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實踐教學新方式的思索與研究
時間:2022-04-12 08:42:00
導語:ACR實踐教學新方式的思索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要培養的是“適銷對路”的實用型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一定要讓學生動手、真刀真槍去實踐。目前,國內許多酒店采取與開設酒店管理專業的院校進行合作,接受大批學生進行定崗實習,一方面豐富了酒店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促進了學校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鋪平道路,是一種較為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有些飯店企業中,實習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對實習生的管理,不可避免地成為學校和飯店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然而就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對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有效地提高學生實習質量及效果,培養高素質、適用的旅游人才是高職院校、酒店企業共同需要思考、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傳統酒店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作為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改革,國家明確要求積極推進職業院校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要在職業教育中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要求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時間應不少于半年。在這種校企聯合、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涉及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生產管理的全過程,學校與企業是兩個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標的機構,學校以育人為第一目標,追求社會效益,而企業以贏利為第一目標,追求經濟效益。兩者利益的不統一,使得目前校企合作關系松散,實踐教學成效較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角色錯位,視實習為負擔
學生在長達一年的酒店實習過程中,往往無法正確定位自己,而錯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打工者或學生的身份。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是學生,到酒店后不以正式職員的角色要求自己,在實習過程中,對酒店的規章制度、等級森嚴的組織結構以及不容質疑的命令等剛性管理表現出天然的逆反心理,常常出現消極怠工、對管理人員有抵觸情緒等,最終導致實習計劃的流產和失敗。一部份學生認為到酒店實習就是參加社會工作,可以隨心所欲,不愿繼續接受學校的約束和管理;甚至部分學生存在借助實習機會賺取收入的想法。尤其在實習后期學生思想更加波動,容易和酒店發生摩擦。也給學校實習教學管理帶來很多問題。
(二)酒店:廉價勞動力,未盡指導責任
對于酒店而言,使用實習生最大的好處莫過于節省人力成本,酒店除了每月支付給實習生400元左右的管理費之外,無需再支付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獎金等費用。因此,酒店每年都保留一定比例的崗位讓給實習生。有些酒店單從經濟效益出發,將實習生充當廉價勞力,只考慮到飯店各部門的用人需求,對實習生進行工作分配,哪些部門缺人,就將實習生分到哪里去,從這個環節來說,這是對實習計劃不負責任的表現。另外,大多數飯店企業一味要求實習生工作,忽略了實習生的再培訓。有些酒店認為培訓實習生,是在為“他人作嫁衣”,出現拒絕實習生參加飯店的在職培訓現象。在實習生管理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實習生由學生到工作職員這一角色轉變過程中系列心理變化的影響,在培養人才方面缺乏循序漸進的耐心。
(三)院校:缺乏管理,放任狀態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酒店專業教育能否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關系到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然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卻遇到不少問題,導致難以實現預期的實習計劃和目標。如有些高職院校雖然制訂了嚴格的實習管理規程,但往往缺乏系統的實習教學計劃和“雙師型”教師隊伍,致使實習管理過程形式化,實踐教學難以取得預期實效。表現在院校有實體安排計劃但無實習指導書;實習前有實習指導書和總體安排計劃,但不夠完善;學生的輪崗實習機會由酒店方決定,輪崗概率低,實習計劃達不到本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院校對學生實習的指導僅停留在生活、思想等層面,缺乏對專業技能的有針對性指導。學生到酒店實習處于放羊狀態,不僅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產生惡劣社會影響,同時也侵犯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上述現狀,我們應建立使學生、酒店、院校共贏的旅游人才培養實習管理模式——acr實習模式。
2006年8月,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實行實踐教學改革,與杭州黃龍飯店合作,推出酒店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ACR實習管理模式。即適應(Adaptation)——思考(Consideration)——研究(Research)實習管理模式,我們用首寫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這就是ACR實習模式名稱的由來。
杭州黃龍飯店在與我校合作辦學、合作育人過程中,以我院酒店管理類專業2004級實習學生(即定單培養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我院創導的“ACR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來教育,管理學生。杭州黃龍飯店在學生不同階段實習崗位安排、實習管理以及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意見,使我院實習教學環節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ACR實習模式以培養學生形成崗位要求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為指導,與企業共同設計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把實踐教學環節分成三個階段進行,完成不同階段的實習任務,而不是簡單的理論教學與實際相結合。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盡早了解工作崗位和環境,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學習動力也更足,學生能夠提前進入職業角色,為走向工作崗位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知識準備和能力準備。
具體來說,ACR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實習管理模式改變傳統的學校單一育人模式,將學生實踐期間的具體內容、時間安排、實踐目標等進行了細化,確保學生在酒店實踐活動的高效性。
三、ACR實踐教學新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2006年8月至今,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2004級黃龍班實行“ACR實習模式”。近一年,從黃龍班56名學生的實習現狀來看,新模式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杭州黃龍飯店是浙江省的第一家四星級飯店,也是目前設備最齊全的現代化中外合資飯店,目前正處于黃龍飯店升星改擴建階段。酒店安排學生每兩個月輪崗,對于成熟發展快的學生,根據雙向選擇,對學生進行定崗定位。從酒店反饋來看,黃龍班的整體實習質量、實習效果明顯高于同類院校學生。當然實踐的過程也是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不斷總結提高的過程。模式的實施同時也帶給我們一些思考和啟示。
(一)“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要全程、全方位互動
作為校方,學生實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實現旅游人才培養的最佳途徑,組織和管理好實習工作十分關鍵。高職院校要做到與實習基地密切配合,全程、全方位地酒店進行溝通,如派遣專業指導老師掛職煅煉,擔當起輔導學生的職責,一起檢查實習項目計劃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達到預設的目標,共同完善實習項目計劃。
作為企業,為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當務之急,尤其是員工流動的酒店行業,人才是企業發展和提升的第一大瓶頸。通過該模式,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酒店可高效率地完成人才儲備。企業與學校共抓學生實習,作好學生的日常培訓工作,以使學生能夠及時滿足崗位工作需要。學生在酒店實習的過程,也是酒店企業了解、選擇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的過程。酒店可從實習生中挑選部分優秀者作為人才儲備,同時可以利用自己的企業文化的力量,對學生進行熏陶,縮短實習生成為企業員工的適應期。作為學生,比同類學生會更主動更自覺地學習。學生要在實習中思考問題,總結經驗,再用經驗指導實踐,應用于實踐的過程。這種新型的實習模式將實習任務細化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具體而詳細的階段性目標,使學生能夠通過逐步完成這些目標,最后真正掌握專業技能,同時使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最后成長為一個既熟悉專業,又具備綜合素質的綜合性專業人才。
(二)校企聯合考核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旅游院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飯店企業是人才利用的地方,但雙方在供給與需求上經常是脫節的;通過校企聯合,ACR實習模式建立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使學校了解酒店對人才的質量要求,酒店深入介入學校的教學過程,做到“定單生產、全程指導培訓、聯合考核”,是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更高層次的表現形式。
(三)三方共贏互利是該模式實施的關鍵點
學校、企業、學生是ACR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實習管理模式實施的主體,三方對模式的認可度直接影響模式的實施效果。要想取得三方共贏,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分別要達到該模式在不同階段的實習要求。酒店管理專業餞行“ACR實習模式”使三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基礎夯實。學生:在真實而且綜合的酒店環境中,更好的掌握實用技能,直觀感受高星級酒店的經營模式和企業文化,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學到基層管理者必備能力,比如溝通能力、團隊精神等。良好的實習履歷,最終將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酒店:得到新員工的補充,比起來自從勞動力市場的員工,實習學生專業思想明確,更有專業素養,組織紀律觀念強。實習生的到來降低了酒店的用工成本和招聘成本。校方:校企合作解決了學校的實訓基地,實訓師資,為學校教學科研的發展提供基地。經過實習的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更具有就業競爭力,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是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
(四)校企無縫鏈接、持續合作是模式順利實施的保障
ACR旅游人才培養實習管理模式是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人才的理想模式,期間涉及到雙方培養成本的分配、實習計劃項目的協調、指導老師的選配等諸多問題。學校和企業合作關系的密切程度關系到模式能否順利實施。在這方面,學校與企業之間既要“兩廂情愿”,又要“門當戶對”。從學校來說,要走出傳統職教由學校單方面育人的框架,主動尋求酒店作為實踐育人的合作伙伴;從酒店方來說,要在充分認識到這一模式對于其自身及學校和社會的意義的基礎上,改變過去把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服務當作“社會公益支持”的觀念,以主人翁的姿態進入實踐教學的主體角色,使企業成為實踐育人的主陣地。作為社會的細胞,企業除了追求利潤,還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而接受實習生,正是飯店為社會培養人才,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途徑,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認識上達成共識,除了需要雙方不間斷的溝通和協調外,還需要“ACR實習管理模式”的全程參與,形成利益共同體。
ACR旅游人才培養實習管理模式不僅優化職業教學過程中的實習教學環節,同時使學生的實習效果符合高職的培養目標和酒店企業市場需求。實行ACR模式,學校與企業的利益趨同了,學生培養的針對性得以加強,更多的酒店把學生實習作為企業培養人才、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當成是企業人才培養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蔡麗偉.專業實習——飯店企業、學生、學校的三贏[J].飯店現代化,2004,(7).
[2]吳軍衛.旅游飯店對實習生的使用淺談[J].集團經濟研究,2005,(5).
[3]陳國生,袁鵬.高專酒店管理專業酒店實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8).
[4]侯明賢.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習模式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4).
[5]馬瑞.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問題分析及對策初探[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 上一篇:高速公路個人履職報告
- 下一篇:小議完善采油成本管理的策略