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職教育的狀況與幾點設想

時間:2022-03-27 04:12:00

導語:剖析中職教育的狀況與幾點設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中職教育的狀況與幾點設想

摘要本文以現今我國職業教育存在的五大問題和困難作為切入點,淺顯地分析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同時結合個人感受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幾點設想。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問題與原因幾點設想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中等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中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擔負著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和輸送數以億計的初、中級勞動者的重任。然而,目前各地職業教育的發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難,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要求職教戰線的教育工作者正確地分析和認識當前職教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

一中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職業學校生源發生變化,生源數量和質量連年下滑

近幾年來,受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就業壓力增大、高校擴招和職業教育自身吸引力不足的影響,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初中畢業生明顯減少,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在校生數連年減少,同時生源質量也有所降低。中等職教在情況尚好的2000年招生數就比上一年減少61萬,在校生數減少了110萬,與巔峰時期的1996年相比,中等職教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分別下降17.4%和11.1%。而近年來的情況就更糟糕,呈現出逐年下滑的態勢。

另外,從近年來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中考分數較低的情況,結合學生進校后的實際考察,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理論學習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相當程度的減弱。

初步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一部分學生自身刻苦鉆研精神不夠;(2)部分學生學習能力或智力、記憶力與以往高分入學的學生比,有一定差距;(3)部分學生雖然聰明伶俐,但對以課堂、書本為主的灌輸知識方式不適應,學習效果不好;(4)不排除少部分學生有“讀寫障礙”。

2.行業和企業在舉辦職業教育中的作用有所削弱

《職業教育法》規定:“行業組織和企、事業組織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蔽覈袑W校、技工學校主要由行業部門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舉辦,但由于機構改革,多數行業部門不再具有舉辦和指導行業職業教育的職能,這些中職學校有的劃轉地方,有的改為培訓機構。同時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多大中型企業為實現減員增效,已停辦所附屬的職業學校。

3.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實踐鍛煉機會

相當一部分中職學校,教學內容上由于受中專的“?!弊值葰v史原因的影響,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倚重于書本教學,聯系實際不夠,理論教學內容多,實訓少。

造成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普遍缺乏時間鍛煉的原因有:(1)用人機制不暢。因受教師資格證準入制度的影響,使職業學校引進的教師絕大多數都是應屆高校畢業生,剛走出大學校門的他們又走入中職校門,使他們嚴重缺乏實踐經驗;(2)實踐機會少。雖然提倡產學研相結合,但我國職業學校與企業聯系并不緊密,教師大多憑自己的關系找實習企業,找科研項目,實質上參與企業研究的教師很少。

4.勞動準入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職業教育法》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實行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薄皣覍嵭袆趧诱咴诰蜆I前或者上崗前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的制度。

然而,由于執法力度不夠,基于用工成本考慮等原因,使勞動準入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地實施,一些用工單位,特別是私企繼續招聘未經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低素質勞動力,不僅占用了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畢業生的就業機會,也為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隱患。

5.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科學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但這些經費主要用于貧困學生的生活補貼和學校校容校貌的建設上,而學校的實驗基地建設、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實習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沒有同步跟進,造成有的學校必要的教學環節不能得到保證。

當每一個職業教育工作者正視上述這些問題時,就能感受到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

針對上述這些問題,以及近階段畢業生就業困難等問題,我們既不能驚慌失措、消極等待和無所作為,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須予以重視,采取切實措施,積極應對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二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設想

1.改革中等職業學校考試制度——推行“學分制”

在經濟發展大潮中,國家急切呼喚能夠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薄弱,在傳統的“一刀切”課程設置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校的安排,無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對于學校安排的課程,他們不愿意學,而自己喜歡學的內容往往又沒有機會學習,最終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筆者認為推行學分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實行學分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學生都能充分發展??梢越o優等生提供超前發展的機會——提前畢業;給后進生提供平等發展的機會——圓滿完成學業。

實行學分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選擇其他學科代替自己不喜歡的學科,這樣,即能保證他們學到所需專業的知識,又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個人的綜合素質。

實行學分制,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是將來就業要用到的課程來學習,學習態度認真,學生愿意學,對老師也是一種鼓勵,師生達到良性互動,最終達到雙贏的局面。

2.建立真正的校企聯合,共同培養人才的實踐模式

校企結合,聯合辦學,使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比翼齊飛,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教生命力的源泉。如某縣技工學校與寧波慈興集團的校企聯合,寧波慈興集團委托該縣技工學校培養技術工人,學生完成學業后,經考核合格后,發給該工種的技術等級證書,被寧波慈興集團全部錄用,安排到各地的生產基地和配套廠就業。這樣做:(1)解決了企業在招收錄用工人時的培訓問題;(2)為學校在經濟上得到了效益;(3)為學校拓寬了辦學思路;(4)解決了本地青年的就業問題??芍^一舉多得。

3.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組建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現今的教師隊伍發展與職業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專業教師年齡上脫節,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實踐工作經驗和實踐指導能力,因此應該提高職業教育教師待遇,形成有特色“雙師型”師資隊伍,以高薪吸引工廠的熟練技師到學校做兼職教師,講授實習課,彌補專職教師實踐能力差的不足之處,會使學生受益匪淺。

以上幾點,只是筆者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做好職業教育的大文章,改善職業教育現狀,還是應提高各級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期待職業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尹玉珍.我國與新加坡職業教育的幾點比較.職業教育研究,2006.1

[2]職業教育面臨的六大難題.新青年在線

[3]王正軍.高職院校分層教學的思慮和實踐[J].常州輕工學院簡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