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論文
時間:2022-10-03 07:08:00
導語: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近年來,國內多所普通高校紛紛開設藝術專業并招收音樂專業學生,但學生數量所占比例小,辦學規模有限??梢钥闯?,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教育尚處在初探階段。然而,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專業特點與校內其他學科教育的差異又給其在普通高校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關鍵詞: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的迅速發展,藝術學科高等教育正逐漸呈現從藝術精英培養走向普及化、大眾化的趨勢。近年來,普通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許多高校都增設和開辦了音樂專業,這成為高教發展的一個新的現象。應該說,音樂專業的開辦,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水平,有利于提升學校辦學層次和教育水平,有利于培養大眾音樂人才。
一、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現狀
在有些部分是以理工或文科專業見長的普通學校,音樂作為新建專業還屬于邊緣類專業。他們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諸如辦學條件不完備、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學科建設相對落后、辦學模式還不成熟等問題;但是,音樂專業無論在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育環境、教育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心態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專業音樂教育的性質和特點,然而,這些院校仍缺乏具備像其他藝術類專業院校一樣的專業音樂教育實力。
(一)招生與生源現狀
普通高校開辦音樂專業學科后,打破了原來只由藝術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招收音樂專業學生的慣例,相比之下,其招生考試標準較低,報考的學生部分因文化課成績不理想而臨時選擇學習音樂,而這門學科也由于學習周期較短,因此在專業學習上相對不全面、不系統,甚至學習方法不夠科學。
(二)教育教學與自我定位
1.教育教學投入不足
由于在普通高校,音樂專業不能作為重點學科進行建設,因此在有些學校存在著辦學規模小、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觀念滯后等問題。其中專業師資力量的薄弱,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入學后面臨缺乏優秀專業教師的尷尬,學生只能自己研習,或到校外請其他院校老師授課。這一現象與其他專業的師資飽和形成了一個矛盾的問題,長期以往,這種師資結構不合理,很容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從而制約其教育教學的發展。
2.教學、實踐有待更加規范化
在有些高校,存在著其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及教學方法上還不夠系統和完善的問題,這造成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實踐的相對缺失。如有些普通高校開設的音樂學專業,課程基本上是照搬其他藝術類院校或師范類院校安排,導致課程設置與本學校實際情況不相符,使得教師在授課上無所適從。這樣教與學不能有機結合,很難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3.辦學定位不夠明確
專業藝術院校和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分別是培養音樂表演和教學專門人才的院校,而有些普通高校還不具備培養這種專門人才的能力,教育教學體制一味模仿,致使一些學校沒有針對自身的特點兼收并蓄,合理規劃自己的教學。
(三)學生就業與社會需求
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如何培養出具有競爭力和實力的畢業生,是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但從就業形勢看,兩者之間也存在著一種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表現為就業渠道窄、對學生技能和理論的教育學習不夠系統、能考取獲得更高層次學習機會的成功率甚微、畢業生在業務水平上欠佳、不能真正勝任與音樂有關的工作,從而導致他們最終選擇其他行業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二、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應面對的問題
(一)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規范化
筆者認為,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模式規范化建設勢在必行。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音樂專業教育規范化
音樂專業教育的規范化主要體現在教育模式的設置上,要與音樂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目標有機結合,體現當代音樂藝術專業發展的大趨勢,力求符合普通高校辦學層次的要求,不斷提升音樂專業的辦學地位,符合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增加教學設施和資金投入,規范課程設置和學生實踐,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更新教學理念,積極爭取各方面給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2.音樂專業教學規范化
第一,科學施教??鬃又鲝堅诮虒W中要“因材施教”,做到“不憤不啟,不徘不發”,“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尊重學生個性、遵從教學規律;根據社會的需要,學生身心的發展,以及音樂專業的學習特點,對教學內容、方式、途徑、手段等方面進行多層次、科學地選擇教學,讓不同條件的學生都能發揮其個人所長。
第二,注重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時多舉辦音樂會、社團活動、專業比賽、社會演出、現場觀摩等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藝術實踐中敢于表現自我,鍛煉自我,提高自我,讓他們將所學的音樂專業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
(二)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社會化
普通高校應找到一個適當的突破口,多培養從事大眾音樂事業的人才,讓他們成為活躍在機關、事業、企業等單位的社會文化傳播者,起到帶動全民藝術素質和音樂修養提高的作用。為此,要采取重新構架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等措施,在培養學生較深厚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人文科學素質、自然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加強對學生組織群眾活動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揮潛能的空間,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現代化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把具有時代氣息的音樂教育理念引入課堂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各學校應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技術和手段,制作適合專業特點,便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視聽教材、計算機輔助軟件,并多運用現代化音響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將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整合,構建適應當今網絡信息化社會的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教育的新的理念,緊跟國際音樂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些新的問題也將會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更多的教育者、研究者給予關注,促使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發展不斷健全,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音樂專業人才。
- 上一篇:學校鋼琴基礎教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音樂欣賞教學研討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