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13 10:21:00
導語: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定義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法是職業學校專業教學中探索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將有關專業設備和教學設備同置一室,將專業理論課與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專業教室中進行教學。師生雙方共同在專業教室里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某—教學任務。這種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理論和實踐相分離的做法,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突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應用性、綜合性、實踐性和先進性,利于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同時,還包含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因此,“理實一體化”絕不是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和實習教學在形式上的簡單組合,而是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中等職業教育中傳統的“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技能訓練”及“學科化”、“系統化”的教學模式的框架,理論知識的講授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強調“實用、適度”,技能訓練則強調科學、規范及創新能力。在教學方法上,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配制相關的理論知識構成教學模塊,并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習指導,從而保證二者同步進行。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操作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知識與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會計專業課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充足的動手的機會。這一模式以實踐教學為主要內容,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會計實踐基礎;第二步層次為專業專項會計實踐;第三層次為綜合會計實踐;第四層為會計電算化實踐。
第一層次會計實踐基礎。這一層次是會計專業課教學的起點,是最基礎的環節。這一環節的教學目標是:在理論上應具備對會計實踐基礎業務的處理能力,如填寫會計憑證,設置會計賬簿,簡單的記賬工作,填制簡單的會計報表等。這一教學目標就決定了會計實踐基礎的教學應該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各占一半的比例。
第二層次專業專項會計實踐。這一層次是會計專業課教學的關鍵所在、中心環節,這一環節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項專項會計實務處理能力及技巧。
第三層次會計綜合實踐。這一階段是會計專業課教學的歸納總結階段,是最后的環節。這一環節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掌握各項專項會計業務處理能力的基礎上,掌握各項專項會計業務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確會計業務處理的整個體系。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不要求像第二層次那樣有深度,但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具體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以某具有代表性的單位一個月或一個年度所發生的實際會計業務資料為依據,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明確實踐中會計崗位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一個統一協調的會計工作體系的。這一階段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主,教師只起輔導、解疑的作用。
第四層次會計軟件實踐。這一階段是會計專業課實踐教學的升華階段,即由手工處理升華到電腦數字處理。作為職業學校培養出的畢業生必須適應現代會計實踐的這一新特點,具備會計數字化處理的能力。順應這一要求我校把會計軟件作為會計實踐教學的最后一環,使學生在出校門之前就能熟練掌握會計信息電算化處理,為會計工作信息數字化做好了準備。
四、加快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改革
1、理實一體化課程設置(模塊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吻合的課程設置。具體體現為: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教材,而課程是集中體現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載體。隨著科技進步,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的接軌,需要重新設置專業課。因此,很多原有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已跟不上社會、企業對本專業人才提出的培養目標,不能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F以會計專業為例,將其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行模塊化的課程設置。模塊可分三大模塊,分別為文化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及技能強化訓練課程模塊。其中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結合財政部關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標準,初級會計師考試標準的要求編入課表、階段性完成教學。這種打破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推行模塊化的課程設置,著力構建以能力為重點、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必將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緊缺人才的需要。
2、編寫理實一體化配套教材
首先,在編寫一體化教材時應依據教學大綱及國家技能鑒定的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有效性原則編寫一體化教材,這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再次,編寫一體化教材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一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在專業知識的安排上,緊密聯系培養目標的特征,堅持夠用、實用的原則,擯棄“繁難編舊”的理論知識,同時,進一步加強技能訓練的力度,特別是加強基本技能與核心技能的訓練。二是在考慮學校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會和企業用人的現狀和趨勢,盡可能地引入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時代感。同時,采用最新的國家技術標準,使教材更加科學和規范。三是遵從職業學校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結構安排和表達方式上,強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強調師生互動和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和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使學生能夠較輕松掌握所學內容。
3、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實訓中心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適應的硬件設備和學習環境。由于一體化教學方法強調空間和時間的統一,即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完成教學的多種任務。所以,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具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習教學的“一體化”場所。這就要求實習車間要有足夠的工位,必需的教學環境,如黑板、多媒體教學設備等。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課程要具有不同的設備和環境。如我校會計實訓室。在教師邊教、學生邊學、邊做、真賬實操情況下完成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在教學中不存在沒有理論的實踐,也不存在沒有實踐的理論,真正實現了空間和時間的統一,保證了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4、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方法可以直接影響到能力培養的效果。在教學組織和實施手段上應以“學生為主體”作為基本教學策略,通過各種貼近現實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要因材施教,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理論教學在強調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突出應用,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現場演示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實驗、實訓、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教師在實訓室可以邊講邊練,使學生在模擬工廠的環境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對照實物學習構造原理,又可以進行實際的動手訓練,教學方法直觀、靈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在實訓室上課,師生雙方通過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實現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模擬實習環節中進行綜合性的技能訓練,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并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實現了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技能訓練的統一。
5、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即使有了完美的一體化教材、再完善的實訓中心,如果理論教師仍然講理論,實習教師指導實習的教學模式,那么理實一體化教學如同空談。所以建設一支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習操作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的關鍵。要實施一體化教學,這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也要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有理實結合的教材分析及過程組合的能力。利用假期對在職教師進行輪訓,也可以進工廠進行頂崗鍛煉,參加技能培訓或是技師培訓等,為教師接觸生產實際和了解科技進步的發展動向創造條件。我校每年參加培訓教師達15人之多。
五、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創新
1、學生的素質現狀,適合一體化教學,加強形象思維教學。2、促進學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提高技能水平。3、一體化教學是“動腦”與“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習興趣。4、一體化教學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打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研究。5、一體化教學能推動校本教材的改革,增強實用性。
- 上一篇:高職高專生對短跑訓練方法研究論文
- 下一篇:村官助理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