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生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6 04:04:00
導語:職業中專生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技能型勞動人員是近階段社會需求量非常大的實用型人才,社會各個行業都需要既懂得技術又能具體操作的高素質計算機專業勞動者。1995年以后職業中專學生就業逐步定位在民營企業和鄉鎮企業。具備基礎文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相關適應崗位變化的儲備知識以及從事本專業的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激烈市場競爭對職業中專畢業生的要求。
隨著普教和高教的擴招,目前職業中專生源素質不容樂觀。因為素質、成績相對較高的學生進入普教和高教;相對較低的學生才進入職業中專進行技能培養。而這些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一般較差,加上有些職業中專專業技能教育不系統,沒有針對性,對社會現狀理解淺薄,使得部分中專生進入用人單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會干、干不長”的現象屢屢發生。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是當前職業中專教育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二、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及解決思路
本人從事職業中專計算機教學多年,對現階段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有一定了解。就目前的教學狀況而言,現在計算機教學課程設置尚未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教學沒有層次感、資源配置不合理、沒有針對性是計算機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職業中專的學生從初中進入中專后,學習的壓力和緊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業的壓力大大的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使得他們不能進行高深的理論研究,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目前社會上有一大批計算機短期培訓機構,他們利用很短的時間培養從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員,這些人員雖然有一定的特長,但是在擇業面的選擇上相對狹窄。相對于他們,職業中專的計算機教學有一定的優勢,能利用較長的時間對計算機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
計算機學科發展的非???,應該打破傳統的學科型教學體系,重點突出以能力為主的主體思想,以加強針對性,強化實踐性教學。下面談談幾點具體思路。
1.摸準市場需求脈搏,培養“拿來就用”型人才
最近國家把“軟件藍領”的培養定位在中職教育之后,為中專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就業市場多變,為了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我們應該加強市場調研、崗位需求分析;根據崗位特征、學生特征合理安排課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實際的理論課程。甚至可以讓用人單位來參與課程的設置,讓學生提前了解未來自己所從事職業的要求,真正實現與崗位接軌,與實際工作接軌。
2.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教師隊伍,對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學科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這就要求我們的專業教師能順應形勢發展,走出去,多進行專業研究,深入企業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現狀,多參與課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除此,還應積極邀請一些計算機行業精英參與教學,吸取他們的寶貴意見,增強專業教師的各方面能力。
3.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以往職業中專學生畢業只有畢業證,幾乎沒有任何相關的技能證書,這就在就業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完善的考核體系可以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能明確學習目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就業提供方便,使他們有“雙證”甚至“多證”,為自主擇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以上是本人對職業中專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一點思考,如何根據市場需求開展計算機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教育工程,還需要我們從事計算機教學的人員共同努力,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有用和急需的人才。
【關鍵詞】市場需求職業中專解決思路
- 上一篇: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