化學術研究隊列中,也能幫助中國學術界研究出的學術成果走向世界。2.采用雙語發表的策略。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為了進一步實現語言學國際化發展的目標,以便于獲得評論專家所認可,往往在開展新的理論及成果研究中選擇以英文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就導致我國很多本土文化與外語文化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嚴重者甚至曲解了我國語言文化。所以,針對這類現象,想要及時有效地將中英文差異所造成的問題解決,相關政府部門可積極推行一些關于雙語發表的制度或政策,通過這種方式來及時解決我國語言傳播中存在的局限性,不僅如此,也可以幫助國外的語言學研究工作者獲取準確無誤的研究結果,甚至幫助一些國外學者滿足自身的文獻資料需求,這對于中國的學術研究趨于國際化發展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若僅僅只是推崇單一的語言發表,那么將有很大一部分人員在獲取新資料、新知識的過程中受到限制,這樣一來也導致這些新知識、新成果的傳播受限。但是在具體推崇雙語言發表的過程中,因為語言表達、語言文化背景有所不同,所以雙語言表達并非對照漢語文字逐字逐句的翻譯為英文,還需要研究人員根據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進行深入考究后再次進行二次創作,這樣一來才能有效避免雙語言發表中的“剽竊”行為。

三、結語

總之在全球化的視野下,對應用語言學科的研究讓我國在文化傳播及學術方面都走向世界。但是,對于應用語言各項國際化分析與研究,依舊具有許多問題,阻礙到了應用語言學所得到的本土化提升與發展,相關機構與學者均應依據社會責任這一方面,選取適宜的對策來處理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具有的各類問題,促進我國社科學術界的國家化進步,同時也推動本土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文秋芳.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的困境對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7(01).

[2]魏圓.我國應用語言學研究國際化面臨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經貿實踐,2016(23).

作者:趙羽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