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高職學生數學作業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時間:2022-03-24 03:45:00

導語:小議高職學生數學作業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高職學生數學作業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摘要:在當前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積極性、主動性下降,遲交、不交、抄襲作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導致學生做作業的有效性嚴重缺失。教師應結合高職院校專業的特點布置作業,并重視作業評價,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自覺性,發揮作業反饋、調節、激勵、導向功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學生;數學作業;有效性缺失;原因;對策

數學作業是高等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完成作業情況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調整課堂教學進度、方法;學生通過做作業來檢查學習情況,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形成科學的價值觀,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高職高等數學作業現狀

在當前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聽到教師抱怨學生做作業越來越不認真,遲交、不交、抄襲作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教師辛辛苦苦批改作業,但學生卻只關心對錯,不去反思錯誤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抄襲過數學作業的學生占74%;51%的學生拿到教師批改后的作業只是隨便看一下;66.4%的學生認為教師批改作業對自己的學習作用不大。高職數學作業目前這種狀態使得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嚴重缺失。因此,要改革現有作業布置、批改模式,以保證作業對促進教師改進教法、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方面有效性的發揮。

對高等數學作業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原因

基礎知識不扎實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多數基礎知識薄弱,特別是數學成績更差;由于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經歷了長期的挫折體驗,使他們對學好數學缺乏信心與興趣,害怕做數學作業。

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高職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做作業沒有計劃、不及時,到了要交作業時來不及做,只好抄作業。又由于缺少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精神,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不會做就想到抄作業。

不重視數學學習高職生認為他們只要把專業課學好就可以,數學只是一門“副科”,看不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認為可學可不學,存在學好學壞無關緊要的心理。

作業目的不明確不少高職生完成作業純粹是出于任務,為了得到平時分,不求甚解、應付了事,出現了平時抄作業,考試背解法的情況。

(二)教師方面因素

作業布置不科學不少數學教師認為作業目的只是鞏固知識、強化解題技能。他們強調機械重復訓練,布置作業時追求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盡可能讓作業覆蓋所有知識點、所有類型題目。這樣,既加重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又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疲于完成作業,來不及做的時候就只有抄作業了。

作業脫離學生專業背景高等數學教材中習題往往脫離實際和專業背景,只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專業知識學習的幫助不大,導致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不想做數學作業。

作業要求統一,缺少層次性統一的作業要求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利于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優生“吃不飽”,草草應付;后進生“吃不了”,誘發抄襲作業。不同專業對不同的數學知識有著不同的要求,而缺少專業特點的數學作業,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沒有用,從而對數學作業持消極態度。

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指導不夠高等數學課由于密度大,教師往往缺少對學生解題方法、步驟的指導,導致學生解題不規范,看看好像都懂,但一做就錯;由于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一些不良的作業習慣也很難被糾正。

作業批改方法簡單,缺少對學生的鼓勵評價一方面,“全收全改”的傳統作業批改方式花費了教師大量時間,教師很難做到精批細改。通常情況只是對每道題打“√”或打“×”。這樣學生只知道對錯,而對錯題的原因難以弄明白,導致學生不關心教師的批改。另一方面,這種簡單的批改方式由于缺少教師激勵評語,而影響作業評價的激勵、導向等功能的發揮。

作業反饋不及時由于作業數量、時間等各種原因,作業批改相對滯后,從布置作業到發還作業的時間間隔過長,造成學生不能及時得到信息反饋并修正錯誤。學生對上一階段所學知識不理解,影響了他們對下一個階段知識的學習,進而導致惡性循環。

提高高職高等數學作業有效性的對策

(一)加強學習指導,提高學生作業的有效性

使學生明確數學學習意義,讓學生“想”學數學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認識到數學是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的重要基礎和工具,數學學習對于自己能力培養、素質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激發學生作業動機,讓學生“要”做作業讓學生認識到,做作業除了有利于鞏固和消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知識之外,還有利于培養自己觀察分析、類比聯想及應用創新的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獨立工作、合作學習的能力及發展智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并使自己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方法。

加強作業指導,規范管理,讓學生“會”做作業首先,要求學生完成作業要規范。教師要明確作業的書寫格式,要求字跡工整、推導過程嚴密;有時,可在課堂布置限時作業,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輔導指正。其次,要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教會他們如何讀題、審題,分析條件與結論的關系,如何通過觀察、試驗、比較、分類、猜想、類比、聯想、歸納、演繹、分析以及綜合來尋找思路;讓學生學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公理化方法、模型化方法、結構化方法,以及集合論方法、極限方法、坐標方法、向量方法等的選擇使用;提高學生解題的元認知能力,學會解題后的回顧、反思。幫助學生通過簡單模仿、變式練習、分析領悟來獲得解題策略,提高解題能力。

(二)精心布置作業,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精心設計作業,讓學生做有價值的作業首先,教師要努力提高作業質量,精心設計、布置一些典型的作業題,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果。從而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有時間去認真思考問題,完成作業。其次,要加強數學與專業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生產及專業課中相關問題的能力。

創新作業類型,讓學生做類型豐富的作業作業的布置不能只停留于傳統的書面的、獨立完成的作業,應布置新穎的、多樣化的作業以適合高職的學習特點,激發高職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訓練思維、培養能力。

1.敘述型作業。為了檢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情況、了解學生解題的思考過程,可以采用口頭敘述的作業形式。讓學生闡述題目所涉及的數學概念、數學原理等知識點,說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說出可能的解題思路方法,在解題后還可以說說題目的變化和引申、推論等。

2.寫作型作業。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或周記),寫出自己通過課上的學習和作業所得的收獲、存在的問題、對教師的要求和建議等。也可以是數學小論文,如要求借助圖書館或網絡查詢相關資料,并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和相關專業論述高等數學學習對促進專業學習的作用等。

3.合作型作業。學生通過組成學習小組,通過討論、交流、協作,共同完成作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對高職生畢業后走上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4.實踐型作業。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僅可以鞏固和落實數學知識,而且更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體驗數學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如在學概率時,讓學生為商場或企業設計帶有一定抽獎要求的摸彩中獎方案;在學習多面體與旋轉體時,讓學生探索如何制作出給定尺寸的柱、錐、臺等容器。同時,要重視數學建模、數學實驗活動的開展。

5.網絡作業。隨著高職院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和擁有越來越多的網絡硬件設施,可以借助學校網絡課堂平臺,在高等數學網絡課堂中布置網絡作業,進行單元測驗、在線交流等。學生在網上只需按題目要求點擊鼠標進行答題,完成后點擊提交按鈕,系統可自動給出分數,學生也可查詢標準答案,通過網絡作業達到自我檢測的目的。

布置分層作業,讓學生做符合自己發展需要的作業傳統作業布置忽略了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思維水平等差異,對于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不利。我們可以讓學生做自選作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責任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也可以分層布置作業,讓基礎差學生做一些鞏固性練習,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做一些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題目,訓練他們綜合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學有余力的學生做一些研究型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通過分層次布置作業,既控制了作業量,又讓學生得到必要的練習,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實行分層次作業還可以允許不同學生有不同交作業的時間,基礎好、完成早的學生先交,對于基礎差的學生給予充分的思考時間,可以適當遲交。

把握作業布置時機,提高作業效用在作業中,我們發現,學了相關知識點后,立即讓學生去做相關作業,學生往往只需“依葫蘆畫瓢”。若是學到后面再讓學生去做,他反而不會了,因為他不知道應該用那個知識點來解決問題。但是,對有些較難的綜合題,在學了相關知識點后,立即讓學生去做,學生會感到困難,而到了后面,學生知識點多了,再讓他回過頭來解決前面的問題,他就覺得簡單了。所以,一方面,對內容方法上互有干擾的問題或內容方法上相近的問題,作業可以“移后布置”。在用新知解舊題時,既復習了舊知,又鞏固了新知,還可幫助學生弄清一些模糊認識,減少一些錯誤的發生。另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而數學課堂知識密度大、上課節奏快,學生如果不做好預習就難以跟上新課進行的進度,這時,教師可把某些作業“移前布置”,讓學生在預習中完成。學生由于預習充分,可減輕課堂負擔,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改進作業的批改與評價方式,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改進批改形式,促進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1)全體記錄和針對性批改相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只要批閱1/3的作業就能基本上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掌握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因此,作業批改可采用全體記錄和針對性批改相結合的方法。一是對每次布置的作業,記錄好學生交作業情況,以督促學生按時按量完成作業;二是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批改:對一些重點題目,做到每個學生都批改;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作業給予針對性批改,對出現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還要進行當面批改。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加強業務進修,開展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又能督促學生做好作業,且有利于加強個別輔導。(2)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業。按照學習情況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次各組確定一名學生批改本組內其他同學作業,批改者簽上姓名,以備做題者查詢和教師檢查。這樣,學生既可以注意到自己和別人容易出錯的地方,又可以學到其他同學作業中好的做法和思路,從而讓學生學習、體會他人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判斷、分析能力,開闊解題思路。不僅如此,在批改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工作能力。

改進批改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與思考有以下幾點:(1)恰當利用符號,啟發學生思考。作業批改中教師在學生作業出錯處打上一個“?”,或畫一條“﹏”,引發學生認真思考,此處為什么錯了?如何解決?效果明顯。(2)加注簡短批語,引發學生反思。如求y=x/sinx的間斷點時,學生只求出點x=0,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可加注批語“除x=0外,sinx=0還有解嗎?”啟發學生思考。對解題無誤但解法較繁瑣或不夠好者,可標注“有無其他解決辦法”或“有無更簡捷的解法”等,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尋找最優解法。(3)利用激勵性評語,促進學生學習。教師要把作業批語作為師生傾心對話、交流的平臺,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用情感化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優等生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更上一層樓;對中等生要多督促,使其改正缺點、發揚優點;對暫時落后的學生要溫和地指出錯誤,并肯定其長處,給予鼓勵,使其能克服畏懼心理,樹立信心。評語要關注情感與態度評價,激發學生興趣;要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能力;要注重挖掘智力,培養創新意識。

作業反饋及時,促進學生改進提高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中信息反饋越是及時恰當,學生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教師應盡可能快地批改并發還學生的作業,使學生新學的知識及時得到強化,否則隨著教學內容的進展,學生的興奮點已經移到下一個教學內容上,從而降低了教師批改作業的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及時地將每次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對容易錯的題目、典型題目的解法、新思路、新技巧等進行信息交流。

通過對高等數學作業布置的改進與批改方法的改革,既減輕了師生的負擔,更調動了學生做好數學作業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作業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加莉,等.高等數學作業調查分析與層次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3.(6).

[2]阮蜻.高等數學作業布置及批改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3]陳國光.職業中學新生數學作業及其批改方法的改革設想[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1,(2).

[4]金友良.談談高職高等數學作業批改模式的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6,(5).

[5]蔡小雄.數學作業改革嘗試[J].教學與管理,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